读书保富贵——龚崎现读书心得分享

【有话先说】

以书为亲,相约如素。

带着你们的托付,我回来了。在老家的山里,我想说:春天,你好!

和回来互相撕扯的是另一个声音——回不来了。

我有一位朋友写了一本叫《回不去了》的散文集,他可能是点到大家的痛处了,这本书在圈子里很火。在某些时候来去都是一个意思,如来如去;按照中国人的观念,去不如来好,故称如来;来来去去成就了纷繁的人世间,我们便成为了红尘里的游子……

我还是回来了,因为曾经我们的相约。

如果一定要给“曾经”来个限定,我想应该是:累生累世。

遇见,已经是难得的缘分,更何况有这么一次课堂里的近距离交流。

至于讲课,是万万不能,更何况是在自己的家乡,权当是一次汇报,向各位讲讲本人读书的一点心得,希望对各位有点启发;如果没有,那算是占用各位的宝贵时间了;当然,我希望我们都有所收获,不要枉为人生、不要辜负因缘、不要懈怠时机;既然来了,好好创造好的气场,为生活谋一次良好的出发……

关于读书,我们这个国家有很多的说法。

“读书、读书,越读越输!”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名须没世称才好,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

“红袖添香夜读书,卿正欣喜吾欲狂。”

……

诸如此类,凡此种种,无非是读书“无用”和“有用”的辨认,客观地讲“读书无用”和“读书万能”都未免有失偏颇,读书的用,要看个体。

体用不分离,来谈读书的问题,可能才客观。

那本次就结合本人的体和用,来谈谈个人的读书心得。

首先需要申明,本人很不会读书,当然要加上定语:在学校里。

在学校的我,书读得很不好,到最好就读不下去了。还好,我从初中开始就学会了自己读书。那个时候的我,应该是:读自己的书,让别人说去吧!

当然,我并不是在这里宣传不要在学校好好读书,不管在哪里,有书读,就应该好好读;我是因为把学校的书读没了,才逼着自己采取另外一种方式读书。不管在哪里读书,读书无非是为了明理;明理,是为了行道;行道,是为了悟到……

这次很荣幸受“瓯越泰顺读书会”的盛情邀请,回来给大家讲讲自己的读书心得。

唐朝的宋之问说过:“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离开家乡有些岁月了,虽然断断续续都有回来,但是跟家乡似乎是有点远了,所谓我希望这是一次拉家常,向各位说说我的心里话……

【读书六用】

这次讲座,我想了一个有点俗的名字,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喜不喜欢富贵?

主要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富而不贵的人太多了,当然富而不久的人就更多了。

为什么会这样?

第一,有些人太没有底限了;第二,有些人太没有底蕴了。

这两个问题,读书都能解决。

《增广贤文》里引用了孔子的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符合道的事情,才能久、才能远;要可持续发展,就要遵道。

书本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里面不但有道、也有理,读圣贤之书就是以他们为师,拜什么就会成为什么;拜金,得金,所以穷得只剩下钱了。

首先得承认,读书有用,用好了,乃大用。

这次我想用《易经》的乾卦,跟大家讲讲读书心得。

乾卦讲的是一个事物从发生到繁荣的过程,即春生——夏长。

乾卦六爻主要讲的就是这几个字:潜、现、惕、跃、飞、亢,并用龙来表示。别看它只有几个字,却隐含着大学问。

让我们来看看每一爻的意思,记住,《易经》的卦爻要从底下往上看。

乾卦的爻辞是: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其实这也是人生的六个阶段,把乾卦用好,人生也就吉祥如意了。

第一个阶段叫潜——储备能量

第二个阶段叫现——增长见识

第三个阶段叫惕——丰富阅历

第四个阶段叫跃——放大格局

第五个阶段叫飞——生发智慧

第六个阶段叫亢——照亮人生

这个是我根据乾卦六爻,整理出来的人生读书规律。

接下来,分别向大家说明。

第一个阶段叫潜。就是潜藏起来,暂时不要表现。

第二个阶段叫现。按照中国人的智慧,通常不会马上表现出来,都是先藏一藏,然后才表现出来。

第三个阶段叫惕,警惕的意思。如果你不表现,偶尔不警惕倒还无所谓;一旦表现了,再不警惕,那么你所有的缺点都会慢慢暴露出来。记住一句话,你只一表现,四面八方的打击就可能都来了,所以一定要提高警惕,防范打击。

第四个阶段叫跃。你要想办法,找机会去跃登龙门。一生一世就登这个机会,看看跃不跃得过去。一登龙门,就身价百倍,否则就算了,准备离休好了。

第五个阶段叫飞。这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跃上去,飞龙在天,不得了,所以叫飞。

第六个阶段叫亢,警惕意味很重。飞龙在天,很荣光,可是《易经》劝我们,当发展到第五个阶段的时候,大概要适可而止了,不能再过分了,再过分就是高亢,所以第六个阶段叫做亢龙有悔。

★储备能量

人生都是从无知到有知,所以要学习、要读书。

《庄子·养生主》里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我们人生的“潜龙”这个阶段,可以理解为在学校读书的时候、也可以理解是一件事情的准备阶段,这个时候主要是储备专业知识,为后面一个“现龙”的阶段做准备。

潜的时候,无色无相,是修炼的最佳时机。

所以,不要觉得潜伏的时候就悲观消极,要低调精进,学好本事,储备能量,等待时机到来的时候,才能把握得住。

我常说,人生有四个状况: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个可以叫:无知

知道自己不知道,这个可以叫:认知

知道自己知道,这个可以叫:明知

不知道自己知道,这个可以叫:觉知。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就不知道自己短什么、缺什么,也就无从谈起学什么了;知道自己不知道,是大部分人的状况,知道要学什么、补什么,所以读书是为了明确的求知;知道自己知道,属于很明白的状况,就可以把学到的东西用得恰到好处;不知道自己知道,就厉害了,因为已经超越了“知见”的层面,更多是在“识”的层面,所以姑且称之为:觉知。

按照佛的说法:觉知就是通过默念动而知道自己身体动,和通过默念停而知道自己身体停,而形成的一种身心体验,觉知是身心同时发生的,而不是身心分离者可以体验到的。就是说,一次觉知必须包括身心同时发生的一次动和一次停,此二者缺一不构成一次觉知。

★增长见识

注意力等于事实,对一个人来说,看不到等于没有。所以,一个的眼界,往往决定一个的世界。我们常说,见多才能识广。

我看你们今晚的分享里有“看见”这个主题,读书就是最好的见;虽然从真相的角度出发,见所非见,但这是另一个层面的事情;对有情众生来说,读书是最好的见,是“认识局部”的有效法门。

古人说,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说得就是通过阅读了解世界,认识事理。

一个人的经历毕竟有限的,所以要通过读书来增长我们的见识。尤其是经典,那是人类知识的累计,是经过历史锤炼出来的结晶。

有人说:“脚步不能丈量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到达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你读过的书,吃过的苦,都会铺成你脚下的路,带你去想去的地方。”

为了让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读书吧!

为了能让自己站在了巨人的肩上,看到了希望和光明,读书吧!

人生“现龙”这个阶段,利见大人。

拿什么见?

前一个阶段储备的能量,加上见识,一个有能量,有看得远的人,机会就多了。

★丰富阅历 

对很多人来说,阅历最后都成为了厚厚的老茧,而不是人生的财富。

其实,一个人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以及这些经历的理解和收获的知识,能够转化为财富;在知识经济时代,阅历不但可以转化为精神财富、更能转化为物质财富。

这里有一个关键:转化。

读死书,死读书,最终就会:读书死。

只有活读活用,丰富起来的阅历,才有可能转化为财富。

所以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明师指路;明师指路,不如自己感悟。

人生就是一本书、生活就是一本书、每个人也是一本书,关键看怎么读,读了之后怎么吸收,如何让知识来丰富阅历、让阅历来增加人生智慧,从而为自己的生活服务。

在“惕龙”这个阶段,还是需要小心谨慎,因为离飞跃还需要时间历练,所以要丰富自己的阅历。

★放大格局

视野决定格局,格局成就人生。

格局决定气度,格局不够的人不可能做出像样的事情来。

三个工人在工地砌墙,有人问他们在干嘛?第一个人没好气说:砌墙,你没看到吗?第二个人笑笑: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人笑容满面:我们正在建一座新城市。10年后,第一个人仍在砌墙,第二个人成了工程师,而第三个人,是前两个人的老板。这就是人的格局问题。

格局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心胸开阔,度量大的人,好的坏的都可以在批判中接受,容人所短,用人所长,身边朋友自然就越来越多;这种人,各种事物都可以很好地消化和接受,慢慢地各种资源就会不断地良性增加,各种好的因果效应就会不断叠加。

如果一点点挫折就让你爬不起来,如果一两句坏话、就让你不能释怀,如果动不动就讨厌人,憎恨人,那格局就太小了。

格是对认知范围内事物认知的程度,局是指认知范围内所做事情以及事情的结果,合起来称之为格局。

曾国藩有句话:“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到了“跃龙”阶段,没有格局走不远了,这就像车上了高速公路,速度很快,但综合素质也要还,不然就危险了。

★生发智慧

飞龙在天,是人的极致了,所以作为天子的皇帝才能叫九五之尊,说的是飞龙位于卦象的第五爻,叫九五。九五之爻在上乾卦中居于中的位置,称“得中”,而且从总卦来看,它处于奇数的位置,阳爻处于奇位称“得正”,故九五爻既“得中”又“得正”,从其所处位置来看,就是大吉大贵之位。所以它的爻辞是飞龙在天,以龙飞在天上,对应于人事便是说事物处于最鼎盛时期。

这个时候,把握不好,就要亢龙有悔了。

飞起来的状态,只有智慧可以保全。

现在的人类已经知道,智慧并不属于头脑,它在头脑的背后。

智慧是你头脑背后那个一直看着头脑的东西。

智慧包含有:感知、知识、记忆、理解、联想、情感、逻辑、辨别、计算、分析、判断、文化、中庸、包容、决定等多种能力。

智慧让人可以深刻地理解人、事、物、社会、宇宙、现状、过去、将来,拥有思考、分析、探求真理的能力。

这个时候读书,就要读的深一点了,要通过读书来开悟,得到智慧。

★照亮人生

这个阶段对应的是亢龙,曰亢龙有悔。意思为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后悔;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而后悔。

乾卦爻位到了上九,以六爻的爻位而言,已位至极点,再无更高的位置可占,孤高在上,犹如一条乘云升高的龙,它升到了最高亢、最极端的地方,四顾茫然,既无再上进的位置,又不能下降,所以它反而有了忧郁悔闷了。这一爻,在物理而言,便将有物极必反的作用。在人事而言,便将有乐极生悲的现象。

亢龙有悔,后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亦指要懂得进退。

在《易经》中,只有两卦是有七个卦辞——乾卦与坤卦。周文王在乾卦的用九中写道:“见群龙无首,吉。”为什么呢?一般形容群龙无首,多是贬义词,但周文王却说群龙无首是吉。其实确实如此,如果大家已成为龙, 或成为成熟的领导者,每个人都可以做好自己的工作,那当然是吉,这就是群龙的境界。

所以,用九原文曰:“见群龙无首,吉。”

用九,即首尾交接,从“潜龙”到“亢龙”都需要低调。

《大禹谟》曰:“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很有意思,讲读书,恰好引用到了《易经》这本书。

《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易经》是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智慧中的智慧。

愿大家读好书,好读书,用书本的智慧之光照亮自己的人生。

因为时间关系,本次“读书六法”和“读书六忌”没有深入讲,故不做分享了。

【读书六法】

★读缺·拾遗补缺

★读根·刨根问底

★读精·深入浅出

★读心·抱朴守一

★读通·融会贯通

★读透·我注六经

【读书六忌】

★忌死记硬背

★忌囫囵吞枣

★忌贪得无厌

★忌盲目迷信

★忌低俗无趣

★忌附和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