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家族》:畸形的家庭究竟多可怕?

最近获得戛纳金棕榈大奖的日本电影《小偷家族》在我们的社群里引发了家长的广泛讨论。

电影讲述的是东京城内,蜗居在一座老房子里的一个六口之家的故事。随着电影的进展,我们发现,这个三代同堂的六口之家,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秘密,而他们之间实际并无血缘关系。这是一个自发组织起来的边缘家庭,他们游荡在城市的缝隙中,依靠养老金以及商店偷窃为生。

影片开头,“父亲”治带着“儿子”祥太去商店偷窃,回家路上发现了浑身受伤的弃婴树里,并把树里带回家,而树里的亲身父母竟然没有报警,而树里也和新的家人相处愉快。

电影撕开的是对家庭本质的探讨,在这个小偷家族里,彼此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却依然能够愉快相处。相反,在各自的原生家庭中,却没有得到家庭的温暖。

家庭的纽带不是血缘,而是爱

我们的一位家长在群里说起了她自己的故事。

她很小的时候被自己的亲生父母遗弃,后来被养父母收养,养父母家里还有一个哥哥。被养父母捡回家后,没有像其他故事那样,被父母宠爱,她的养父母从小就不太待见她,家里的亲戚长辈也是如此。在农村环境里,捡来的孩子不是亲生的,多多少少会被排挤。

不过她很争气,凭着自己的努力最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要去外地念书。

“我考上大学后,有天我哥哥喝多了,来我房间跟我吵,问我是不是翅膀硬了就不回来了,说我对不起父母的养育……”

然后她当着哥哥的面,撕掉了通知书。

“当年不是爸妈心软把我抱回家,我早就冻死在路边了。我只告诉你一句,我这辈子只姓孙。”

她的父母知道这件事后,抱着她哭了很久,三个人说了十几年都不曾说过的话。

后来,她的养父母一直供她读书直到研究生毕业。

现在,她在上海工作,养父母也都在她身边。

群里有家长不解:“你的养父母对你也不好,为什么你要撕了通知书?他们值得你这么做吗?”

还有人问:“为什么你不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

“被遗弃过,你才能知道那种有人要你的感觉有多温暖,值得我一辈子去感恩。”

中国的家庭向来重视血缘关系。即便是我们彼此互不认识,但只要知道我们是亲戚,有亲缘关系,立马就能唠家常。逢年过节这种场面我们见得太多。

但家庭不应该由血缘来连接,而是用爱。

电影中小偷家族中大家彼此之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相处起来依然其乐融融。相反,树里在原生家庭却饱受虐待。

把血缘当作家庭纽带的悲剧在于血缘是天注定的,我们没办法选择我们的父母,父母也没办法选择自己的孩子,彼此之间只能接受既定的事实。

当孩子问起你,为什么我们会是一家人时,他想要的回答应该是“因为我们彼此关爱。”而不是“因为你是我生的。”

原生家庭的罪恶是社会畸形的的开端

电影中展现的是一个畸形的社会:

合法的父母虐待儿童,不合法父母的救助却被认为是诱拐;

合法的丈夫殴打妻子(信代),反抗则变成了非法的杀人;

合法的丈夫遗弃了发妻(初枝),非法地把她安葬在她自己屋子里的信代他们,却被视为不正当处置尸体;

有位家长总结得很到位:“这些畸形事件的出现,本质上是因为原生家庭的问题。”

如果树里的亲生父母没有虐待孩子,遗弃孩子,树里就不会被“诱拐”;

如果丈夫不殴打妻子,信代也不会杀人;

……

而这个自发组织的家庭本身也是罪恶重重,教孩子偷窃,老人去世后为了拿保障金隐瞒事实,最后家庭分崩离析……

原生家庭的问题重重,才是一切罪恶的开始。

对每一个孩子来说,家庭都是构建价值观和自我意识的根源。

没有独立判断是非能力的孩子就像海绵吸水一样不加选择地全盘接收来自父母的信息,他们观察父母的言行举止,将其运用在人际交往、恋爱和婚姻中。

早在幼年时间,家庭就形成了我们的认知体系,也铸造了我们的现实世界的架构。

打破有毒的家庭模式,不要让悲剧循环上演

我们群里不少家长都是70后、80后,他们的父辈,也就是50后、60后,那一代人脑子里根本没有教育的概念,时代环境使然,当时的条件,能吃饱饭,孩子能养活就已经满足了,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问题。

所以这些缺乏家庭教育的孩子们,当他们开始为人父母时,他们的教育模式中多少也会保留他们父辈的教育模式,性格中的一些缺陷也会展现出来,在和孩子日常的相处中暴露无遗。

我们群里的一位家长在吐槽自己的丈夫时就提到了丈夫身上的那股大男子主义。丈夫出身在农村,他的父亲在家从不干活,所有的家务活都是母亲承包,所以他从小在家也不干家务活,结婚之后仍是如此。

“我现在让我儿子干活,我儿子就说‘家里有两个男人,他不也不干活?’”

我们性格、行为中80%的缺陷都来自于我们的家庭。在认清、接纳、应对我们的性格缺陷来自于不完美的原生家庭之后,我们需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

受父母操纵的子女会操纵自己的子女,酗酒父母的子女会寻找酗酒的配偶,受虐的子女会虐待他们的配偶和子女,而受到性侵的子女会失去最基本的爱和享受性生活的能力。摆脱原生家庭的遗毒的最后一步是爱惜我们的新生家庭,为自己的孩子做一名好父母。

你可以保护你自己的孩子,不要让他在一个虐待性的家庭里长大,让他成为一个独立、自信并懂得爱的人。你还可以为你犯下的错误道歉,得到配偶和孩子的原谅。

需要记住的是,你身上本就具有改变命运的力量。

当你自己从内疚、自我仇视和愤怒的家庭遗毒中解脱出来的时候,你就解救了自己的子女。

当你终止了旧有的家庭模式并打破循环时,也为你的孩子、你孩子的孩子以及以后的子子孙孙送上了一份无比珍贵的礼物。

你会塑造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