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徐晓兵

2月9日,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动员部署会议召开。会议传达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荣灿和市委副书记、市长张伟文对全市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批示,并对全市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行深入动员部署。(详见《兰州日报》2月10日一版)

1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决定在全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通知》指出,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按照党中央部署,对黑恶势力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打黑除恶取得明显成效。但同时也要看到,随着打击力度加大,黑恶势力活动逐渐趋于隐蔽,游走于犯罪与违法之间,同时其组织形态、攫取利益的方式也在发生改变:一是向政治领域渗透,企图操控、把持基层政权;二是向新行业、新领域扩张,追求非法利益最大化;三是向隐蔽化转型,逃避打击能力增强。如果任由这些问题蔓延,将会成为危害社会稳定、动摇执政根基的重大隐患。

从“打”到“扫”,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在重视程度上,在力度上,在治理手段上都呈现出不同以往之处。首先,这次“扫黑”,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党中央、国务院专门印发通知,整合多部门力量,集党政之力要把问题彻底解决好。其次,过去“打黑”更多是从社会治安角度出发来打击黑恶势力犯罪。而这次“扫黑”政治占位更高,从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巩固执政基础、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角度,在更大范围内,更全面、更深入的扫除黑恶势力,不但要打击犯罪,还要深挖背后的“保护伞”,要与反腐“拍蝇”结合起来。此外,过去“打黑”重在打击,而这次“扫黑”不仅要“打”,更要编织一张防“黑”的大网,多部门联动,综合治理、源头治理、责任明确、齐抓共管,彻底铲除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

在全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党的十九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心向背和基层政权巩固,事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正如此次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动员部署会议所强调的,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党的十九大后政法机关接受的首个专项战斗任务,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自觉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迅速打开斗争局面,全面跟进各项措施,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这场政治仗、攻坚仗。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坚持依法严惩,以“零容忍”态度,坚决遏制黑恶势力犯罪高发态势;要注重打击质效,探索总结经验,完善长效机制,着力铲除黑恶势力滋生蔓延土壤;要发挥政治优势,统筹各方资源力量,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供坚强组织保障,确保专项斗争取得明显成效。

黑恶势力突出的地方,是群众安全感最弱、最不满意的地方。对涉黑涉恶问题突出的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政法机关毫无疑问要出重拳、下重手,对黑恶势力以高压态势进行严厉打击。同时,各级党政部门也要将扫黑除恶与反腐败斗争和基层“拍蝇”结合起来,深挖黑恶势力“保护伞”,更要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紧紧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相互配合、齐抓共管,为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提供坚强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