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力创通2018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8月18日消息,华力创通(300045)2018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概述

2018年上半年,面对国内供给侧改革、中美贸易摩擦等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公司始终围绕"以技术为龙头,以产业经营为核心,以产融互动为手段,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方针,坚持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独立研发,不断优化并拓展核心技术和产品,聚焦北斗导航、天通通信的产业化进程,通过品牌塑造、供应链整合、管理创新、股权激励等措施外拓市场、内提质效,着力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087.9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1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645.6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7.88%。

虽然2018年第二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较2017年同期实现增长,但受限于2018年第一季度亏损的影响,使得本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经营成果如下:

(一)北斗产业化持续推进,军民用产品齐头并进

2018年上半年,公司成为北京市公务车辆信息化管理车载终端设备骨干供应商,北斗车载定位终端的安装可实现公务车车辆位置和行驶路线的实时显示,有效改进了政府有关部门对于公务车的监督和管理;同时有利于北斗车载定位终端项目在全国市场的复制和推广,为公司加强智慧城市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借鉴。截至目前,公司和北京市有关部门签署车载终端设备采购合同的累计金额已近1,700万元,完成公务车北斗定位终端安装累计数量1万多台,预计下半年订货量将会进一步增加。

2018年5月,公司承担了贵州省大方县德兴煤矿滑坡区高精度监测项目,通过GNSS自动化监测数据,结合当地气象和地质信息技术人员的现场勘查,形成详实可靠的数据信息,向主管部门提交十一期监测报告,从专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我公司在自动化监测领域的专业能力。目前,公司已经在云南、四川、贵州、甘肃、陕西等地完成数十个高精度安全监测项目的建设工作,从而有效预防和减少灾害的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018年6月,公司自主研发的北斗农机无人驾驶系统应用于国家粮食生产功能示范区江苏兴化举办的中国首轮农业全过程无人作业试验,公司技术人员现场对农机整机进行无人驾驶改装,当天下地试验,试验效果得到各级领导专家的一致好评。北斗农机无人驾驶系统可以广泛安装于所有具备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拖拉机、收割机、打药机等大中小型农业机械上,辅助农机驾驶员作业,提高作业精度和效率,降低驾驶员作业强度。先进农业机械的普及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和促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可靠的科技和产业基础。

随着军改的逐步落地,有关北斗的军品订货呈现逐步增长的势头,北斗装备的订货量显著上升;部分军品项目加速研制进程,预计部分装备可在年内定型并批量订货;北斗短报文模块中标某军品项目的招标,并开展小批量试产工作。

(二)天通商用开启,卫星移动电话产销两旺

2018年上半年,我国自主建设的天通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正式商用,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研制出天通手机的厂商,公司研发的HTL1100手持单模天通卫星电话和HTL2200智能全网通天通卫星电话已经实现了批量生产和上市销售。目前,公司已经在全国29个省区建立了天通手机的代理商营销网络,为天通手机在全国市场的推广奠定了渠道基础。公司研制的天通手机已经应用到四川成都、新疆哈密等地的防汛指挥和抗洪救灾之中,极大的提升了应急部门的通信网络保障能力,为防汛度汛保驾护航。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功能机、智能机、船载终端、通信热点、室内信号转发器等全型谱终端设备,将广泛应用于海洋渔业、政府应急、林业巡检、户外旅行、野外基建、军事通信等行业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三)稳步推进再融资,为公司发展提供保障

公司于2016年启动了明伟万盛的收购工作,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非公开发行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的工作,向3名合格投资者发行股份4,000万股并募集配套资金4亿元人民币,为公司募投项目的建设和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至此,公司已全部完成此次收购明伟万盛的相关工作,进一步丰富了公司涉及的行业领域,有效的促进了北斗卫星导航产品及系统和仿真测试产品在轨道交通行业的应用,有利于公司主营业务的快速规模化发展。

(四)重视人才发展与培养,股权激励凝聚人心公司进一步深化组织架构改革,梳理部门职能,完善用人机制,实施人资赋能,注重专业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2018年6月,公司独立创建的华力学院第一期培训工作顺利实施,开展针对中高层管理人员及有发展潜力的基层员工的封闭培训,从知识结构、管理技能、个人境界修养、身体素质等各个方面进行学习和锻炼,从而有利于提高公司整体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为公司将来的发展培养和储备人才。公司持续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创新与完善激励方案,激发各方的积极性。2018年上半年,公司完成了2018年第一期股权期权激励计划的授予工作,80名激励对象共计获授406万份股票期权;2018年7月至8月,公司《2018年第二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及授予事项的公告已经披露,45名激励对象共计获授354万份股票期权,将进一步激发公司员工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公司未来的发展铸造坚实的凝聚力。

公司大力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强调价值认同,追求员工与企业共担、共赢、共同成长。

二、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伴随着国家政策向军民融合产业和卫星应用产业的倾斜,军民融合产业和卫星应用产业

进入高速发展期。众多具有资金、技术、市场优势的企业集团进入该领域,对现有的市场竞争格局产生一定的冲击。未来公司主营行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的市场环境变化。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公司一方面紧跟技术升级速度和市场发展趋势,不断加强技术创新,不断增强公司在主营业务领域尤其是卫星应用领域的技术实力,积极进行产业拓展,深挖行业需求;另一方面公司加强市场宣传和品牌建设,以一流的技术和服务赢得客户口碑和赞誉,努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

2、经营管控风险

为了促进主营业务的快速规模化发展,公司积极通过收购兼并、对外投资等方式获得优质资产,推进公司的战略规划,随着公司产业规模的扩大,内部管理压力及与子公司协同发展的压力增大,可能将会引发相应的管控风险。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不断完善内控机制和子公司管理制度,强化在业务经营、财务运作、对外投资等方面的管理与控制,提高公司整体决策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

3、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随着公司业务范围的扩大和营业收入的增长,以及受国家军队体制编制改革影响,公司合并报表中的应收账款有所增加。若国家经济形势或市场环境恶化,将使公司面临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应收账款对账控制,加强客户的信用管理和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建立定期主动对账机制,以减少应收账款的不确定性和发生坏账的风险,降低公司运营风险。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核心竞争力如下:

(一)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公司始终坚持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的自主研发,重点开展卫星导航、卫星通信、雷达信号处理、仿真测试、虚拟现实、无人机、电子侦察等领域的核心技术研究。目前,公司拥有已授权的有效专利71件(其中发明专利49件,实用新型18件,外观专利4件)、注册商标49枚、软件著作权60项以及集成电路布图设计5项。由北京邮电大学牵头承担,本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的"远海域定位导航与通信融合关键技术"项目在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荣获"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二)集成电路技术实力雄厚公司较早布局集成电路领域,拥有一支专业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芯片研发团队,专注于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广播、卫星遥感等领域的自主芯片研发。公司先后成功研发了北斗BP2007、北斗HBP2012军用基带芯片和天通民用HTD1001、军用HTD2001通导一体化基带芯片,实现了公司在北斗导航和天通通信领域的芯片自己自足。报告期内,公司承担了《基于自主卫星的"通-导-广-遥"深度融合的综合应用系统研制与推广性项目》的国家专项,该项目可实现卫星通信、导航、广播、遥感芯片一体化核心技术的突破,实现在卫星应用领域的完全自主可控,促进公司卫星综合应用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市场准入资质齐全目前,公司已经获得了服务于军工装备市场必须的行业准入资质,这些资质使公司优先进入到军工市场领域,确立了竞争优势。公司是北斗导航民用终端级资质企业和北斗导航民用分理服务试验资质企业,上述资质是中国卫星(600118)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对企业从事北斗综合运营服务的最高授权,体现了公司在卫星应用行业的地位。上述必备的行业准入资质为公司"立足国防军工,引领军民融合"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核心团队稳定成熟经过多年的运营和技术研发,公司在主营业务领域形成了稳定的核心团队,主要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均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水平,丰富的技术和工程经验。同时根据公司发展需要,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等多种渠道,不断扩充和提升核心团队。目前,公司已经拥有一支高学历、高素质、年轻化的研发人才队伍和一支专业化、成熟化的市场营销团队。

(五)产业协同效应明显

公司一直坚持打造以产业经营为主体、以技术研究和资本经营为两翼的业务生态效应。

目前公司聚焦卫星应用、仿真测试、雷达与信号、轨道交通和无人平台五大业务板块,核心技术在军用市场和民用市场灵活转化运用,多领域技术在不同行业相互应用。北斗技术正在向精准农业、高精度安全监测、智慧旅游等民用行业拓展蔓延,仿真测试技术正在向轨道交通领域切入,天通技术将在军民用市场广泛应用,产业聚集优势和技术协同优势逐步显现,有力推动公司多领域战略布局。

(六)公司运营独立灵活

作为一家活跃在军民融合市场的民营企业,行业积淀深厚,信息渠道通畅,对新技术、新业务及新产品消化吸收快,能够更加快速、自主的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适时的根据市场的需要和客户的需求调整公司的产品、团队、组织架构和市场运作模式等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