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的南唐是怎麼樣建立的,最後在誰的手中慢慢滅亡的!

五代十國時期,藩鎮割據,戰亂不斷,皇帝輪流做。其中中原地區在53年裡更迭了5個朝代8姓皇帝,政權的不穩定性可見一斑。

在眾多的南方割據中,南唐是最為強盛的一個,它自楊吳和平演變而來,不承認中原王朝的正統性,而繼承大唐國祚,消滅閩國和馬楚,國強民富。

有歌為證,三羊五馬,馬自離群,羊子無舍。說的就是楊吳和馬楚都死在南唐手中,楊行密之後,吳國立三代君主而被徐知誥(原為李姓,後成為楊吳權臣徐溫的養子,建立南唐後改名李昪)篡國,和平演變為南唐,馬楚自馬殷建立政權,楚國經過五位君主而被南唐中主李璟派邊鎬滅亡。

馬楚建立者馬殷一直視中原王朝為正統,和南唐速來不和,但是馬殷兒子多,這在他去世後引發了楚國內亂,讓南唐趁虛而入滅了楚國。930年,馬殷去世,當時他的嫡長子素有賢明卻做了道士,次子馬希聲繼位,兩年後馬希聲去世,順延到馬殷第三子馬希範繼位,馬希範統治的時間有十五年。947年,馬希範去世,王位給了胞弟馬希廣,這引來了更年長些的馬希萼的不滿。

馬希萼上書當時的中原後漢隱帝,要求做藩王,劉承祐不肯,馬希萼就投靠了南唐,攻打馬希廣,將馬希廣殺死自立為王,被李璟封為楚王。馬希萼繼位後大權交給了弟弟馬希崇,然後馬希崇又反了,又都投靠了李璟。馬楚歷史上這段內亂時期又被稱為“眾駒爭槽”。

951年冬天,李璟派大將邊鎬攻打馬姓楚國,當時馬希崇怕多方勢力討伐,暗中遣使者依附邊鎬,給邊鎬開了城門,潭州不戰而降,就這樣,邊鎬“攻”下了馬楚國,南唐將馬氏王族和諸大臣遷往金陵。南唐和南漢瓜分了馬楚國的土地,只留下劉言據守的朗州。

南唐曾召劉言入朝,劉言不從,952年,劉言派王逵和周行逢出其不意打潭州,邊鎬兵敗,南楚大部分領土被劉言等收復。但權力的遊戲向來佈滿殺戮,後來王逵殺劉言,潘叔嗣殺王逵,周行逢又殺潘叔嗣,最終湖南成了周行逢的地盤,但周氏政權只存在幾年,被趙匡胤所滅。

但是,南唐滅馬楚靠的不是軍事力量,而是機會,馬楚內亂,互相征伐給了南唐機會;中原王朝正處在後漢到後周過渡期,無暇顧及南方,同樣給了南唐機會。

當時的南唐根本沒有力量統治那麼大的疆域,所以攻下了馬楚,也沒辦法保住湖南,甚至南唐原本的疆域很快就被後周世宗柴榮三攻南唐奪取了不少。

李昪建立南唐後保境安民,偏安一隅,確實讓南唐發展成為一個經濟大國和文化大國,然而李璟繼位後,雖有文人的浪漫,卻好戰。南唐疆域擴大了很多,但也帶給百姓重稅和災難,為南唐的滅亡埋下了隱患,李璟給李煜留下了一個爛攤子。讓一個本該沉浸在藝術氛圍中的才子做了亡國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