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下婚姻的标签,你还剩什么?

作者 | 周小宽

向日葵签约咨询师

胡慎之公号专栏作者

『 你抓着很多外物来让自己感觉安全,却唯独没有拥有你自己。』

昨天走在路上,收到一个好朋友的微信。

“亲爱的,我上午把一直拖一直拖的手续办完啦!”

“我觉得终于可以有个新的开始了。”

我祝贺了她,给她发过去一个拥抱。

我告诉她,真好,为你高兴。

好朋友7年前与老公分居,彼此不怎么联系,独自带孩子也已经三年。但是一纸婚书,却是她始终无法舍弃的东西。

她曾经对我说,“或许,我就是需要这样一个标签。”

需要一个标签,证明自己的存在或者价值。

我是某人的女朋友,

某人的妻子,

某人的爱人。

我很重要,

我有人爱,

被人需要。

爱情本来是一种蓬勃的生命力的表达,但是很多女性却身不由己地纠缠在昏暗的两性关系里,偏离了爱情的初衷,只为抓住有关自己的价值的各种证据。

无力感,蔓延在生活的每一刻;

亲密关系中的那个人,带来的委屈和伤害,我只能默默忍受,或歇斯底里或日益麻木。

很多人问,为什么我不想要这段关系却不敢走?为什么我已经对这个婚姻失望透顶却不敢面对整理?

——因为你,没有认可自己的价值。

——因为你抓着很多外物来让自己感觉安全,却唯独没有拥有你自己。”

胡慎之心理

爱情,是蓬勃生命力的一种表达

张爱玲24岁时,写出了一本著名的小说,很多人都读过——《红玫瑰与白玫瑰》。

这本书我记得后来翻拍成电影,当时的性感女星叶玉卿出演在老公眼里毫无色彩和吸引力的“白玫瑰”孟烟鹂。

胡慎之心理

红玫瑰和白玫瑰,

一个是妖娆的别人的妻子,

一个是温和而寡淡的老婆,

男主角的感情世界就由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女性贯穿。

三级片出身的女星来出演这朵白玫瑰,却毫无违和感,叶玉卿低眉顺眼清心寡欲,演出了一个无人问津的妻子。

这种安排本身就耐人寻味。

男人究竟有多了解身边的女人?一个女人是怎样的女人,有着怎样的色彩,是“拥有”她的这个男人,就可以定义或标注的吗?

其实这是当时遇见了“真爱”胡兰成、而后又发现这个男人还不断在其他女性中间周旋的张爱玲,在自己人生最好的年华,发出的疑问。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玫瑰就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还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是衣服上的一粒饭渣子,红的还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尽管《红玫瑰与白玫瑰》成稿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但是作者内心的问题和感触,仍然回荡在现在很多女性的心灵深处。

在男主角的心里,无论是红玫瑰还是白玫瑰,都是让他饶有兴味去探究的,这种探究,多的是欲望和好奇,少的是尊重和珍惜。

这不是灵魂间的交融之爱,而纯粹是这个男人,人性中欲望的一部分,和故事发生的男权背景的社会也是吻合的。

男主角振保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还是个没有人格成熟的男孩子,他通过了解女性来了解这个世界,在女性身上寻找慰藉,在女性身上发泄欲望,他向往着有诱惑力的不同类型的女人,

这种好奇更像是一个男孩,而不是一个成熟而有担当的男人。

对于很多女性来说,振保这样的男人,就是她们身边的伴侣或者曾经遇到的男人的写照。

无论你成为他的白玫瑰还是红玫瑰,你的爱情都很难得到善终。他得到白玫瑰就想要红玫瑰,得到红玫瑰就想要白玫瑰。

有人说,这就是渣男嘛。

我不认同。

我觉得这是人性。

胡兰成或者振保,就是我们身边的很多男性,如果你给他足够的挑选的权力或者能够追求到各种女性的条件,人性会让很多男人成为胡兰成或振保。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男人的人格不够成熟,在人本能的性驱动下、出于内心男孩的好奇心、拥有一定的外貌或物质条件,这个男人很容易就会这样。

尽管很多人因为主管道德的超我或者理性的限制,并没有将这种想法见诸行动,没有见异思迁或者没有外遇。但是不代表他真的会花心思去对待自己的伴侣。

像一个灵魂对待另外一个灵魂那样,去珍惜和尊重她。

胡慎之心理

了解了男性的思维和其背后的动因就会知道,如果一个女性将自己的价值证明,绑在这个男人对待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上,那么伤害和幻灭的概率极高。

因为你无论是成为他的白玫瑰还是红玫瑰,你都会在内心深处感知,你只是玫瑰而已,离开了这个欣赏玫瑰的人,你就什么也不是了。

所以你格外在乎这个标签。

你格外在乎他对你的一举一动。

忘记了在这段关系中的自己。

没有建立自我稳定的价值体系,而不断在爱情中、在亲密关系里,寻找自己价值的证据。

依赖性人格就是很多女性痛苦的根源。

低价值感,总是会让你爱上“渣男”

让一个本身还无法完全对自我负责,也不够成熟的男人(实则是男孩),来负责对你价值的最终裁定,这不是将自己一开始就扔进一个死局吗?

心理学的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低价值感,来源于童年,由于没有得到母亲或者养育者好的照料,在被忽视中,一个婴儿很容易觉得自己不受欢迎、不被认可,觉得自己不够好,因此才得不到母亲和父亲的爱的回应。

这种经历进入到人格构成之中,孩子长大后,潜意识会有“我没有价值”的阴影。

她会不断需要在别人身上,找到自己价值的证明。

这就是我前面说的,爱情本来是一种蓬勃生命力的展现,但为什么很多女性却迷失在爱情里,

明明这个关系给自己带来的只有伤痛和冷漠却还要死抓着某人另一半的标签不放——那就是因为潜意识“我没有价值”的阴影造成的。

人们往往会在现实生活中,无意识地重复自己潜意识的创伤。

这是心理学另一个重要的观点。

诞生在富贵之家的张爱玲,有着糟糕的童年。

她自幼崇拜的妈妈,因为无法忍受她的爸爸娶姨太太,远走海外,幼年的张爱玲等于突然就被母亲抛弃,她在《私语》中曾说:“最初的家里没有我母亲这个人,也不感到任何缺陷,因为她很早就不在那里了。”

字字戳心。

而唯一可以依靠的父亲会对她“拳足交加”,还曾为了教育张爱玲将她幽禁在家长达半年。

张爱玲的低价值感可以说是她作为一个清高孤傲的女作家的背面,如影随形地充斥在她写的爱情故事之中。

胡慎之心理

每一个故事里,都有她。

人们喜欢她的故事,是因为在她的故事中,可以看到自己。

很多女性和张爱玲一样,因为低价值感,急需投入恋爱,急需一段盖戳的关系,一个不变的爱人,让一个男人重新给予自己价值的肯定。

但是潜意识的创伤,往往又会让你“遇到”和当年的父母一样,并不懂得爱你重视你,并能够对这段亲密关系负责任的男人——

就好像当年张爱玲的妈妈并不懂得爱她,最终不能作为一个妈妈,对这段母女关系负责任,而让张爱玲体验了强烈的低价值感,和被抛弃的感觉。

创伤带领你遇到同样类型的男人,然后演绎出同样的故事,让你遭受再一次的伤害,让你再一次“验证”了“我没有价值”。

潜意识创伤的悲剧性无意识循环。

读到这里,想必你也能懂得了,张爱玲会爱上胡兰成并非偶然。

胡兰成一方面给她期盼已久的爱情激情,即“价值感的证明”,

在某一个阶段,让张爱玲感受到自己是他的全世界,但这个阶段转瞬即逝,

接着胡兰成把她看作一朵普通的玫瑰一般,又去寻找别的玫瑰了,

这段爱情于是印证了,张爱玲自己内心中的“低价值感”。

如果张爱玲一直在这种循环中打转,

如果她意识不到自己的价值,其实不应该由男人来定义,

那么她或许会像很多,无法断舍离的女人一样,和这个男人一直纠缠,

她或许会在慢性折磨里,慢慢耗损生命的能量,会在不断寻找爱情寄托的过程里,灰心枯竭,会成为一个婚姻中的怨妇,而不可能成为张爱玲。

自我成长,拿回自我价值的主动权

价值感,如果只能用亲密关系中的标签来证明,其内容还是空洞的。

价值感,如果寄托在一个男人对待你的态度、爱与不爱上,你就不是你自己,而只是男人的玫瑰。

越是低价值感的女性,越需要找到价值感的证明,但是如果走上错误的寻找之路,你会离价值感越来越远,你的自我会越来越空洞虚弱,无力感会越来越强。

午夜梦回,你会哀叹,我怎么会置身此处,我怎么会把自己的生活变成这样?

感受自己,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上,而不是他人身上,是找到自己价值感的第一步。

当你感到惶恐或者纠结时,默念以下句子:

告诉自己,即使他不爱你,

你也还是你自己。

你不会粉碎掉。

告诉自己,永远不变的爱,

只来自于自己的内心,

而不是任何别人。

告诉自己,

你的不安全感、幻灭感,

不是这个男人造成的,

而是你内心,

一直就存在的空洞在捣乱。

这个来自过去的空洞,

不能由别人,

和亲密关系来填满,

它只能由你自己的成长,

和力量来慢慢填满。

胡慎之心理

关系,链接,是每一个人的心理需要。

当被爱、被看见,被呵护,我们会获得一些能量,获得愉悦和安全的感觉。

但是这不是根本。

获得成长,

最终成为自己,

爱上自己,

才是找到平静幸福的答案。

你有没有误入歧途?

如果纠缠在一段已经无法给你提供爱、看见、温暖的关系里,眷恋着那个空洞的标签,那么你会距离你要找寻的自我价值越来越远。

为什么要允许自己这样耗损自己的生命力?

试着去思考,那是不是你潜意识的创伤在作祟,是不是你非要在这个糟糕的关系里,印证自己就是如此地不值得被重视?

在迷茫之中,要停下来思考;

要思考之后,要下定决心去改变。

结语

我祝贺了我的好朋友,

因为她终于从一个空洞的婚姻的标签中走了出来,

允许自己重新有希望,

允许自己从头开始。

她放下了对于某人妻子这个头衔的依赖,

这证明她的自我已经可以独立于这个标签而存在,

证明她承认了自己的价值并不需要这个男人这段关系来定义。

无论红玫瑰还是白玫瑰,

在这一刻,

她不需要再做某人墙上的玫瑰了。

这是一个化茧成蝶的成长过程,

我为她鼓掌。

周小宽:心理咨询师,看待世界和自我的方式有点特别,一个温柔而有力量的陪伴者。

公众号:周小宽(ID:xiaokuanjoy)

微信公众号:胡慎之(ID:hushenzhi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