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在通往爱情和婚姻的路上,总做出错误的选择?

不少粉丝都提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我总会爱上渣男?”

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有没有什么方法避免自己总做错误的选择呢?我找到了一些答案。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该如何选择恋爱对象?”

有人说主要看颜值,喜欢每天给对方拍下美美的照片,好看之余带出去也有面子。

有人则会看重人品,随地吐痰的人直接出局。

而片中提到,大多数人都是靠自己的直觉,没有过多的算计与衡量,一见钟情。

一见钟情固然是美好的,但你的直觉是否会出现偏差呢?尤其是现今社会脸谱化严重,你是否被自己的直觉欺骗过?

很多人会对初次相识的人,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甚至直觉认为自己会和他/她发生一段故事。

是什么促使我们产生这样的直觉?

临床心理学家认为:我们成年后所认为的一见钟情,或许是出于对某种特定人群的熟悉。这很大程度上,是我们童年时建立的情感模型的反射。

我们会在早期亲子关系中,观察和学习父母双方的相处模式,建立情感模型的雏体,塑造自己的爱人形象。

换句话说,一个女人喜欢什么样的男人,一个男人会娶什么样的老婆,他们恋爱也好,结婚也罢,他们将来如何抚育子女,都跟他们的童年息息相关。

我的一个朋友就曾说过,她有很多同款前任,这里的同款不是指相貌有多相同,而是他们霸道、专制的性格与处事方式。

他们会限制她的交友,哪怕是女性朋友间的聚会,都要干涉。

这位朋友从小在父亲说一不二,母亲唯唯诺诺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这种男尊女卑的相处方式深刻印在她的潜意识之中,长大后也会莫名被大男子主义的男人吸引。

她初恋的时候,就有两个男生同时追求她,两人性格完全不同:

一个温柔似水、随传随到;另一个则比较自我,说一不二,常常被朋友吐槽像她爸。

结果她选择了后者。

作家周国平曾经说过:有时候爱是一种错觉。谈恋爱时,我们总会被特定的人群吸引。

有些女生常常会被放荡不羁的男生吸引,她们错误的觉得自己能够将对方拉回正轨,会是他的最后一个女人。

但很多时候,这真的只是你自己的一场独角戏。

在星爷《国产凌凌漆》中,扮演性感杀手的陈宝莲,29岁那年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留下一个尚在襁褓的孩子,令人唏嘘。

众所周知,陈宝莲之所以自杀,与她的前男友黄任中有一定的关系。很多人都说,陈宝莲为了钱将自己卖给了大她33岁的黄任中。

钱确实是关键,但黄任中会包容她的坏脾气,会为她的事业着想,哪怕她无知闯祸,他也会为她收拾残局,给她一种父亲对女儿般的关怀。

恰是这点,使得自幼单亲、缺少父爱的陈宝莲,逐渐爱上了他,想要成为他的唯一。

可惜身在万花丛中的黄任中,并不会为其中一朵花停住脚步,两人最终情灭,陈宝莲大受打击,也为后面的自杀埋下伏笔。

可见,你最终会被哪种人吸引,其实和你的过往经历密切相关,童年经历的好与坏,都会影响到成年后的爱情。

要想摆脱童年经历的影响,我们就必须去了解,那些被忽视的经历;去探索,那些控制我们潜意识中爱人形象的原因。

文章开头提到的短片《为什么我总是爱上错的人》中,就提供了这样一个探索技巧:

1.找一张大纸、一支笔、一个下午的时间;

2.试图回想一下,童年时爱着我们的人具备了哪些行为与特质;

3.寻找这些行为或特质,到底为什么能引起我们的喜欢和快乐。

举个例子:为什么冷酷寡语的人,会比温柔可亲的人更能吸引我们的注意?会不会是因为在童年时,父亲总对别人严厉不语,对自己却宠溺万分,这之间的行为反差使得我们快乐和欢喜?

对此我们要明白的是,父亲的这种反差行为是有前提条件的,如果不是他的子女,是得不到这种爱意的。

所以,我们很难在相似的对象身上,找到心中期待的爱意。

人有时候会被自己的潜意识所欺骗,做出错误的选择

当我们发现自己总是爱错人,被同一类人抛弃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自己到底是真的爱上这个人,还是潜意识里认为这是自己应该爱上的一类人。

我们要打破潜意识里定下的条条框框,放下过去的标准去迎接适合的爱情,理解自己为什么会被渣男吸引,才能避免再次遭遇渣男、做错误的选择。

爱情路上要慎重,毕竟有些错误若不及时纠正,余生都会活在后悔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