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知我意,吹梦入姑苏

江南的季节不像北方那么分明,在不经意的一阵风、一场雨中就换了个模样,她自带诗意。

秋凉霜降,露白风清,斜倚栏杆,望山见水。而凉风知我意,吹梦入姑苏。

清秋入怀

×

氤氲于山水间

古之姑苏,现之苏州,是篆于画轴上的江南水墨小城。

一场秋雨一场凉,千年的风霜夜雨,让这个风骨凛然的江南美人,在此时节秋光满人间,白墙黛瓦中是数不清的江南秋意。

姑苏画于纸上,青山作黛眉。天平山以怪石、清泉、红枫为“三绝”著称,而秋以红枫为最。

每年深秋,山中枫叶似红霞缭绕,幽深处怪石嶙峋,清泉泠泠,美不胜收。

草木萧萧,在满山遍野红枫映衬下,苏州显得更加古朴动人,山中的秋韵也更显诗意。

东山的秋意只能用浓郁来形容,炊烟袅袅,缭绕在白墙黑瓦和满是银杏树的村庄,好似婺源的塔川秋色。

晨光在斑驳的树林间洒下细碎的光影,还没来得及回味,迎面遇上一个挑担的乡邻的寒暄。

绿水作细腰,水阔天长。坐一叶细舟,撑一篙细桨,涉水而来,循水而去,水便是姑苏的骨。

沙家浜的秋天属于蓝天、飞鸟、河道和芦苇荡。江天辽阔,芦苇随着风摇曳,亦是不容错过的美。

天光熹微,秋雾自江面升起,漫过河上的桥,层层芦苇在光影中氤氲出深深浅浅的蓝。

穿梭在老城中,漫步道前街的银杏道,等待风景都看透,这里是携手看细水长流的美。

姑苏又称“园林之城”,四时季节时光流转,虽没有春夏的繁华、葳蕤,但园林的秋也可邂逅满园的暗香。

每年秋天,拙政园都会举办菊花展。各式菊花团团簇簇、千姿百态,别有一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

若不喜欢菊花,那一池静水中还留有半亩枯荷,遇上秋雨,有“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苍凉之美。

留园以竹石闻名,疏朗典雅,烟波画舫,小桥回廊,雕窗画檐,这般精致,是姑苏的魂儿。

一节秋风起,一寸相思生,故园的故事消逝在墙头檐角,而秋意留在枝头。

姑苏的秋还充满着禅意。若数山中幽静处,当以紫金庵为先。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橘子红了,银杏金黄,桂香弥漫,未见修行人,但闻晨钟暮鼓声。

来西园寺的多是本地香客,保留原有特色的它添了些禅味。而最美的不过寺内拱门前的一条小道。金红两色相衬,别有韵致。

山明水净,清风拂树影婆娑,寺外层林渐染,寺内银杏浅黄,清秋入骨而生。

虎丘的秋可以是银杏夹道的金华满目,也可以是不远处清晰可以的虎丘塔的威武厚重。

走近它,偶尔也有红枫点缀,但最多的还是静美如画的银杏树,掩映着宁谧幽静的古建筑。

姑苏是张嘴便是一口吴侬软语的江南美人,在苏州评弹博物馆听一曲秦淮景,在琵琶声中体味她的软糯。

一曲唱罢,在平江路散步,船娘的小调隔岸传来。转入丁香巷,是否会遇见一个如丁香般的姑娘?

山塘昆曲馆日夜上演着话本子里的传奇,点一份清茶和瓜果,你可以悠哉坐在戏台下看台上演一场千年旧梦。

山塘街夜深后,两岸是灯火辉煌的夜景,临水轩榭的红灯笼倒映在水中迷离又朦胧。

姑苏城西郊的枫桥还泊着夜航的船么?在月落乌啼霜满天的秋夜里,好像特别容易滋生一种愁绪。

寒山寺早已喧嚣殆尽,只剩檐角惊鸟铃在夜空中发出的铛铛声。

姑苏,是一个说不清道不尽的的地方。她在山水中生息,在烟雨中缠绵。

一年流光,岁月轮转,在落英疏疏的季节,遇见一个别致的姑苏。

»»»

错过了长安古意

失约了洛阳花期

而此时的姑苏

我不愿再错过你

图 文 | 网 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