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精明的生意人—扑天雕李应

扑天雕李应,《水浒传》中的人物,李家庄庄主,和卢俊义一样,都是富甲一方的财阀,但他又跟二百五卢俊义有所不同,卢俊义虽然也是家财万贯,但多是祖上余荫,继承家族财产而已,并不是本人有多精明,从卢后期被乡村教师吴用耍得团团转,招安后又不听劝阻导致身死来看此人智商不咋地,而李应则完全不一样,他精明强干、白手起家、以一己之力,创下一份诺大的家业。

在生意场上呆久了,李应深谙两条经商之道:一:轻易不得罪人。二:不参与风险较大的项目。早前当祝家庄提议三庄结盟,成立集团公司时,为了不得罪人,李应暂时同意,反正财务独立,当个名誉合伙人而已。可是后来祝家庄越闹越大,直接跟梁山叫板,这项目风险就加大了,远远高于李应的预期,他有点不想干了,一直找机会退出,后来时迁因为偷鸡而被祝家庄抓了,杨雄、石秀二人委托杜兴找李应说情放人,这本来是一件小事,而精明的李应却嗅到了另一种机会,一种脱离风险项目的机会,如果他自己骑马走一趟,事情肯定解决,他偏不这样做,派杜兴拿一封信去要人,杜兴一个草莽,也不会外交辞令,跟祝家庄的三个项目经理弄得不愉快,到这份上,如果李总亲自登门,祝家庄的老总肯定不会不给面子,也能圆满结局。但李总偏不,他带了300个打手,全副武装的来祝家庄砸场子了,这就夸张了,至于吗?太至于了,做戏做全套,果然,李应跟祝彪大战十几个回合,然后被一箭射中胳膊,退兵了,戏到这里,是做足了,效果达到了。李应回来就跟杨雄说,你看不是我不帮你啊,实在是他们太不给面子了,我也没办法了,你们梁山要打他就打吧,我也是受害者,跟我没关系了,就这样,李应巧妙地跳出了这个风险项目,还占领了道德高地,两下都不耽误,真不愧是生意人啊!

虽然李应手段很老辣,但是最终还是功亏一篑,他想不到的是:梁山这帮好汉根本不讲江湖游戏规则,他们大小通吃,虽然他前戏做得很足,面子上完全是梁山的朋友,没想到暗地里他也是梁山要吞并的对象,这哪里是好汉,完全是一伙土匪啊。攻破祝家庄后,吴用命人假扮官府,以勾结梁山为由,将李应捉拿,然后在途中将二人劫上山。在整本书里,宋江和吴用把这一套路玩了无数遍,已经是炉火纯青,先栽赃嫁祸让你走投无路,然后再来雪中送炭,舍命相救,没办法,李总也着了道了,想要下山时,却发现家眷已被扣做人质,而李家庄也被烧成平地。他见后路已绝,也只能留在梁山,虽然吃了大亏,但是李总毕竟是生意人出身,懂得权衡舍得,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晁盖、宋江都下厅伏罪道:“我等兄弟们端的久闻大官人好处,因此行出这条计来。万望大官人情恕。”李应见了如此言语,只得随顺了。便与妻子道:“只得依允他过。”)。

在山上的岁月里,李应开始了打太极和稀泥的生活,凡是山上的大事从不发表意见,军事行动也基本不参与,否则,凭他一身飞刀的功夫,岂能无用武之地,可翻翻全书,除了祝家庄这一段,他再也没有作为主角登过场,不显山不露水,直接在梁山上过上了隐居的生活,也不主动请缨干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凭着他随遇而安的生意人作风,打完方腊后,竟然毫发无损地回来,在《水浒后传》里,他带着杜兴回到饮马川,白手起家,重新开创了一番事业,依旧是人头,李应很像我们现在生意场上一个很有名的企业家史某某,也是在人生一段时间内经历低谷,但很快又利用机遇重新崛起,没办法,他们天生就是这样的素质,这种人不会一蹶不振,永远在谷底,他们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让我辈俗人不得不佩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