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五个机制”激发教师干事创业活力

中国山东网讯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师资均衡是教育均衡的关键。莒南县通过实施“五个机制”,力促师资力量均衡发展,激发了教干教师干事创业活力。

一是科学构建新进教师补充机制,外引人才。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每年考选新教师近200人,主要用于解决义务教育学校结构性缺编问题,并优先满足农村学校师资需求。近三年新考选的522名新教师,全部自主自愿选岗到农村一线任教,为农村中小学注入了新的力量。探索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为高中阶段学校吸引优秀师资30多人。

二是强力推行县域教师交流机制,优化资源。建立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师交流制度,推进城乡学校际间教干教师轮岗支教活动。近三年共交流教师2306人,交流校长57人,促进了城乡教干教师的合理流动,缩小了城乡师资力量差距。同时,通过为镇街教师发放交通补贴,评先树优、职称评聘向农村一线教师倾斜等举措,让农村教师真正“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三是高效实施在岗教师培训机制,提升本领。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通过“十百千”名师培养工程、“班主任论坛”、“校长论坛”、“山东省万名骨干教师培训”、“国培计划”、“过七关成名师”、“传、帮、带”、网上网下学习交流、各种教学竞赛等多渠道、多形式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学习,近三年共组织教师培训14.8万人次,不断提升教书育人的本领。把师德教育渗透到职前培养、教师准入和职后培训的全过程,健全师德考评、师德档案和奖惩制度,引导教师践行职业道德,潜心教书育人。

四是温情创设一线教师表彰机制,激发动力。完善教师量化考核办法,突出教学业绩评价,将考核结果与评先树优,职称评聘、干部提拔任用挂钩,充分调动广大教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严格落实教干任课制度,鼓励校长教干走进课堂,登上讲堂,带着教师干,做给师生看,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每年教师节都开展十佳乡村教师、十佳班主任、十佳师德标兵和百名优秀教师等表彰活动,大力表彰在教学一线做出贡献的优秀教师,激发了教师工作动力。

五是创新实施校长教干选拔机制,释放活力。每年都对校长队伍、教干队伍进行“德、能、勤、绩、廉、群众威信”等专项综合考核评价,建立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通过公开选拔,真正把思想过硬、作风正派、有开拓创新精神,能干事、想干事、懂业务、善管理的能人选拔到教干队伍,树立了正确用人导向,调动了广大教干教师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积极性,激发了教育事业发展的活力和后劲。同时,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彰显教师主人翁地位。保障教师在民主管理方面的基本权利,让教师成为学校的当家人。组建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临沂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