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首艘055型大驱最快下月首航试验!

中国首艘万吨导弹驱逐舰055的一号舰101近日已经离开港池,有分析猜测前者或将在下月进行首航试验,2号舰也在4月底下水,搭建船台的工程时间也比首舰缩短许多。据了解,大连造船厂在船台建造的两艘055也已完全成形,只剩桅杆顶部仍有小部分尚未安装,其中一艘还挂上五星旗,似乎预示着在江南厂的055二号舰下水之后,大约一个月左右又会有两艘055从大连下水。

055大驱自从首舰亮相至今,一次就是6艘连造,其中大连造船厂比起江南造船厂开工时间晚了几个月,如今大连厂的首批两艘055舰,可望在江南厂的二号舰下水后的一个月左右也能下水,迹象显示尽管是首次建造,各船厂的前期准备可谓非常到位。

根据往例,国产导弹驱逐舰的建造周期相对较长,一批次建造的数量不多,基本攸关两项因素,其一是舰用动力系统问题,例如首次采用燃气轮机的052导弹驱逐舰,才刚建好第一艘哈尔滨舰就被禁运,只能临时从国外寻找替代产品,当时中国还无法生产舰用燃气轮机,工程进度一拖就是3年,一直到052的「二号舰」青岛舰期来乌克兰的燃气轮机到位才正式建造。解放军此后又耗时大约7年,总算实现进口燃气轮机的国产化,克服国产驱逐舰批量建造的一大难关。

至于第二个问题则是战舰的配套系统研制时间相对滞后,例如052C驱逐舰研制期间,就曾发生海红旗-9舰空导弹的主动相控阵雷达等最关键系统不能及时到位,导致被迫使用052C的舰体搭配从俄罗斯进口的武器以及雷达系统,先后建造两艘052B导弹驱逐舰,问题持续到052D驱逐舰开建才得以解决。不过也是在此一阶段开始,大陆国产战舰的设计水平开始迅速提速,新式战舰的开建时间间隔也大幅缩短。

由于吨位首次突破万吨的055大驱采用全新舰体,不论是从相控阵雷达到可兼容导弹型号最多的垂直发射系统,或是鹰击-18巡航导弹等崭新设计与装备,新材料的使用实在太多,因此若以055大驱一次性开建6艘来看,首批数量可能达到8艘,意味着中国军工针对大型水面战舰的建造水平已经堪称世界一流。

据了解,江南造船厂目前亮相的055舰共有3艘,其中2艘已经下水,另一艘正在船台搭建,至于大连造船厂也亮相至少3艘,其中2艘即将下水,若从披挂五星旗的迹象推测,江南厂以及大连厂各自至少还有一艘055正在建造,可能仍在内部尚未亮相。预计首艘055大驱最快可能明年就能加入海军,首批的6至8艘055大驱可能最快在2020年左右全部交付完毕。

055型导弹驱逐舰外传配有112组垂直发射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