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When you watch the scenery from the bridge, the sightseer watchers you from the balcony.
民國時代,一個新舊交替的特殊時期,在這個時期裡湧現出了一大批文人志士,他們學貫中西,渴望用筆桿子喚醒一代人,救世於苦難。他們單純,他們學做學問,他們也學做人,他們渴望師夷長技以制夷,他們改變不了歷史長河既定的方向,他們只求為當下的青年學子帶來精神上的振奮,使他們不至於被國仇家恨壓彎了腰。
細數民國翻譯那代人,且聽鄙人慢慢道來。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葉聖陶曾說過一句話:“九如巷張家的四個才女,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這四個才貌雙全的女子便是張元和、張允和、張兆和、張充和四姐妹。
這一家四姐妹,大姐張元和嫁給了當時著名的小生顧傳玠,二姐張允和嫁給了著名的語言學家周有光,三姐張兆和則是大師沈從文的妻子,而最小妹妹張充和,這個被譽為中國“最後的閨秀”的女子,雖然她最後遠嫁美國,但是有些人可能不會陌生,她就是裝飾了卞之琳長達半生夢的那個女子。
卞之琳,生於江蘇海門湯家鎮,現當代詩人(“漢園三詩人”之一)、文學評論家、翻譯家,曾用筆名季陵、薛林等。
卞之琳先生曾是徐志摩和胡適的學生,聽說以前林徽因在家開沙龍的時候,還是學生的卞之琳也會經常跑去湊熱鬧。他最為人所知的作品,就是那一首《斷章》。那一句“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別人的夢”讓多少人輾轉反側。其實這是一封情書,是正當青春的卞之琳寫給張家小妹,張充和的。
說來也好笑,當初聞一多先生曾經當面誇卞之琳在年輕人中間不寫情詩,他自己也說一向怕寫私生活,“正如我面對重大的歷史事件不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激情,我在私生活中越是觸及內心的痛癢處,越是不想寫詩來抒發。事實上我當時逐漸擴大了的私人交遊中,在這方面也沒有感到過這種觸動。
但是後來,在1933年初秋,例外也來了。
1933年,卞之琳虛歲23,夏天在北京大學英文系畢業,秋天認識了來北大中文系唸書的張充和。
那時候的張充和以文科滿分,理科0分的成績破格被北大錄取,唸書的時候剛好住在三姐兆和沈從文家中。卞之琳有時會上沈從文家拜訪、請教,也這就樣輕易的見到了張充和,一頭扎進了單相思的苦海中。
卞之琳苦戀了張充和半生。可張充和無意於他。她感到卞氏人是好人,但“不夠深沉”,故對其總是冷淡、疏遠。
1936年,張充和因病輟學回蘇州休養,卞之琳回故鄉海門奔喪後去蘇州探視張充和,在張家還住了幾天。
1937年,他還把自己的詩作編成《裝飾集》,手抄一冊,題獻給張充和……充和也用銀粉為詩人抄錄《斷章》等七首詩作。卞之琳痴情,直到1955年才成家。80代詩人赴美探親,還專程到充和府上拜訪,將他偶然得到的40 年前沈尹默為張充和圈改的詩作手稿送上,還寫了篇深情款款的散文《合璧記趣》。
卞之琳雖未能得到充和的愛情,但他們的友誼卻得以長存。張家姐弟對卞之琳都很尊重。卞之琳曾多次到張家老宅做客,受到熱情款待。2000年,卞之琳過世,張家自辦的小雜誌《水》上,還專發悼念文字,稱他是張家所有人的朋友。
香港的張曼儀女士是卞之琳研究專家,她編選的《中國現代作家選集·卞之琳》一書附有《卞之琳年表簡編》,極其簡單的年表,許多事情只能略而不記,卻特別在意地記下了與張充和相關的“細小”信息,如1933年的初識;如1936年10月,回老家江蘇海門辦完母親喪事,“離鄉往蘇州探望張充和”;如1937年,“3月到5月間作《無題》詩5首”,又,“在杭州把本年所作詩18首加上先兩年各一道編成《裝飾集》,題獻給張充和,手抄一冊,本擬交戴望舒的新詩社出版,未果,後收入《十年詩草》。”如1943年,“寒假前往重慶探訪張充和”,其時距初識已經10年。年表雖然是張曼儀所編,這些事情卻一定是卞之琳講出來並且願意鄭重編入年表中的。
值得一提的是,《斷章》是卞之琳不朽的代表作。兩千年卞先生去世,有家報紙的標題是《寫〈斷章〉的人去世了》。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