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果喜:千万在手,不如一技傍身 富翁都是从“负翁”开始

创业成功是许多人的梦想,然而大部分人的创业路都是弯曲不平的。

创业族在投身创业市场之前,应该先断定自己是为何而创业。

接下来就要设定目标,针对不同的创业需求拟定短期、中期、长期目标。

目标一旦断定,就要有必达目标的决心。

当老板不同于员工。

老板必须对公司战略、销售、税务、广告、治理各方面都能有所把握与懂得,因此自己创业肯定会比受雇于人更辛劳。

另外,既然要创业就要有久长经营的打算,因此创业族在预备投入经营某行业时,要先想想这个行业是否具成长性?

在这个讲究创意的时代,经营上若没有一点创意,很容易被市场淘汰。

不过,若要完整创新其实也不轻易,所以只要能做到和别人有一点点的不一样就可以称为创新。

创新有不同的方面,创业族可以从产品创新、店面创新、产品名称创新、服务创新、广告创新等层面着手。

说到创业,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实际的问题,如何取得创业前的第一桶金。

没有资金的支持,都将是纸上谈兵,最终“流产”。

其实,想要获得创业前的第一桶金逃不过4个途径:

1.千万在手,不如一技傍身

都说拥有万贯家财,不如有一薄技在身。就凭这身薄技,最低目标是能养家糊口,最高目标是能发家致富而创下万贯家财。

张果喜是中国大陆第一个亿万富翁,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唯一把自己的姓名写到行星上的企业家。

他是一个木匠,在上海艺术雕刻品一厂学会了生产雕刻樟木箱。凭着这门手艺,他在广交会拿到不少订单,20个樟木箱,赚了一万多元。

第一桶金的掘得,使他把家当全部押在传统木雕业上,最终有了今天的成果。

经验之谈:没有手艺,要去学门手艺。首先最好是在你准备打天下的地方,学门拾遗补缺类的手艺。

掌握手艺后,就要向精益求精发展,要在一个区域里竖起旗帜,并在中间进行区域的扩大。

2.借鸡生蛋,融通四方

王志东虽然已经离开了新浪网,但他“借船出海”的举措,是运作相当成功的一例。

1993年王志东向四通融资500万元港币,创办四通利方,后来,四通利方与华渊网合并,易名新浪。

1999年,在国际上融资2500万美元,后来,又向戴尔电脑和软银等融资6000万美元。

2000年,上市纳斯达克,融资打开新天地。

经验之谈:荀子老先生对此早有总结——“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非生异也,善假于物也。”

3.把握机遇,练就独到眼光

这个榜样是上海的杨怀定,人称杨百万。应该说,他的第一桶金是来自国库券的异地交易。

苗头是在上海看到的,108元买进,113元卖掉,4个小时赚了800元。

他说:“赚了以后,我就开始想入非非,在外地108元买回,到上海112元卖掉。”

心动不如行动,他立刻到合肥,那里的国库券与上海的差价是30元。

两天时间,他就赚了6000元。

他认为自己“找到了一条挖金矿的路”。

经验之谈:发现机会要有眼光,兑现机会需要行动。这一切,还要有学识、毅力等内功的支撑。

4.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吉利汽车集团的董事长李书福的第一桶金是开照相馆掘得的。

他到南京路的冠龙,因为1千多元的反光罩买不起,就只买了几个灯泡,自己动手做了一个,只要两元。

他觉得与敲个白铁皮的水桶没有多大的区别,甚至连照相机上装胶片的玩意,都是自己做的。

因此,对他后来敢造冰箱、造摩托车、造汽车,也是没有什么可以惊讶的。

在他眼里,“汽车只有4个轮子,1个方向盘,1个发动机,1个车壳,里面还有两只沙发”。

经验之谈:就如不少富翁说过的一样: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如果写得好,希望不要吝啬,阅读后在右下角点个赞,以示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