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爲你是周恩來的弟弟」

周恩來總理的親弟弟周同宇和陳賡是黃埔軍校同學。陳賡推薦周同宇到內務部工作,周恩來對曾山部長明確交代,周同宇的工作要安排得職務儘量低,工資級別儘量低,因為“他是我的弟弟”。後來,周同宇因病不能正常上班,周恩來交代內務部領導讓他提前退休,說:“他是我的弟弟,怎麼能拿著全工資不上班呢?!”退休,意味著不僅工資再沒有機會上調,而且要取消許多在職時的待遇,當時許多人都不願意提前退休。周恩來交代之後盯著抓落實,堅持讓弟弟辦理了提前退休手續。

“他是我的弟弟,怎麼能拿著全工資不上班呢?!”周恩來的這句話,如今聽來,仍然具有穿透心靈的力量。共產黨人決不搞封建社會一人做官、全家享福那一套,凡事都站在黨性立場上去考慮,職務越高標準越高,越是親戚要求越嚴。這,就是周恩來同志對待家事的態度和原則。

無情未必真豪傑。周同宇家裡6個孩子,提前退休後收入減少,生活困難。周恩來就從自己工資中拿出固定一筆錢資助弟弟,一直到6個孩子全部參加工作。特別令人感動的是,在瞭解到弟媳對丈夫提前退休有些想法後,周恩來專門把弟弟一家請來談心,一番肺腑之言溫暖人、教育人,得到了親人的理解和支持。

黨性與親情從來不對立。共產黨人也有親情友情,但是堅持黨性第一、親情第二,親情服從黨性,不因親情徇私情,不以公權報私恩。有人計算過,周恩來、鄧穎超從實行薪金制到1976年周恩來逝世,工資總額近四分之一用於補助親屬、身邊工作人員和革命烈士家庭。他們這樣做是不願親友因困難向組織申請補助,而增加國家的負擔。鄧穎超表示,這不僅是對親友的照顧,還是一名共產黨員對國家對社會應盡的一份責任。這種親情觀讓人感動,更值得我們學習。

周同宇從15歲離開淮安老家就沒有回去過,常常思念故鄉親友,特別是退休後更加思鄉心切,想回去看看。沒想到,周恩來卻堅決不同意。他擔心弟弟回去會給地方政府添麻煩、影響當地領導的工作,深層次原因則是希望親友帶頭樹立四海為家的新風尚。面對心情難過的弟弟,周恩來還是那句話:“就因為你是周恩來的弟弟!”因為是周恩來的弟弟,周同宇生前沒有再回過家鄉,成為他終生遺憾。然而,這又何嘗不是共產黨人堅強黨性的光榮?周恩來要求自己的親戚,不僅不能有任何特權思想,不要想利用總理的職務影響謀私利,還要時時處處發揮模範帶頭作用,更嚴格地遵守法規制度,不給組織添麻煩。

大道至簡,大愛無聲。周恩來始終嚴於律己、廉潔奉公,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堅強黨性、偉大人格和中華民族優秀品質完美結合的典範。周恩來對待親情問題的做法是一面鏡子,對後來人是一種教育。一句“就因為你是周恩來的弟弟!”對於我們增強黨員意識、提高黨性修養、加強黨性鍛鍊,過好家庭關、親情關,具有重要的現實示範意義。

(選自《新湘評論》)

本週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