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甫妻子美貌惊艳 结婚2年守寡70年 问:来生嫁谁?她回答

她天生丽质,温柔端庄。他高大英俊,成熟稳重。她是长沙名媛,他是黄埔英才。中国最传统而又最经典的爱情故事,才子配佳人,在他们之间上演了。然而,也是最悲催而又最凄惨的婚姻苦情剧,也成为他们的结局。他便是国民党名将张灵甫,而她,是张的遗孀王玉龄。


​王玉龄出身清末官宦家庭,家境优沃,她五官明媚,身材娇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温婉可人的气质,让人过目不忘。可是,在她内心,却是一副倔强刚毅、宁折不弯的性格。在王玉龄17岁那年,偶然一次,在一家发廊里,王玉龄在镜子里看到了一张男人的脸。这张脸,五官俊郎,表情温和。最重要的是,这双眼睛在盯着她。王玉龄感觉受到了冒犯,只是瞪了他一眼。

却没想到,这一眼,竟然成就了她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婚姻。他,就是张灵甫。来发廊,不是为做头发,而是为相亲。相谁?正是王玉龄。原来,曾考入北大历史系,后又考入黄埔四期的张灵甫,曾与胡琏、李弥以及林彪、刘志丹等是同学。他一身军人作派,凭借不凡的才干而深得蒋介石器重赏识,30岁时就已经当了军长。不过,事业上顺风顺水的张军长在感情生活上却连连受挫。在陕西长安县的老家,他有一位原配妻子,那是父母包办的媳妇,长相平平,大字不识。如果不是为了尽孝子的义务,才华横溢的张灵甫断然不会与这位女子走到一起。因此,两人婚后聚少离多。随着张灵甫军人事业的升迁,自然身边少不了美女佳丽。张灵甫又结识了年轻貌美的女学生吴海兰。两人才情相近,很多的共同语言,感情十分融洽,很快就结了婚。可是,作为一军之长,张灵甫没有办法与妻子朝夕相守。于是,两人也是聚少离多。


后来,张灵甫听信了别人的谣言,对吴海兰心生疑怨,竟然掏枪将她杀害了。此事一出,便引起广泛关注。作为国军有头有脸的人物,竟然杀妻行凶,影响确定极坏。吴海兰的娘家一纸诉状,通过张学良夫人于凤至之手,送到了宋美龄手中。不过,张灵甫是蒋介石的爱将。于是,蒋校长想尽办法来庇护他。最终,张灵甫被判了10年。可是,只是被监禁了短短的一段时间,就因为抗战急需要良将而被释放,再次回到军营中。恢复自由后,张灵甫自然身心舒畅。很快就又遇到了一位红颜知己。不过,又是一段没有结局的爱情。这前前后后折腾了三次婚姻,身心俱疲的张灵甫决心要谨慎对待下一段感情。当他驻扎在长沙时,听说名门望族王家有一位佳丽待字闺中,完美惊艳。于是,他便偷偷打听相关情况,甚至还尾随王玉龄进了发廊,只是为了摸摸底。此番摸底,让张灵甫甚为满意,于是,他开始猛烈追求这位王美人。凭借自身在国军中的地位和实力,尽管两人年龄相关20多岁,最终,张灵甫仍然是抱得美人归。1945年秋天,在湖南省主席程潜的主持下,张灵甫王玉龄结成伉俪,这曾是当年的热点新闻。婚后,两人虽然仍是聚少离多,不过,只要是空闲,张灵甫就会与妻子团聚。可是,两年后,悲剧再次发生。解放战争到了最后阶段。作为国军统帅,张灵甫在孟良崮遇到了对手粟裕将军。张灵甫率领的国军王牌主力整编74师被解放军全部歼灭,张灵甫他命丧前线。


​这对于在家中盼望丈夫的王玉龄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当时,她刚刚生下儿子还没满月。孤儿寡母,自然是尝尽了辛酸。不过,刚强倔强的王玉龄却是硬生生地把到手的烂牌打成了好牌。1949年的时候,她带着儿子和母亲随部队撤退到台湾。此后,她又独自赴美留学,毕业后找到了稳定的工作,直到退休。含辛茹苦抚养的儿子也很争气。长大后,他开始经商,并且很成功,业务做到了国内。王玉龄也随着儿子一起回国,定居在上海。王玉龄在浦东玫瑰园为丈夫修了一座衣冠冢。每到清明或者祭日,她便和儿子一起手捧鲜花来悼念。结婚两年便丧夫,整整70年的时间里,王玉龄从一位美貌少妇成了九旬老人,却一直没有再嫁。当有人问王玉龄:如有来生,你嫁谁?王玉龄毫不犹豫、坚定地回答了5个字:还嫁张灵甫。一位美貌惊艳的女子,结婚只有两年,却守寡70年,来生还要再嫁他。在这个爱情已是快餐的时代,这段感人的故事诠释了什么是情比金坚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