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程弹道导弹DF-15

东风-15 (DF-15, M-9,或CSS-6)是一种公路机动、常规武装、单级短程弹道导弹,自1991年开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服役。

中国人民解放军名称:东风-15 (DF-15)

出口的名字:M-9

北约代号:CSS-6

类型:短程弹道导弹

制造商:航天固体推进技术研究院

有效载荷:单一的传统

推进:单级固体推进

制导:惯性+终端雷达/红外成像

基地:基于运输-架设-发射装置的道路机动

1989年服务:

状态:运行

DF-15的发展始于1984年,设计方案在1987年被中国军队批准。第一次试射发生在1987年6月,导弹在1988年通过设计定型认证。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中国西北部戈壁沙漠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了一系列导弹试验。导弹在1988年北京国际防卫展上首次被展示并且在1991年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服役。

中国第一套常规武装的近程弹道导弹系统,DF-15能够在600公里的距离内交付500公斤的有效载荷。导弹被提供给国际市场指定M-9。然而,矛盾的许多主张,导弹从来没有出口,可能由于限制的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禁止出口的输送系统及相关技术系统能够携带超过500公斤有效载荷的300公里或以上。

DF-15已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服役中的一种主要常规战区弹道导弹系统。2007年美国国防部向国会提交的关于中国军事力量的报告估计,截至2007年,已经部署了300-350枚DF-15导弹和70-80套发射系统。到2010年,这些数量已经上升到350-400枚导弹和90-110发射系统。目前还没有关于导弹或其技术出口的报道。

除了基本型外,DF-15也被发展成DF-15B和DF-15C型。DF-15B具有主动雷达制导末制导和四个小稳定翼,显著提高了导弹的精度,使其具有接近精确打击能力。DF-15C特点是一种特别设计的用于攻击硬化地下掩体的深穿透型弹头。

在1995- 1996年的第三次台湾海峡危机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台湾海岸附近的国际海域发射了多枚df -15,作为在其总统选举前的恐吓。在1995年7月21-28日进行的第一次试射期间,共从江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基地发射了6枚导弹。这些发射是在凌晨1点到4点之间进行的,以避免意外击中民用飞机和船只。所有导弹都击中了位于台湾以北70海里的公共水域的目标区域。

第二次试射于1996年3月进行,分别在台湾西南和以东的国际水域设置了两个目标区。3月8日凌晨(当地时间00:00 - 01:00),两枚导弹几乎同时从福建省的两个发射场发射。在凌晨1点左右,另一枚导弹从先前发射的运载火箭中发射,以展示其快速装弹能力。在三次导弹试验中,有两次没有击中目标区域。3月12日,第四枚导弹发射并击中预定目标区域。

根据美国海军情报,参与1996年3月导弹试射的导弹发射和支援部队从江西省的基地调集到几百公里外的前进发射地点,比预定发射时间早了60小时。 DF-15导弹发射系统参与了这次行动。

DF-15使用惯性制导包,耦合到一个更快的机载计算机系统,以提供高精度。早期模型的圆概率误差为300-600米,但随后制导系统的改进将导弹的精度提高到 150-500米。这使得东风-15可以用于常规精确打击,摧毁大型固定目标,如指挥和控制中心、防空导弹基地和机场。

一般认为DF-15已经与定位接收器合并,这可以提供导弹的精度的重大改进。此外,通过减少发射前对惯性测量单元精确对准的需要,定位的使用可以大大减少导弹发射前准备所需的时间和精力。这反过来又可以提高发射前的生存能力,特别是移动导弹。

DF-15携带一枚500公斤的单弹头,最大射程600公里。导弹被携带在一辆8轮TA5450运输-架设-发射车辆上,由泰安特种车辆工厂制造,提供全道路和越野机动。在危急时刻,导弹系统可以通过铁路从基地迅速调动到发射地点。TEL车辆然后携带导弹到发射地点与预先计算的坐标数据。或者,导弹可以从一个没有准备好的位置发射,使用定位获取坐标数据。

DF-15可以携带一系列弹头类型,包括高爆炸、高爆炸燃烧和穿甲子母弹。正在开发的其他弹头类型包括布雷和电磁冲击波。

改进型DF-15B具有主动雷达制导末制导和机动再入飞行器的特点,这提高了圆概率误差35-50米导弹的精度。在飞行的最后阶段,B模型可以通过在中段的四个小稳定翼来识别,以进行校正。DF-15B在2008年左右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服役,并且在2009年10月1日国庆阅兵式上首次向公众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