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决战”前夕,特朗普犯了3个大错,严重削弱美国的优势?

为了能在秋天不劳而获,特朗普决心发动一场决战,把所有的赌注都押在幻觉上。白宫对华战略出现严重误判,以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处于危机之中,特朗普受此鼓舞,产生了毕其功于一役的冲动。

总统高级经济顾问库德洛声称“美国正在碾压主要对手,他们的经济每况愈下”,而抱有此种观点的美方高层人士认为,对手的GDP增速必须保持在6%以上,但经贸大战会把增长率拉到安全线以下,从而诱发大规模债务危机,摧毁投资者及消费者的信心,最终或将促使对手经济崩盘。为了避免这个糟糕的结果,白宫会拿到想要的东西。

但实际上,美方低估了对手的经济韧性,高估了自己的经济优势。尽管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非不会受到冲击,但30多年来积累的庞大财富、活跃的创业经济、及时进行的供给侧改革、继续扩大开放的决定、抑制金融风险的努力、处理隐形债务的效率,都能有效提升抵御外部压力的水平。

特朗普想实行一种对华孤立的有效政策,但接连犯了3个大错,实际上却为对手送去了更多的伙伴。

1、俄罗斯

就在“九一一事件”17周年的同一天,俄罗斯主办的东方经济论坛与“东方-2018演习”同时开启。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同时举办这2项大型活动,并非心血来潮。尽管中俄反复强调双方的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但华盛顿仍然没有隐藏不满与焦虑。对美方来说,如果中俄的手越拉越紧,无疑将是一场噩梦。

基辛格曾指点特朗普放弃对俄罗斯的围堵和制裁,防止普京继续亲华。美国总统并非没有努力,无奈特朗普入主白宫就带有“通俄门”的原罪,每次他尝试亲近俄罗斯,都会遭到精英层的指责与反对,受此影响,特朗普又不得不对俄罗斯展示强硬手段,这反而令美俄关系持续恶化,最终普京也放弃了与特朗普重塑美俄关系的企图。

2、日本

在获得欧盟与墨西哥的支持后,特朗普本来已经收紧了孤立对手的国际经济包围网。但白宫的操之过急却使日本成为一个漏洞。美国对待日本的手法简单粗暴,特朗普在9月7日直接放话:“不达成新协议,日本人知道会面临严重问题。”美国代表在对日谈判时,始终咬住“农业市场开放”不松口。而在9月下旬的新一轮磋商里,美方的要价肯定是日本无法承受的。

特朗普还对安倍内阁发出迄今为止最严厉的警告:“奥巴马时代日本之所以拒绝修改协议,就是因为自恃不会遭受任何报复。”面对恐吓,日方仍强装镇定。安倍将于9月20日与石破茂展开对决,争夺自民党总裁和首相大位,而日本农业团体手中的票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轻忽的。

如果在平常,事情或许有回旋余地。可这次安倍输不起,而且在9月6日,他已经向农业团体承诺“与美方的协议不会超过TPP”,言外之意就是想拿下票仓。至于如何应对特朗普,日方恐怕也只有扩大油气进口、增加武器采购等安抚方法了。但特朗普手里的筹码还有汽车关税和“汇率条款”,日方凭借常规方法无论如何也无法渡过此劫。

于是,在美方的步步紧逼下,安倍使出了最后一超——联华抗美。双方决定合作开发“带路倡议”所涵盖的基建工程,最近传出的消息是,中日准备发挥各自优势,合作建设泰国高铁。这一项目将连接曼谷与周边3座国际机场,耗资近68亿美元。双方的携手似乎在向白宫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别欺人太甚!

3、美国内部

忙于抓“鼹鼠”的特朗普应该感受到内部的反抗力量。英媒调侃这封匿名信一点都不令人意外,因为大家都明白是特朗普在毁掉美国。连内阁里都有人认为“特朗普对国际关系的理解只有小学五年级水平”,而且还有不少阁员每天都怀疑总统的言论和行为。

一直不愿发声但保持清醒的美国企业也终于不能置身事外。特朗普要求汽车巨头福特将生产线搬回美国,而福特公司9月9日发表声明:福克斯一年在美国销量不到5万,根本无利可图。特朗普还在9月8日动员苹果公司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但如果那样做,一部手机的成本将达到2000美元。这样算来,苹果还不如承担额外的税后更划算。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协会的发言人抨击特朗普的说法不负责任且非法。

跨国公司遵循“产销布局原则”,在哪里销售,一般就要在哪里生产,贴近市场和用户,减少反馈时间和成本,才能优化成本,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美国想重新成为世界工厂,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特朗普肆意施行强硬且保守的政策,还导致美元的地位被削弱,欧盟、伊朗、俄罗斯等纷纷规避美国制裁,绕过美元支付系统。

特朗普连续3天对华展开批评,或许正暴露了他的无奈与急躁,耐心也在快速消逝。这是一件好事。美国的优势本来比较大,但特朗普的存在却让越来越多的国家背离灯塔,也让内部的出现反对白宫的暗流。拖得时间越长,美国的优势越小,特朗普的地位越不稳固。白宫想来一场100米短跑的决赛,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必须让特朗普进入马拉松的赛道,看谁耐力更持久。

在经济安全领域做出让步是没有出路的。在美国人的词典里,朋友的含义就是“无法击败的对手”。如果美国人意识到无法通过阴谋和攻击来占得上风,那么就会采取务实的态度。所谓的“国际间文明”只在实力对等的国家之间存在。让美国人文明,就要让美国人碰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