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欣食品“顶风作浪” 挑衅环保、食安两大不可触碰之底线

8月20日,海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该公司于8月19日接到全资子公司浙江鱼极食品有限公司的通知,嘉兴市环保部门于2018年8月18日晚对浙江鱼极进行环保检查,发现浙江鱼极存在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情况,具体情况环保部门尚在核实过程中。

海欣食品表示,公司董事会对本次环保检查高度重视,已要求浙江鱼极配合环保部门调查并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公司将根据环保部门调查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据悉,2013年,海欣食品收购“鱼极”品牌,并努力将其打造成中高端品牌,不仅布局了沃尔玛等大卖场系统、拜特精品超市等高端超市系统,覆盖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并积极拓展了超级物种等新零售渠道

经过“竭尽全力”地运作,确实起到了一定效果,在近年来海欣食品整体持续亏损的状态下,鱼极系列产品虽然增速不快,但还是较为稳健地向前,也算是惨淡经营下的最后一点希望之光。

上市以来,持续亏损,股东套现,高管频换……海欣食品呈现给大众的模样太尬太尬了,在这样的大态势下,鱼极品牌对海欣食品来说太重要了,这次环保事件的曝光,无疑是割了海欣食品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如今,连唯一一个可以撑得起门面的业务也倒下了,不知道海欣食品这百年品牌的名号还能靠什么来支撑?

近年来,为应对环境污染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中央严抓,各地企业限产、停产、关停、淘汰……

在环保问题如此紧张的情形下,海欣食品竟敢“顶风作浪”,试问,还有海欣食品不敢为之事吗?

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2012年6月,海欣食品公司被爆出福州金山分厂生产的“海欣”台式虾丸被查出违禁添加防腐剂脱氢乙酸

无独有偶,2013年,海欣食品再次卷入

“撒尿牛丸不含牛肉”的事件中。以次充好,引得行业内外,一片哗然。

看着这“百年品质,关怀备至”的广告语,不禁有点想“笑”~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已经不是某一个企业的问题,它是直接关系民众生命的工程。

无论企业经营状况如何,食品安全作为食品企业的最后一道道德防线

,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应该冲破的。

花谢可以再开,钱没可以再赚,一旦民众的健康受到威胁,就不再有挽救的机会了。

所以,上到国家政策,下到民众意识,食品安全问题,都是绝不能姑息的大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更是将全民健康放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位置。

据了解,当年,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海欣食品竟用搪塞的态度处之,作为一个有上市公司光环加持的企业,这种态度不免让人倍感遗憾。

当年的食品安全,如今的环保问题,海欣食品一次又一次地触碰道德底线。

难怪,在业绩遭遇寒冬之时,海欣食品的大股东们却忙着套现,这样看来便也不足为奇了。

最近,网红“卫龙辣条”也遇到了点儿麻烦。

8月30日,湖北省食药监发布公告称,其在抽检中发现不合格样品21批次,其中就包括卫龙生产的辣条产品,称其辣条产品含有山梨酸及其钾盐和脱氢乙酸及其钠盐(食品防腐剂)。

而卫龙提出不同意见,其认为按照河南省的相关地方标准,辣条产品是允许含有上述添加剂成分的。

面对食品安全问题,要以人为本,而不是以政策为据。

问题发生后,首先要考虑的是是否伤害到了消费者的健康而不是赶紧找理由推卸责任,这是一个真正拥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应该具备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