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彝家深处 王家训速写在大凉山

穿过了十公里长的泥巴山遂道,进入西昌地带。一路风景如画,美得心痒,尤其川西的大山厚重大气,加之后山白雪盖顶,阳光下银盈透彻可算是锦上添花,美不胜收。

西昌与想象的疏旷完全两码事。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一不留意就被塞堵。我们穿过市区来到邛海。高高的芦苇,迎风而动,既壮观又文雅,旁边的小径木桥相应静静地躺在西山的脚下。

那一株株攀枝花,缨红如云情有所衷,笑得聚散纷飞,然然而合。几株棕榈身段矮短而粗壮,虽有老态但不失风度。前面的邛海无风浪三尺,急切的拍岸,浪花飞溅,不容你细辨已被全身淋湿,游人却在一派开朗的笑声中接纳了急浪的侵袭。夕阳躲进高大的山壁下,余晖染红了片片云朵,晕落在山体,洒满路道,这时的邛海惹人迷途,心驶有然……

早上,离开酒店再往南行,出了西昌城不远,便是盘山路,已见彝家住宅。青瓦泥墙,独户而居,散落在山间。植被比想象中更丰富,日光下的山峦甜馨颐人,让你倾心其中……

山道险峻,拐弯太多太急,时间一长不觉些许疲劳。下午两点多终到了泸沽湖,曾经让我想象太多的故事……沿湖走进村子,只是群居很少,又因天时渐晚,很少有村民走动。环湖行进三四小时,已由盐源县界进入云南丽江。一方石柱上“泸沽湖”三个大字红色显目,一处伸入湖面的平台围栏边一组小小的木船,几围发黄的芦苇,加上鸥鸟参差纷飞不停的叫声与人的性情一下互动起来,有情有趣有玩头。

在旅馆房间里即可眺望湖景,视野开阔,透过像机镜头竟然把很远处岛上的寺院看得明白。四周大山相连,山下很远很深,心里有点不着底。湖面阔浪自成,山体渐黑天自凉。稍事睱步后品赏了当地的小菜,小酒助兴快活其间。尔后沿湖边散步而归,湖面一片漆黑,也很冷。拉起窗帘,将白天的速写稍做整理,算是当天一个交待,时已零点。

十七日晨,前往宁蒗彝族自治县。一路视野开阔,清静得很,依然蓝天。白云如精美的图案绣在天际给人神情爽朗,偶见远处彝胞在田间劳作,扎堆闲聊时,我即会兴奋跳下车,用笔记录下那些心动的画面,淋漓畅快地过个瘾。

进到宁蒗县城,我心跳得难以自抑。彝族人聚散渐浓,越来越多,我愣了好一会才如梦方醒。赶快找个停车处,迫不及待,尽情所以……虽说,少数民族在逐渐的汉化,也是另一种岁月的年痕。人生需要体验的太多,有了体验才有认知。走多了感受其中的乐趣也就自然成谱了,书本的知识教人,生活的知识化人,大自然的一切生态养人。人生总是在边走边唱之中获得最宝贝的东西,悄悄地注入到情感的最深处。

记得三十几年前,去了甘洛的吉米(彝族),翻山越岭走了几天腰酸背痛,但彝家风味浓郁,每每而醉。今天走进大凉山,同样地翻山越岭却只需几小时,用心地寻觅还会发现彝家不同的风味,虽然少了些最原生态的内容。毕竟时代在发展,我们也都在与时俱进。

丙申初春家训记于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