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班,出了4对夫妻、5名博士、10多位企业家,随便谁都让你嫉妒发狂!

40年前,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大学生,西安工程大学机织77班

聚在了一起。全班共36名学生,年龄最小的才15岁,但他们自踏入校门的那一刻起,就好似齐齐插上了翅膀,所有人的人生都开始以一种令人震惊的速度起航,成为几十年来活跃在国内外各个领域的栋梁之才。

学生下课(金花校区主楼)

优秀班集体

西安工程大学机织77班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学生,全班共36名同学,其中23名男生,13名女生,全部来自祖国的西南西北地区,年龄最大的30岁,年龄最小的才15岁。大学的四年中,机织77班一直是一个非常团结努力的班级,连续四年被评为先进团支部、三年被评为优秀班集体。四年的大学生活,使他们培养了深厚的同窗感情,毕业后还有4对结为夫妻

建校初期学校西门口

国家之脊梁

他们都毕业于改革开放之初的1982年,走出校门后,绝大多数人都进入了西北、西南地区的国有纺织企业,正好赶上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纺织业大发展的10年。仅仅在毕业几年后,就有10多位同学都陆陆续续当上了不同类型纺织企业的正、副厂长

杜永畅同学1988年已经是四川省重点毛纺织企业乐山毛纺厂的总经理、集团总裁常倪同学1991年被选拔为重庆市跨世纪干部送到重庆大学深造,1993年成为重庆最大的、有着上万人规模的纺织企业重庆苎麻总厂的厂长胡韵篇同学成为贵州省最大的棉纺企业贵阳棉纺厂厂长

还有一些同学在做了几年厂长、副厂长后,走上了省级纺织行业的管理领导岗位,如吴希林

同学后来成为宁夏轻纺厅纺织处处长曹振元同学成为甘肃省纺织行业协会秘书长刘燕宁同学成为新疆经信委纺织管理办公室主任,现在已经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副会长了。

七十年代学校(金花校区)西门口

专业之精英

大学毕业后,他们那36位同学中,有8位同学先后争取到了前往法国、英国和美国深造的机会,至少有5位同学获得了博士学位李翼、万韬阮、沈晓安三位同学是英国里兹大学博士赵莉同学获得了英国曼切斯特大学博士学位马晓峰同学获得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博士学位(另有一位同学联系不上,不能确认她是否获得博士)。在教学岗位上,李翼同学先后成为香港理工大学和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纺织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万韬阮同学成为了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的信息工程教授、博士生导师,方敏

同学担任过复旦大学上海视觉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时装设计教授,张喆同学担任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和法国时尚学院中国时尚市场分析讲座教授。

金花校区外景

在非大学教学岗位上的同学,也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中很有建树。搞纺织服装的人都知道,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图书最权威发行者是中国纺织出版社

,而这个出版社在1995年起的15年间,其总编辑就是机织77班的班长郑群王世宏同学毕业后一直在陕西华特玻纤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工作,长期担任总工程师,多次获得国家、国防科工委和陕西省相关领域的科技奖项,也是我国玻璃纤维行业重要的技术专家;常倪同学离开国企后,利用他自己开发的黄麻后整理技术专利创立企业,10多年的时间将由日本企业完全垄断的榻榻米草席用黄蔴纱整理市场完整彻底地给抢了回来,成为这个市场的领先者;方敏同学除兼任教学工作外,一直担任品牌的设计总监,并两度被评为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孙和平同学也是长期担任中国毛纺织重镇兰州毛纺织研究所的所长;李建功同学长期担任西安纤维检验所的所长。

退休也精彩

毕业已经36年了,机织77班的同学们大都已年逾花甲,但有一部分同学还在奋斗。李翼同学受母校邀请,担任西安工程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外聘院长万韬阮同学也回到母校参与学校陕西省服装智能计算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担任

副主任赵莉同学还经常穿梭在加拿大与中国之间,作为北美专家为中国的华为、中兴等大型互联网企业提供网络安全技术培训罗超同学在一年多前还承担起新疆前海财险巴州公司总经理的担子,在新的职场上负重前行;吴希林同学也在退休后担任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服装系主任,为宁夏的纺织服装业发展培养人才。

而真正退休下来的同学们,也都有着各自不同却丰富多彩的生活。杜永畅同学担任了四川乐山市老干部艺术团的团长(他退休前曾担任过乐山市副市长),看上去比退休前还忙;尚洪同学退休后热心环保公益事业,今年还被评为深圳市罗湖区环保卫士。

大学四年,他们是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毕业后大家的职业经历更是不同凡响。校友张喆在寄语母校的信中说道:“虽然在这篇文章中,只提及到一部分同学,但其他同学也有不凡的经历,限于篇幅不能一一介绍。这些优秀的成绩都来自于母校老师们的培养,来自于大家各自不懈的努力,当然也要感谢我们赶上了祖国大发展的好时代。”2018年10月,母校西安工程大学将举办校庆,机电77班的同学们计划在母校40年大庆之际回西安相聚,以纪念他们长达四十载的同学情。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西安工程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