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怀念并感谢那些曾经在你我人生路上留下过痕迹的老师们

今天9月10号教师节。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决定将每年9月10日作为我国的教师节,用以感谢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教师职业因此也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从时间上看,教师节比我的年岁还大一些。从小学到初中,初中到高中,高中到大学,直到进入社会,相信在你的一生中也曾遇到很多对你人生轨迹产生了某些影响的老师,一起来怀念他们,怀念那段已过去的学生时光。

小学

庆幸,我小学没有遇到要让我数“一亿粒米”的老师,也许是因为那个时候老师们跟他的学生们也刚刚够吃饱而已,还没到“吃饱了撑着”的年代。

我一二年级的启蒙老师-李老师,是一位语文老师,同时也是班主任。对于一事让我记忆尤深,她承诺考100分的同学,会奖励一支钢笔,我是语文考了99.5分,她说算100分,因为那个时候作文要想满分是不容易的,就这样我们班上总共大概有4-6位同学考了满分。很显然这笔是从她工资里支出,并不是所谓的教育经费,这也是期末的时候我们迟迟没有得到奖励的缘故。第二年她已经不再是我们的班主任,甚至都已经不再是我们的任课老师,或许我们都已经忘记了奖励那回事。只是在第二学期的某一天,她突然出现在了我们班上,问上学期期末哪些同学考了100分的,举个手。那几个数学考了100分的同学把手举了起来,而我没有举手。我也不知道我当时为什么没有举手,或许我不认为我考了100分,因为我是99.5分,又或者其他什么原因。似乎她也不记得到底是哪些同学,也不知为何在那天她会突然拿来她承诺的“奖励”。就这样,她带着剩下的一支钢笔离开了教室,我们继续上课,我回头望了一眼她远去的背影,越来越小,最后消失。很多年之后,从人们的口中听说,她病了,她作为代课老师,还打了她班上某位同学,还打得很惨,她也因此被辞退。这之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她,多好的一位老师,不知道她经历了什么,让她变成那样,或许从“代课老师”可以窥见一二。尽管如此,她作为我的启蒙老师,我依然把她放在第一位。

应该是三、四年级的时候吧,黄老师从音乐老师变成了我们的数学老师。老实说,她的数学教得并不怎么好,但是音乐教得很好。学校仅有的一台木制廉价钢琴,在多个教室来回辗转,通常需要四五个人抬,只见她手指如飞,脚下踏板上下来回,给我们带来一首首美妙的歌曲,至今在耳边回响。尽管如此,我音乐细胞依然全无,至今停留在只能听,不能唱的阶段,唯一能记乎全歌词的一首歌恐怕还是国歌。

五、六年级的时候换了数学老师-罗老师,按照字辈算他应该是我爷爷那辈,他数学教得比之前的黄老师要好,只是下象棋下不过我,有好几个中午我们曾经切磋过。他很显然并没有适应他现在作为老师的身份,因为他之前是这所学校的校长。作为校长的他,其实跟我还有些个人“恩怨”,就是因为他的关系让我多读了一个幼儿班,推迟了一年上小学。我是农历9月份出生的,按照新历计算,在开学的时候我并没有达到岁数,他要我爸办“招待”,因为之前我伯父,我姑家的孩子,以及我姐都是我爸的关系上的学,他们中有的甚至都没有上过幼儿班就直接进了小学。到了我这里的时候,校长就不答应了,非要“卡”我一下,我爸也是不服软的人,就这样我就读了两次幼儿班,之后才上了小学。当我遇到他的时候,他已经被迫从校长的职位上下来了,仅仅保留了数学老师。或许之前作为校长诸多应酬,就养成了喝酒的习惯,而现在更多的恐怕是因为郁郁忧愁而饮酒。升了初中的时候,我还跟另外几个同学去看过他,很明显他身体已经不如以前了。再后来,就听说他已经不再人世。

小学六年级的班主任-周老师,是我的语文老师,因为和另一所乡村小学合并而到我们学校的老师。有一天她找到我,让我报名参加一个作文比赛,她给我辅导。还让我交了五元钱报名费,投递了参赛作品,一首已经忘记名字是“路”还是“桥”的诗歌,反正是“路桥”相关的。不知道比赛是全国性的,还是某个省举办的,反正一切都是她操办的。其实,那首诗不算是我写的,她说是她之前的同学留下来的,我猜测是她自己写的。可是,这次参赛并没有因此而石层大海,原本我都已经忘记了,或许她也忘记了。突然的某一天,这沉下去的石头激起了浪花,不知道从哪里寄来了一本获奖证书,得了个铜奖,这在学校立马成为了大新闻。就这样,我和另外一位参加长跑比赛得了名次的同学,一文一武,成为了她教学成就最直接的展示。虽然这次获奖有“作假代笔”的嫌疑,也确实第一次让我体验到了获奖带来的荣誉,“文学”一词也开始在我身体里埋下了根。

以上老师算是给我留下正面影响的吧,其实,反面影响的也有。

因为贪玩打乒乓,中午打饭的时候,让另外一个同学给我打的,给他的是一块钱,一份菜当时是两毛钱,他忘记找补了,事后我们去找补。当时的食堂是其中一位老师和她丈夫经营的,她不认账,硬说我跟我同学合伙讹诈她。我的个老天,当时毛都没长齐的我们几个臭屁孩懂得“讹诈”一词?还“合伙”?钱肯定是没有要回来的,我只记得当时我哭得很凶,很委屈,一起的同学个个都义愤填膺,说那老师的不是,都来安慰我。在十多年后的某一次同学聚会上,那老师也来了,而且就坐在我旁边,带着她女儿的女儿,场面的确有点尴尬,我只是对她苦笑了一下多年的“心结”也算释怀了。或许她已经不记得有“讹诈”一回事了,但是此事的确给我幼小的心灵上了一课,人世间的人和事并不都是美好的。

小学,已经开始“懂事”的年纪,某些记忆会植根在我们的脑海之中。或许,有什么样的老师,就决定了我们未来走的路,至少也是他们引我们走到了路口。

初中

小学六年很快就过去了,转眼就到镇上去上初中,早听他们调侃这是一所“动物园”学校,猪(朱)马牛(刘)羊(杨)狗(苟)老师,都有。而初中也算我经历的一段“传奇”经历吧,初中三年,六个学期,我差点换了六个班主任。

第一位班主任-吴老师,语文老师,老婆是镇上小学老师。因从老婆那里得到了“情报”,分班抽签的时候就抽到了很多优秀的学生,我其实是误打误撞到他的班的,小学毕业考试的时候并没有考好。平时也就那么考考,只是期末考试的时候,我就冒了出来,年级前五,班上第三。到了第二学期的时候,学校为了适应当时潮流,要搞“实验班”,也就是要把读书成绩好的聚集到一个班。当然,考核的标准并不仅仅是成绩,成绩不够的交钱也能进去,即使是成绩达标的也要多交三百才能进去。这就有点为难我了,那时候我家经济并不宽裕,我就没进所谓的“实验班”。尽管没有我,“实验班”还是要办的,就这样进入实验班的,一半成绩好的,一半成绩不好的。第二学期就重新分班,吴老师那一班就比较惨了,各个方面差不多都沦为最差的。而我所在那一班,除了实验班,算是最好的一个班。或许跟我空降有一定关系,我本来打算去四班,因为我比较欣赏之前教我英语的老师,现在他是那个班的班主任。分班已经分完了,其他几个游离在外的“尖子生”也分班了,我却“落单”了,迟迟没有给我分班,你们不分,我自己分,我就跑去了四班教室坐了一天。我的这一行为,学校高层肯定是不待见的,硬是把我分到了五班。这么一搞,五班一下子多了两个学校成绩前五的进来。

有幸我遇到了我人生中对我帮助最大的另一位老师-吴老师,五班的班主任,因为之前我属于“碌碌无为”的,只是期末考了个好成绩,作为游离在实验班之外的尖子生,她任命我成为了学习委员,从此开启了我的“仕途”。作为班主任,语文老师,她显然经验丰富,还没有正式教课之前,先给我们学习了语文课本之后属于自学的内容,也就是“主谓宾,定状补”相关的语法知识,这在当时属于不教的内容,她教了。我语文的基础,可以说是经过她牢固起来的。只是有个不好的地方就是,或者在现在老师眼里看来是非常好的,她教学抓重点,所谓重点就是可能会考的地方,换一种说法就是教你怎么考试。其实,在她当班主任这一年,我成绩方面并没有提高多少,相反在“管理”方面的能力被激发出来,虽然我当时是学习委员,按照排名应该算班主任的“二把手”,“一把手”是班长,明显我的威望在当时已经超过了班长。又到期末考试,虽然我因为“当官”的缘故,学习成绩并没有拖累多少。学校高层显然对我是不认同的,我的存在严重威胁到他们办“实验班”的目的,的确对我成绩做了手脚,我找班主任想要去理论,她也只能无奈地对我摇摇头,算了。学校高层显然也是动了很多心思的,学校不进行直接成绩排名,搞了个一等奖、二等奖,直接从我开始划分为了二等奖。现在想想,真觉得有些可怕,当时并没有想到学校居然如此“黑暗”。学校的目的算是达到了,原本还有好几个跟我一样游离在外的“尖子生”,差不多都去了“实验班”。那一年,同在一所学校的吴老师儿子初中毕业,按照老师儿子的成绩理应考上非常好的市重点高中,结果没考好,听说后来交了很大一笔钱托了一些关系上了市重点高中。或许是因为这次打击,或者别的缘故,她不在担任班主任,不过依然教我的语文,还把他儿子的参考书给我。听说她后来已经不担任主课老师,再后来就没有了她的消息。

第三位班主任老师-陆老师,是一位物理老师。我对他的评价是,不会当班主任的班主任老师,很凶,学生都很怕她。正因为这一特点,我就有点“狐假虎威”的味道,大权在握,此时我已经是班长,原来的班长成为了副班长,这应该是之前的班主任吴老师的意思。这样一来,我肩上的责任明显重了,“官”大了,“管”得也多了,又加上如今的班主任不懂怎么当班主任。在管理工作方面,当时真可谓“不可一世”,不管是学习上的,美术上的,甚至体育上的,在当时普通班里面我们班都算是最好的,当然最好的是“实验班”。其实,用不着学校高层打压,我的学习成绩已经明显有所下降,应为迷恋上了“当官”,自然放在学习上的精力就少了。可是学校依然把我当做“实验班”的潜在威胁,依然处处防着我,终于把我逼走了。

没错,我“叛逃”了,没有办理任何转学手续,跑到了临近一个镇的初中读完了另一半课程。那个学校的校长跟我爸是同学,因为这一层关系,他接纳了我,他当时以为我是因为“早恋”过去的,其实个中缘由恐怕说了他都不信。

不论如何,第四位班主任老师出现了-张老师,数学老师,她应该是刚分配到这所学校,因为这所学校师资极度匮乏,她虽然年轻,毕竟是“专职”教师,一来就当了班主任。话说,这位年轻貌美的老师,一来就成为了我另一位同学的“暗恋”对象。只是过了一学期,这位老师就升迁了,转到了她男朋友所在的学校任教。现在想来,这位老师的确有些“功利”,我们的学校不过是她的一个跳板而已。让人没想到的是,即使我逃到了这所学校,原来的学校显然听说了,依然没有放过我,居然让我们学校的试卷要拿到镇上去一同批改。我勒个去,这绝对是破天荒头一回。再加上我们的数学试卷最后一题,让我们的数学老师改了,她说最后一题试题出错了。或许正因为如此吧,原来的学校总算放过了我,之后再也没有找我麻烦。

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初三,换来了最后一位,也就是我的第五位班主任,唯一当了我初中两学期班主任的老师,似乎姓名我都忘记了,实在抱歉,还是一位英语老师,我来到这所学校之后,一直就是她教我英语。她还在成人自考,估计已经不只考了一次两次,从她自考备课就可见一斑。我想,我英语水平差跟她有一定的关系。其实,这位老师,除了教学水平不高之外,人还是不错了,也没多大的脾气。或许完全归咎于她也是不公允的,因为另一位同学英语还可以。中考的时候,使出了吃奶的劲儿,总算把英语考及格了,不过也就九十多分的样子。之前就提到了,这所初中师资极度匮乏,我数学老师,同时又是我体育老师,所以说我数学真是体育老师教的。

还应该提一提另外一位老师,也是在后面一所学校认识的,语文老师-瞿老师。这位老师有点臭美,教学水平一般,不会反对任何人的看法,都会给予一定程度的赞许,口头禅是“很好”。她宿舍就住在学校旁边的楼道里,我们宿舍就在旁边不远,她家书有很多,所以,我经常去她那里借书来看。她教书和我之前的吴老师恰好相反,真有点想到哪教到哪的感觉,因为没有重点,反而让我涉猎很多。或许也正是因为她,让我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也让我开始独立思考问题。

初中,各方面都开始走向“成熟”,开始懂得什么是人情世故,已经开始学会独立思考问题,有了一些自己浅显的看法,这一时期的老师不应该仅仅给学生灌输知识,还应该关心他们身心的成长。

虽然在当时的学校,考一个县重点高中对于我来说还是绰绰有余的,我并没有把县重点高中放在眼里,考试的时候居然还在计算着如何安排时间,好在考试后回到旅馆看一集《龙珠》。遗憾的是,我们那届初升高考试作弊现象严重,据说我们后一届有过之而无不及。从并没有打乱重新编排,全都是同一个学校的在同一间考场,本身就给了人很多的暗示。只是我这人对于“抄袭”本身就是蔑视的,我不抄别人的,也不允许别人抄我的。结果可想而知,我居然距离县重点高中录取线还差了10分。

插一句,听说我走之后,也就是初三的时候,原来学校所谓的实验班又重组了一次,这次是把普通班成绩好的提到“实验班”,并没有多收费用。毕竟学校还是要升学率的,尤其是重点高中的升学率。

高中

中考落榜,按照我当时的成绩,毕竟还是当时所在学校的第一名,普通高中还是会抢着要的。我所在县只有一所重点高中,普通高中还是有好几所。其中仅次于重点高中的一所普通高中也有老师到我们学校招人,那老师一来就在我们操场打篮球,给我的感觉就是,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选择他。经历了一些世事,也看透了一些炎凉。庆幸的是,当时很多学校到处招人,就这样我自己选择了一所别的区县新办的民办高中就读,还给我免了一年的学费。

接下来就是高中时期的一些老师,尽管已经到了高中,失落在所难免,某些情绪是找不回来的。

高中时期,只有一位班主任,是我们的英语老师-李老师。或许是我英语基础已经太差,又或者是她水平有限,我的英语成绩一直提高不了,需要花费很大的劲儿才能及格,偶尔能够一百多点,能够到一百二三那是很少见的。但是她对我很好,还自己掏钱给我订报纸,把办公室钥匙给我让我上网查资料。其实,当时班上还有一位同学是上了重点高中的,学校免了她所有的学费,让她选择了这里。之后就是我了,算是距离重点分数线较近的。或许认为我潜力很大,李老师对我“偏爱有加”。可惜,我最后还是辜负了她一番好意,高三的时候检查出了“淋巴结核”富贵病,需要时不时吃很多的药。高考没考好,觉得非常愧疚,尤其是对她,毕业之后就匆匆离了校。后来听说她再一次跟现在的丈夫也离了婚,一人带着她的女儿,不知道现在过得如何。在这里,向她说一声对不起,我让您失望了,这一声道歉或许也仅仅是寻求自己的内心能够好过一点吧!

高中时期的语文老师-吴老师,微胖微胖的。他应该在考教授职称之类的,从别的老师口里略知一二。他属于为数不多能够上网查资料的老师,也就给我们很"博学"的感觉。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是,他要求每一个人轮流在课前背诵,不管是散文,诗歌,诗词都可以。对此,我买了唐诗宋词相关的书籍,现在想想,他对于培养我诗歌方面的素养影响很大。他还会给我们举办一些讲座,比如讲解一本他看过的名著,在黑板上勾勾画画,梳理相关脉络。在他影响下,我也就买了一些相关的名著来看,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是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或许,从那一刻开始,我也开始思考我所生活的这个世界。

高中时期数学老师-蒋老师,他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他本是市里某所重点高中退休的老师,退而不休,学校聘请他到我们学校任教,每天都有专车去接送,也确实够折腾,何况他又上了年纪。当时像他这样的老师,还有几位,最终留下来一直陪伴我们走过三年的,好像就只有他。我是数学课代表,是我主动申请的,因为我数学算比较好的科目。因为这一层关系,我得以经常到他的办公室,不过也只是偶尔说几句话,没有过私下交流。我尽量把所有同学的作业给他收齐,记录哪些没有交作业的同学,也算是为他分担一些操心吧!

高中,我们的“心智”已经趋于成熟,已经开始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有了更多的思考。当然,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临高考的压力。此时的老师,会更加注重“分数”,最终谁能挤上高考独木桥,分数说了算。所幸的是,我还没沦落为考试机器,虽然沉沦,也还算充实

大学

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还是让我走进了大学,原本能够上“二本”的分数线,沦落到了一所“大专”院校,甚至都怀疑我大学志愿上是否有填写这所学校。

大学已经了班主任这一角色,取而代之的是-辅导员。对于我大学的辅导员-何老师,印象不深,应该是刚工作不久,比我们年龄大不了多少。她并没有教学内容,更像是料理我们的生活,每周定时召开周会,宣读学校要求,注意事项等。后来多了一项内容,组织我们“唱红歌”,还请来了学校音乐系某位师哥给我们排练,只是最后都没有到比赛就中止了。

复变函数-周老师,关系不错,有一次我给他说,我不交笔记,但你不要扣我考试分数。他说,直接给我60分。其实,我当时复变函数学得不错,别的同学还请教我,只是现在都忘得差不多了。

谭老师,教我数字信号处理,后来又教我们画PCB电路图的老师,不过她当时还停留在使用protel99来画,我已经在网上自学了altium designer,后来她知道了,索性让我去教了一堂课。

我的英语老师-李老师,她的名字来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由于之前英语基础很差,不过我兴趣还是很高的,除了课本上的英语教学之外,她还经常给我们看一些外语动漫,比如《机器人瓦力》,《料理鼠王》等。现在想想,她是为了打发上课时间呢,还是那就是她上课的特色,或许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其实,大学对我影响最大的恰恰相反是最不被人看好的杨老师,他教我们C++编程,他是研究生,刚工作不久。应该跟我们辅导员,隔壁班辅导员,一起分配到学校的,属于同一批。但是混得肯定是最差的一位,后来听说被降级去高中当老师了。在参加全国举办的电子竞赛培训过程中,有一天他在琢磨编写上位机通信,问我会不会。我说不会,然后就去了解了下,一下子就进入到了编程领域。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从图书馆借来大量的编程相关的书籍,在电脑上敲击着。以至于后来的工作方向也确定在了编程开发这一方向,时而至今。

还有一位大学老师-廖老师,还是网上查了一下才重新知道他的姓名。他跟杨老师形成鲜明对比,他估计学历不是很高,不过专业知识过硬。电子电路相关课程,以及单片机教学,对于元器件非常熟悉,实验动手能力也非常强,非常佩服。

数控,杨老师;模电,曾老师;数电,隔壁班辅导员老师。大学老师印象不深,或许是因为只有上课的时候大家才会对视相处一下,课后并没有啥交流的缘故。

其实,还有一位不算老师的老师,她是作为老师的家属,在学校图书馆管理微机。有幸认识,是她给了我机会有更多的时间接触电脑。她让我协助她管理微机,这样没事的时候我就可以去图书馆上网,不需要充钱,她会给我开一台机子,要知道当时上网的费用是一笔很大的支出。直到后来我搬到新校区,她还在我的图书卡中充了一笔钱,只是我再也没有用过,因为后来我有了自己的电脑。

大学,一只脚已经踏入社会,或者已经开始思考如何融入社会。大学的老师对我们多是放任自流,只要不在学校内闹出“大动静”,一般他们不会“打扰”你。对于自律性不强的学生而言,尤其是一路考试过来的学生,无疑是灾难,多半会迷失自己。

虽说是写老师,更多的是写自己,我就是这么一路在这些老师的陪伴下走过来的。现在算算,离开学校已经八个年头,很多老师的记忆已经模糊。写此文,也算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给我的老师们留下一点记忆,好让我日后可以回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