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视窗」人大代表林文华访谈

【编者按】近年来,泉州法院始终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工作作为自觉接受监督、密切联系群众、深化司法民主和司法公开的重要方式,坚持围绕审判中心、创新方式方法、完善责任机制,突出真诚互动、常态联系,为代表委员全面了解、见证法院工作,履行监督职责畅通了渠道,特开设代表委员联络工作专栏,展示代表委员履职风采。

【风采】“调解王”林文华

他连续四届当选泉州市人大代表,知名企业家,是泉州中院特邀商事调解员,连续三届被聘任为中院执法监督员。

10年来,他参与了全市法院近200个案件的调解,其中包括多起难案、老案,调解成功率高达98%,获得全省人大代表调解工作表彰,《人民法院报》《福建日报》等媒体专题报道,被誉为“调解王”。

林文华成为泉州法院邀请人大代表参与诉讼调解工作的亲历者和实践者,见证了法院自觉接受监督,法官和人大代表的良性互动。

调解方法:耐心与技巧

案件的调解工作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技巧的艺术工程。林文华认为,找到人大代表协助调解的案件,很多都是难案,双方当事人情绪对立,导致案件审理进入僵局,需要外力打通理顺关系。熟悉民情是人大代表的优势 ,而人大代表作为案外人参与调解,也更容易取得当事人的信任。

在诉讼调解中,林文华发挥熟悉风俗人情的优势,运用所从事行业的专业知识,主动登门,善于倾听,耐心说理,甚至经常忍受不理解的眼光,在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一次次交流中,逐步打开双方心结,找准调解的突破口,逐渐缩小双方诉求的差距,顺势调解。

商事调解员林文华代表(左4)参与诉讼调解

个案调解:案结与人和

在晋江法院审理的一起劳资纠纷案件中,临近春节,工人因为担心无法及时拿到工资款回家过年情绪激动,同时,个别工人存在着对法院的不信任态度,调解工作陷入僵局。承办法官找到林文华代表,并再次把当事人双方召集到一起。当工人们听说林文华是泉州市人大代表,就围在他身边诉说他们的诉求。林文华一边安抚工人情绪一边认真倾听,后将用人单位老板叫到身边,从情理入手,让其设身处地思考工人出来打工的不易,挣钱的辛苦,现在临近春节,工人一旦无法及时拿到工资返乡过年,将对其家庭子女生活造成多大的困难。以此逐步解开用工方的心结,最终,工厂老板承认拖欠工资并当场签署调解协议,工人们顺利拿到被拖欠的工资款安心返乡过年。

履职心声:责任与公义

林文华出生在农民家庭,对他影响最深的是母亲从小的教育——做人、做官都是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不论是经营企业还是为人处世,他始终坚持做好事、做善事。特别是当选人大代表后,作为人民选出的代表,多年来,他把参与协助诉讼调解作为履职的重要平台,尤其关心关注诉讼中的弱势群体,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是金钱,投入到调解工作中,甚至一些初见时存有误解的当事人,后来因为欣赏林文华代表的为人而与他成为了好朋友。

每调解成功一个案件,从中获得的成就感和喜悦不言而喻,而最有意义的是通过协助调解,密切了代表与群众的联系,增进了代表群众对法院工作的了解,督促了法院落实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实现了纠纷化解、代表监督、司法公开的多赢,林文华如是说。

访谈人:公雪兰、刘雯媛

泉州中院(qzzy0595)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更多便民小程序、法院资讯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