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让孩子有成就感,比成绩更重要

周末,孩子一会要去找小朋友玩,一会要看电视,一会又要看书,我看她四脚八叉的慵懒样,瞬间明白了,这是她闲的慌,没事想折腾点事。

于是,我从玩具柜里抓出一个玩偶,递给她:“哎呀,这娃娃的衣服鞋子都脏成这样了,你帮她洗洗好不好?”

她欢快的接过玩偶,撩起袖子,在洗衣房忙活了好半天。

洗完晾晒好,她的心情无比美丽,嘴里还哼着小曲。先前的哼哼唧唧,满腹牢骚,瞬间弥散走了。

我意识到,原来小孩子太闲,也会焦虑。给他点活,舒展下筋骨,她心里倒反美滋滋的。

人都是需要有成就感,才会有存在感。

大概就是其中的缘由。

这个时代的小孩很富足,想吃的想玩的,只要不是很过分的要求,父母都会满足。

但他们不见得快乐,因为成就感太低。

阿德勒说,每个人生来都需要寻找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婴儿学抓握,幼儿学步行,儿童学自理...这些寻找,从我们一出生就开始了。

再小的孩子,都需要存在的意义。倘若他们在日常中得不到满足,只好用别的方式了。

对孩子来说,会激怒大人,引起父母注意,和父母对抗并让他们最终屈服,就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其实不然,让孩子学会一件事的成就感,远高于父母的赞扬。

女儿曾跟爸爸学做面包,需要将鸡蛋打入面粉里,初生牛犊不怕虎,她拿着鸡蛋就使劲敲,结果鸡蛋液流了一地。

连续敲碎两颗鸡蛋后,她生气地说,再也不做面包了。

爸爸二话不说,取出一颗鸡蛋,故意也敲碎。女儿哈哈大笑,好像面子上又回来了,乖乖坐回了凳子。

爸爸问她要不要和他再试一颗鸡蛋,她点头说好。

我知道爸爸接下来,是要示范如何敲鸡蛋了。

他把鸡蛋握在女儿手里,在桌脚处轻轻的敲了几下,壳破后,爸爸把碎了的壳皮揭掉,然后让女儿握着鸡蛋,让蛋液慢慢流出来。

成功敲好一颗鸡蛋后,女儿跃跃欲试想自己上手。

这次她学着刚刚爸爸的模样,一步一步来,鸡蛋液安全流进了碗里。

那一刻,女儿笑成了一朵花儿。

我和爸爸没来得及赞扬她,她已经乐开了花,可见,让孩子有成就感并不是因为表扬,而是自己“学会”的快乐。

我想,在孩子心里,没有任何事比“我能行”“我会做”更有成就感了。

刘墉说,让孩子有成就感,比成绩更重要。

其实,无论学龄儿童,或低幼小孩,成就感在成长中,都不可或缺。

爱迪生说,有所成就,是人生唯一真正的乐趣。

人生还太遥远,对孩子而言:

会做家务,能吃光一碗饭,和小朋友打成一片,可以自己敲鸡蛋,就是成就感,也是唯一真正的乐趣。

没有无缘无故的哭闹,孩子太过清闲、被过度照顾,都会成为哭闹的根源。

成就感不足,折腾父母来凑,是孩子最擅长的对策。

有人说,父母分两种,一种是希望孩子自食其力,让孩子获得成就感,一种是希望孩子乐享其成,好让自己出手帮助,让自己获得养育的成就感。你是哪一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