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告而别、关系降级、操纵……|心理学:哪种分手方式最伤人?

/<head><body>

前段时间我们后台因此收到了一位失恋者的留言,他说:“……我反复回想这些过去的经历,却也好奇,我如此痛苦,那提出分手的人呢?他们也会过得不好吗?如果分手者只会快乐,不是很不公平吗?”


确实,人们更多关注被分手者的心境和反应,对于分手者的研究相对来说少许多。在各类影视中,分手者也往往被简单地描绘成“残忍”、“忘恩负义”的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分手。

分手的5种方式

提起分手场景,许多人第一反应是:两个人面对面坐在咖啡厅里,一方说:“我们分手吧”。但根据研究,比起直接地表达分手意愿与说出分手原因,许多时候人们会试图用间接的方式分手,来回避和对方谈论分手。心理学家们综合人们的分手方式,总结出以下几种策略:

1. 公开策略


公开谈论策略是最直接的策略。分手者会直接地表达分手意愿,并且公开讨论他们为什么分手,而不会掩藏自己分手的原因。


2.关系降级策略


降级策略是一种较为和缓的分手方式。分手者不会直接提出分手,而是提出让这段关系“降降温”,比如“我们先冷静一下”、“我们先做朋友吧”。有些使用该策略的人,会等着关系冷却下来后再提出确定的分手,或是指望冷却后双方默认已经分手;但也有些人是希望在关系降温后,还能慢慢地回暖。

不管分手者背后是哪种动机,在被分手的人看来,降级策略都为“重新开始关系”保留了一丝希望。

3.积极口吻策略


使用积极口吻策略的分手者,会在分手过程中表现得非常照顾对方情绪。他们期望在明确分手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双方冲突的可能性,或是试图减少对对方的伤害。常见采用的方法有尝试共情,像是

“你一定很难过吧”,或者用自责的方式来试图降低对方的愧疚,类似“是我的错”、“你太好了,是我配不上你”

4.不告而别策略


分手者不会告诉伴侣自己想分手,而是用刻意疏远、人间蒸发、拒绝交流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分手意愿。被分手者往往要过一阵子才模模糊糊地意识到自己被分手了。

5.操纵策略

操纵策略指的是分手者通过种种手段,来迫使对方提出分手,或让对方主动远离比如有人会用“被动攻击”的方式,通过做恶劣的事情来逼迫对方提出分手,像是故意吵架等等。也有些人会试图让第三方介入,让第三方代自己传达想分手的意愿。比如,让共同好友有意无意地提起:“我听说XXX想和你分手?”


为什么他会以这种方式和我分手?

分手者采用哪种分手方式,会受到许多因素影响。面对不一样的伴侣,分手策略也会不同。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人们的分手策略呢?

1. 你们曾经越是亲密,越可能直接提出分手


分手者采用哪种策略,与和伴侣的亲密度有关;越是亲密,越是会直接、坦诚地表明分手意图,比如采用公开策略和积极口吻策略。这可能是因为亲密度越高,两人越是愿意自我暴露、倾诉自己的想法。

并且,凭借曾经的亲密带来的了解,分手者确信自己的话会带来对方什么样的反应,并不害怕被分手者突然失控。亲密度不够的情侣会更倾向于采用不告而别的分手策略,避免产生可能的冲突。因此,如果你们是坦诚、直接地分手的,相信你们至少曾经离彼此很近。

2. 共同认识的人越多,越会在乎对方的感受

研究发现,伴侣们社会关系的重叠度越高,分手者越会考虑到被分手者的感受,采用照顾到对方情绪的分手策略,比如积极口吻策略和关系降级策略等。这可能是分手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社会形象,尽可能避免被共同认识的人指责为“残忍”。分手者会担心两人如果不欢而散,传出去并不好听。


此外,共同认识的人越多,分手者也越不可能不告而别。因为分手者明白被分手者可以有许多途径找到自己,突然消失并不现实,还有可能因为被分手者发动共同好友找人而导致尴尬。

3. 选择哪种分手方式,也取决于你认为分手是谁的错


对分手原因的归因,也会影响到人们采取的分手策略。越是认为被分手方要为关系恶化负责(比如对方出轨),越是会采取公开对峙的方式,直截了当地指出分手是被分手者的责任,来表达自己的愤怒。

而如果认为关系之所以结束,主要是由于外部因素造成的(比如工作变动),那么分手者会更珍惜两人之间的关系,会倾向于给将来关系的复合留一点希望,并会用更积极、友善的方式谈论分手。

4. 依恋类型会影响到我们的分手方式


在依恋类型中,“焦虑被弃”程度较高的人,即使想要分手,也会对“失去一段关系”感到恐惧,因此会尽可能地拖延分手。或者就算主动提出了名义上的分手,也很难真的切断和前任的关系。他们会倾向于采用“关系降级”和“积极口吻”的策略,希望能和对方可以继续做朋友,甚至保留复合的可能。

“回避亲密”程度较高的人,会在分手的时候倾向于避免和被分手者接触。他们更有可能使用“不告而别”或“操纵”的分手策略。比如,他们可能会忽然疏远你、指望你提出分手,或只是在手机上简单告知分手意图,并且避免接下来见面。

安全型依恋者则更倾向于直接和伴侣表达分手的意图。安全型依恋者会更积极地看待亲密关系中的种种变化,包括分手。他们认为即使这段关系结束,他们依然有机会、也有能力与他人进入下一段关系,所以分手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

你觉得上述五种分手方式,哪种最伤人? (单选)
0人
0%
1.公开策略(直接提出分手)
0人
0%
2.关系降级(“做朋友吧”)
0人
0%
3.积极口吻(“都是我的错,让你难过了”)
0人
0%
4.不告而别策略
0人
0%
5.操纵策略(迫使对方提出分手)
<button>投票/<button>


如果是你想要分手,你倾向于使用哪种分手策略?留言告诉我们吧~

关注头条号“知我心理学”——2017年度健康头条号、悟空问答最佳干货科普答主获得者。400万用户信赖的心理学社区,在这里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