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父慈母”,家中总唱黑脸的父亲,你真懂“严父”的含义吗?

在大多数家庭中,是很认同“严父慈母“这样的角色,认为家中一个严厉一些,另一个慈爱一些,能够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做到不偏不倚,达到很好的效果。

不过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父亲充当“严父”的角色,是否就意味着无论孩子有没有做错事,当爸爸的都要时刻对孩子严厉?我身边有这样一个例子,不妨大家来分析一下。

明明今年上六年级,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可是他拿了奖状从来不敢跟老爸说。他说:“每次我考了前三名,爸爸从来都不表扬我,看到试卷的时候,只会说:这么简单的问题还能答错,以后长点心。即使是拿了第一名,他也只是淡淡的说了句:胜不骄败不馁,可不能骄傲啊。”

现在马上就要小升初了,明明的压力可想而知有多久紧张。可是他老爸,还是一个劲的让他加油,对于儿子的压力,全部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他认为,有压力才有动力,想要考的好必须的有压力。

明明的妈妈还算好一些,一直秉持着慈母的心,会经常宽慰明明。可是在他心中,妈妈十句的宽慰都抵不过爸爸一句的鼓励。其实孩子在小的时候,第一个偶像都是自己的爸爸,所以父亲的形象一直都是伟岸的,但是如果你是一个不苟言笑而又严厉的父亲,孩子打心里对你更多的是敬畏而不是亲近。

看到这里,不知道大家心里是否泛起涟漪?身边不少父子的相处模式都是沉默,他们之间很少交流,偶尔说句话也只是有事情说几句。这种现象是很常见的,尤其是孩子成年后,和父亲一般都没什么话说,开车带父亲出去兜兜风,车上都是冷冷的尴尬。

所以不知道各位扮演“严父”的父亲,你是否也像明明的爸爸一样,不苟言笑,严肃的就像学校的教导处主任呢?如果你也是这样的话,那就要改变自己了。

一个真正的“严父”,应该是孩子在生活、学习中迷失方向时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而不是时时刻刻只知道给孩子施加压力。应该学会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这样才是正确的教育之道!

孩子和父亲之间应该是最亲近的关系,当孩子摔倒向你寻找的帮助的时候,如果你想让他自己站起来,请先给他一个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