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快乐!你的老师有话要说——四川美术学院篇

2018年人美毕业季大型评选活动圆满落幕,毕业生们积极参加评选活动,本次活动也得到了各院校老师的大力支持。

作为第一所公布的院校,四川美术学院的毕业生们用他们令人惊艳的作品拉开了本次评选活动的序幕。

四川美术学院校园风光

本期访谈,我们也邀请到了四川美术学院的院长庞茂琨老师,听听他对美术教育的解读和对美术人才培养的期寄。

庞茂坤

先后任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系副主任、油画系主任、副院长,2015年至今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作为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在30年的艺术教育工作中,庞茂坤积极尝试教学改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并建立了传统教学互为补充的教学模式。

Q & A

《中国艺术》(以下简称“中”):庞院长,您好。四川美术学院一直以来不论是在美术教育还是艺术创作方面都可谓是西南地区的领军院校,您认为川美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儿?

庞茂琨(以下简称“庞”):多年来,四川美术学院在承担社会使命、践行社会职责、关注社会现实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依托美术、设计等强大的学科背景,整合优势资源,为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贡献着川美智慧。从某种程度上讲,四川美术学院是引领并带动重庆艺术发展的,川美所追求的影响力并不仅局限于重庆市,她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史中扮演着积极的推动者的角色,为中国艺术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新鲜力量。

四川美术学院校园风光

我认为杰出的人才和优秀的艺术作品,就是我们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四川美术学院的艺术创作始终与时代共振,20世纪60年代的《收租院》、70年代毛主席纪念堂的《毛泽东汉白玉坐像》、80年代的《父亲》、90年代的《大家庭》、21世纪以来的实验艺术等作品,均以其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创造力,成为1949年后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与精品之作,对现代中国的思想史、文化史、艺术史产生深远影响,为中国历史的进程提供了绵延不断的文本佐证,见证、参与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四川美术学院校园风光

Q & A

中:我们看到四川美术学院确实是人才辈出,我想这与川美的美育传统是分不开的,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川美有哪些优势学科与特色专业?您认为应该如何继续发挥优势、发展特色?

庞:任何专业的落脚点都应在于培养时代与国家需要的人才,其实特色专业的背后反映的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四川美术学院的优势学科是美术学和设计学,重要学科是戏剧影视学和艺术学理论。绘画、雕塑、艺术设计(含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工艺美术、艺术与科技、公共艺术、设计学)、工业设计、动画等专业入选国家特色专业。

庞茂琨 《苹果熟了》 150cm×100cm 布面油画 1983年

我认为,所谓的“特色”,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与其他的高校拉开距离,要凸显地域性、当代性和时代性,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特色。如果仅仅是对古代的重复是毫无意义的,一定要探讨新时代、新语境下的艺术发展的前沿问题,立足于西南、植根于重庆,但是视野要开阔,要以“世界的眼光”解决“中国的问题”,以“国际的视野”关注“中国文化复兴”。

庞茂琨 《彩虹悄然当空》 150cm×114cm 布面油画 1993年

Q & A

中:为了强化优势,更好地为中国艺术输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在未来几年内,四川美术学院在学科建设等方面将有什么新举措?

庞:我们学校即将进行的是院系调整,主要目的在于做强优势学科、发展重点学科,尤其重视科技的发展对艺术的影响。首先是做强“美术学、设计学”等优势学科。巩固绘画、雕塑优势专业,扶持中国画专业、书法传统专业,拓展艺术教育、实验艺术等前沿专业。设计学类专业彰显服务导向、绿色引领、活化传统以及为地方行业和经济发展服务。其次是提升“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等重点学科。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推动应用转型,艺术理论类专业要以思想引领、立足当代、植根本土为宗旨,立足学校创作优势,注重理论和实践融合。最后是实现“艺术+建筑”“艺术+教育”“艺术+跨媒介”的多域融合。扶持面向科技社会变革、战略新兴产业、艺术前沿领域的前沿、交叉专业与领域,积极开展艺术学背景下的工学、教育学以及跨学科与跨媒介的专业拓展。

庞茂琨 《扬》170cm×125cm 布面油画 1988年

同时,我们学校也十分注重国际交流。近十年来,学校加强与国外先进的美术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已同德国、俄罗斯、意大利、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瑞士、韩国等国家及地区的43所美术学院建立正式的校际合作关系。未来几年,将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等合作,争取实现联合办学,同时,还将继续选拔优秀教师出国访学,实现教学上的双向流动,真正达到国际化的要求。

庞茂琨 《火把节》 116cm×91cm 布面油画 1992年

Q & A

中:请您谈谈四川美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

庞:四川美术学院一直都是紧密结合时代所需、适应社会变革、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比如,学校的特色工作室就是在本科主体教育之外,以导师为运转中心、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开展的人才培养改革计划。进入工作室的成员以工作室学习为中心和驱动,实现跨校区、跨学科、跨专业教学。特色工作室有助于与学校驻留计划、拔尖人才计划形成齐头并进、各有侧重、立体式的教学改革有机体,在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共同丰富和完善本科教育体系。

庞茂琨 《一个满地金黄的夏天》 105cm×149.5cm 布面油画 1994年

学校另一个特色是拔尖人才实验班,其面向全体学生选拔优秀苗子,目前已在中国画、版画、雕塑、艺术设计、建筑艺术等专业领域组建六个跨界、交叉的“拔尖人才实验班”。实验班在不打破既有专业教学体系的基础上,积极打造自主性、研究性的专才培养平台,与国内外艺术院校、艺术家广泛开展联合教学,通过专题工作坊、研究性课程、艺术体验考察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多元、复合的“营养加餐”,推动专业教学向“全时化”“精深化”发展,极大拓展了学生的专业视野,促进了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

庞茂琨 《永恒的乐章》 150cm×115cm 布面油画 1995年

Q & A

中:能否跟我们详细说说四川美术学院“以创作带教学,以展览促创作”的教学理念?

庞:“创作带动教学”,实际上是以创作为中心来思考个人发展,简单地说就是个性化培养。在川美,老师就是起引导作用的,而不是统一地用模式来要求学生必须做什么。我们要求学生在创作上一定不要画得像导师,要形成自己的风格习惯,其实就是帮助学生朝个性上发展。川美没有呆板的基础教学,学生一入学就要去考虑创作,基础的东西是为创作服务的。学生喜欢什么选择什么,就会慢慢地意识到自己所需要的基础,反过来找基础。

当然,学习氛围轻松、对基础知识没有刻板要求并不意味着我们对人才培养没有高标准要求。我们注重创新性的培养,也强调实践性。我们鼓励学生要进入实战,多参加各种展览,通过评价、奖励等机制,让学生得到体验,成为实用的人才。

庞茂琨 《沸腾的岁月》 180cm×280cm 布面油画 2013年

Q & A

中:作为四川美术学院培养的优秀人才,请谈谈您入学川美以来的艺术创作。您又是如何协调教学管理和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的?

庞:我自附中在川美学习、生活至今已近四十年。我早期的作品大家可能比较熟悉,比如《苹果熟了》《彩虹悄然当空》《一个满地金黄的夏天》等,1990年到2000年是《模糊系列》《虚拟时光系列》《巧合系列》《光耀系列》,最近一段时间的创作有《游观系列》《折叠的肖像》系列等。我比较坚持探索古典油画语言在当代文化情境中的表达,以“凝视”的视角来描述现实本身。虽然是静穆的古典画风,但我希望赋予绘画一种日常中的“异常”,即布莱希特所谓的“间离”,呈现出油画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意义与价值。

庞茂琨 《巧合之一》 160cm×200cm 布面油画 2009年

我任院长以来,确实工作较为繁重,既有学科评估、申博工作、本科评估等重任,又需要调整学院的内部机构便于推动其协调运转。但是我认为,一个大学老师,一个艺术家,除了应该负责的管理工作之外,还必须要完成本科和研究生教学,还应该要坚持艺术创作。所以我在工作之余,尽量挤出时间到工作室画画,每年按要求完成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学任务,并开设面向全校学生的学术讲座,我想这是一个教育工作者起码的担当。

庞茂琨 《纳西索斯》 160cm×200cm×2 布面油画 2015年

Q & A

中:最后,请您给川美的学子、未来的艺术人才一些寄语。

庞:要始终坚持一个艺术家独立的人格,以一种包容的态度、开放的胸襟、国际的视野,自由选择,自由创造,但永远都不要忘记自己的使命。艺术家应该引领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要有基本的自信和担当,要为国家的文化复兴尽职尽力!

学校简介

迄今办学78年的四川美术学院,前身的一脉是1940年由李有行、沈福文等归国艺术教育家在成都创立的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 一脉是1950年西北军政大学艺术骨干南下重庆创立的西南人民艺 术学院。1953年,两校美术、设计类学科合并,成立西南美术专科学校,定址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坪。1959年,更名为四川美术学院,招收4年制本科。1981年,成为国家首批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建校以来,学校以出作品、出人才享誉艺术界,在各个时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艺术专门人才,创作了一批批艺术精品,产生了广泛影响。尤其以《收租院》《毛主席纪念堂汉白玉坐像》、罗中立的《父亲》为代表的77/78级伤痕、乡土绘画以及90年代张晓刚《大家庭》和新世纪的实验艺术等创作为社会所关注。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的设计、动漫、建筑、新媒体等学科发展迅速,在城乡规划、环境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生态设计、动漫制作、传统手工艺设计和旅游产品研发等领域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学校当代艺术理论研究和美术批评异军突起,形成了学术特色,在美术界产生深远影响。

学校现有本科招生专业22个,其中绘画、雕塑、动画、艺术设计、工业设计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美术学、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为重庆市特色学科专业群,绘画、雕塑、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动画、戏剧影视美术、建筑学、美术学理论10个专业纳入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进行支持和建设。

四川美术学院经典作品

《收租院》(局部) 雕塑

罗中立 《父亲》 布面油画

人美毕业季优秀毕业作品

刘涵 《花样》 手工艺

王玲红 《他乡梦呓》 手工艺

艾静娴 《叠NO.1》 布面水墨

刘薇 《年·月·日·时·分·秒》 手工艺

周秀娟《湮没》手工艺

岳晓旭 《靡所底止Ⅰ》 版画

四川美院美术馆正在展出

罗中立手稿展(1963-2017)

展览地点:

罗中立美术馆

7、8、9号展厅

展览时间:

2017年12月30日-2018年11月6日

收租院

群雕铸铜作品及文献展

常设展览地点: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6号展厅

四川美术学院馆藏系列作品展

常设展览地点: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2展厅

内容选自《中国艺术》2018年第8期

李竹 王欣 王玥《始于独特 兴于人才——访四川美术学院庞茂琨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