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秋雨飘落时,难忘1976年的秋

又是秋雨飘落时,难忘76年的秋

文 董平

一阵阵乍起的秋风,拂过枝头的黄叶,雨中便有了数只“黄蝴蝶”飞舞,继儿又无奈地归土。秋意正浓,秋雨绵绵,那些远走的芳华,逝去的岁月,蓦然跃然眼前,一幕幕在心底蔓延回放……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晴到碧霄。”正如刘禹锡的词,秋日,似乎心里在等一个故事的结局,偶而想肆无忌惮地去回忆,去思念,去感恩。秋风秋雨中的落寞,好似人生的酸苦甘甜,几经磨难,依然感叹人间有真爱,是我心中永不凋谢的情愫。

听,哭泣的秋雨,淅淅沥沥撩人心怀,仿佛在提醒人们:别忘记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夜晚,那突如袭来的唐山大地震,摧毁了他们的家园,带走了数以万计的鲜活的生命。叩响了人们应对自然灾然的预知,防犯,应对措施,也看到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党的号召,十亿人伸出援手献爱心的浩大洪流。一时多少柔情悲寂寞,愿逝者安息,双手合拾。重拾开始重建家园的信心。

秋风瑟瑟,秋雨凄凄,那是十几亿国人的绵绵思念: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一代伟人与世长辞,华夏儿女举国同哀,让人由衷的伤心,纷纷落泪。而今,继往开来,建设日渐繁荣昌盛的中国时,又不禁怀念伟人,感恩盛世。

秋雨如诗,秋雨多情,洋洋洒洒,让回味与时光缠绕着。还是在七六年的秋天,家乡的亲人遭遇百年不遇的水灾,一个多月连阴雨,潮了眼湿了心。几代人居住的拐弯村窑庄浸透了,全村多半以上人家灌水,粮食衣物一并塌陷,老村子被飞来急流吞没,一片狼迹,村子的涝池找不到了,只有皂角树屹然矗立守望着村民。一时之间村子成了帐逢村,人们顾不了数星星看月亮,听蛐蛐低鸣,闻青娃欢唱,一味的从塌陷的窑洞寻找着能赖以生存的物件。落叶飘零秋雨急,田园一望景支离。正是在危难关头,党的关怀暖了民心,为灾民发放棉被衣物和日常用品。同年十月全村就盖起了居民点。

老队长又拿着一尺长的汉烟锅,眯起了眼,袅袅炊烟又升起在村子上空。我们村从此告別了窑洞,迁居宽大舒适的房子。

秋雨,是考验,是希望,是收获,是最好的家乡水墨画。

在经历着多灾多难的七六年,我也考上了高中,进入了人生的最后冲剌。人间自有春常在,人生有情花常开。

今又秋雨飘落,拾起带着泥土味的秋叶,看光阴如水般缓缓而过,锅碗瓢盆的交响乐里鬓染霜华,柴米油盐的烟火里添了些许皱纹,溢满心灵的是满目盈盈的丰硕,是国富民康的喜获,是尝遍苦辣酸甜的感觉,是生命的厚积薄发,是下一季丰收的开端。

秋天总带给人无限遐思,无限眷念……

作者简介 : 董平,乾县阳峪镇人,酷爱文学,喜欢写作,记录生活点滴,用文字歌颂人生、平凡的生活,创造精彩人生。

审稿 王艺红(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