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重慶人喜歡叫成都重慶之間的公路爲渝蓉公路?

尋常路不尋常


題主這提問混淆時空和年代,順著你思路去答就是一個坑。

2005年前,全國各省市(自治區)轄區內的路網命名,都是省會城市+終點城市名字這種格式,四川也不列外。比如成渝線(1997年前),成樂線、成綿線、成雅線等等。這種命名方法延續了幾十年,在人們腦海中成為了約定俗成,沒毛病。

2000年前,各省、市(自治區)轄區內如有一條高速公路,那是很拽的事情哦,比如1995年通車的成渝高速——命名方法一如既往約定俗成,沒毛病。時至今日,四川人也好,重慶人也罷,都還是叫他成渝高速,因為它是四川第一條高速路,大家對它印象不是一般深刻。如果你說“廈蓉高速”(2005年後按照《國家高速公路網命名和編號規則》)命名的),估計絕大多數四川人和重慶人一時半會兒還反應不過來。當然,至今四川人也好,重慶人也罷,也沒哪個叫“成渝高速”為“渝蓉高速”,除非腦殼長包。

真正叫渝蓉公路的倒是有一條:2013年12月23日交通部正式將尚在建設中的“成安渝高速”納入國家高速路網,全段定名為渝蓉高速,編號為G5013——G50,滬渝高速,13,滬渝高速13分支線。

儘管國家將它命名為“渝蓉高速”,但是四川重慶兩地人還是習慣叫這條高速為“成安渝”。這個習慣不僅僅是延續了既往的約定俗成,更是因為這條高速是四川與重慶兩地協商而建的區域快速通道,是對成渝高速、成遂渝高速減負荷的的最短高速複線,向國家工程報備時並沒考慮納入國家高速路網。這條高速全長254公里,因70%的路段在四川境內,因而向國家報備的工程名字就叫“成安渝高速”。

至於題主你設問的“成都重慶之間公路按公路命名辦法,應該叫成渝公路”,邏輯上,2005年前成立,但之後不成立。按2005年後的《國家高速公路網命名和編號規則》,北南縱向路線命名以路線北端為起點,以路線南端為終點;東西橫向路線命名,則以路線東端為起點,以路線西端為終點。放射線的起點均為首都北京。按這個規則,“成安渝高速”是東西橫向,正規命名的確就應該叫“渝蓉高速”。

事實上,在一個城市群區域內,對哪條高速路如何稱謂,國家命名的可看成是“身份證”名字,而大家習慣稱謂的可看成是小名,都沒毛病。一般說來,大家習慣稱謂的“小名”往往更親切也更容易記住,這好比一個人,有身份證名字,也有網名,但是網名可能更出名,更容易被人記住一樣。因此,不存在題主“為什麼重慶人喜歡叫成都重慶之間的公路為渝蓉公路?”這一設問。

(圖據網絡,僅為長文文章隔斷之用,如有侵權,聯繫後秒刪)


勒克兒


因為官方命名的成渝高速,成渝鐵路,成渝高鐵,老成渝路,成渝城市群。然後到現在的成安渝高速,修好後改名為渝蓉高速。給大家講個真實的故事,當新聞媒體曝光成都將修600多米高樓的時候,知道第一個激動的是誰嗎?是某位重慶人民,它馬上去重慶政府網上書留言,重慶必須修更高的樓房超過成都才行,這是真實事情。另外在重慶各大網絡平臺都會把成渝過濾成渝蓉,也就是說你明明發表的文章叫成渝高速,或者成渝城市群,都會被過濾成渝蓉高速,渝蓉高鐵,渝蓉城市群。好了,大家都應該知道為什麼一條高速修好之前,施工方,官方都叫成安渝的高速為何在修好之後改渝蓉了吧。


單曲3774459


剛剛開通的渝蓉高速公路,卻被媒體宣傳成了成安渝高速公路,而這條公路以成安渝高速公路被大家認知,我在微博看到這個重慶微發佈,為什麼是四川人,為什麼四川人來幫重慶宣傳,重慶難道沒人了嗎?

國家定義的渝蓉高速公路反被大家認知為成安渝,不知道是不是諷刺。大家百度百科“成安渝高速公路”就是一下截圖,畫面。


小眾科技


提這種問題的人不是無知就是無恥。重慶成都之間有多條高速相連,最近惹人非議的就是渝蓉高速,這條高速是國家規劃的高速幹線,重慶段比四川段先開通將近3年,四川段因為各種原因一直不能完工,導致高速沿線發展滯後,而且在長期的施工過程中並未按照國家規劃的統一名稱對工程的招標施工命名,而是按照四川自己的地方命名方式稱為成(成都)安(安嶽)渝(重慶)來命名,成都人不知道什麼地方來的優越感,也許是四川各個地方給成都進貢太多養成的習慣吧!成都人喜歡說重慶是四川分出去的,而不是四川人喜歡說重慶是四川分出去的。從秦朝以前就分巴蜀,秦統一以後各朝代對巴蜀也是有分有合,近代清朝被民國替代後到國民政府重慶建立陪都管轄四川直到新中國西南行署駐紮重慶成立直轄,然後歸併四川,直到再次直轄,重慶對成都都是幫助得多獲取得少,估計是成都人覺得重慶直轄了再也不能從重慶榨取更多的利益而感到懊惱,所以對重慶各種抹黑和詆譭。其他的不用多說,我知道以前重慶歸四川管轄時四川的天然氣主要產於重慶,為了保證成都人的過冬用氣,重慶市工廠停產,市民停生活用氣也要保證成都有天然氣用,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優先保證了成都的發展,成都是省會,重慶是計劃單列市,即便是這樣,重慶為成都是做出了巨大犧牲的,為什麼重慶沒直轄前像縣城,成都像大都市,為什麼現在成都是大都市而四川其他城市發展滯後,成都人需要想明白,不是你成都有多厲害而是其他地方舉全力在供養成都,成都就是吸血還不知感恩的蛀蟲。重慶現在都懶得和小肚雞腸的成都人計較,只有成都人對重慶的直轄還耿耿於懷。說到直轄,當初四川只是把川東最貧窮的地方(酉秀黔彭)巫山,巫溪,萬縣,開線,城口這些劃了出來減了包袱,四川估計當時在偷笑的,而且還想把通南巴也劃給重慶(要是當時劃給重慶就好了)沒想到重慶經過20發展,不但市區主城發展建設好了,而且當時這些吃國家補助的貧困縣也都發展得很好了。在看看四川除了成都以外,發展得好的其他城市寥寥可數,還有當時重慶要求把達縣,廣安和鄰水也划進重慶平衡經濟發展,四川不願意,如果當初這幾個地方劃歸重慶了,我敢說現在這幾個地方的發展絕對更好。重慶的崛起是成都人心中永遠的痛,是極少數小肚雞腸的成都人不願意面對的現實,重慶人不屑於和這種成都人斤斤計較,陪都時期能包容下江人的湧入,現在的重慶人同樣秉承自古就有的海納百川的廣大胸襟容得下個別小人的非議。


好運符53455241


首先不反駁任何人,成渝間第一條高速公路老成渝(成渝立交,過龍泉,內江等地進入重慶榮昌永川抵達重慶陳家坪。全長334公里左右) 成渝間第二條高速成遂渝(成南立交經青白江金堂在射洪處分道經遂寧進重慶過潼南銅梁璧山進入重慶內環高灘巖立交全長292公里左右)。成渝間第三條高速 成南高速加渝武高速(與第二條共線到射洪,抵達南充然後朝南行經合川抵達重慶內環北環立交其中成都到合川290公里左右,合川到重慶56公里。) 成渝間第四條高速,渝蓉高速(成安渝。成都繞城,過安嶽大足抵達重慶外環全長240多公里) 成渝間第五條高速合安高速(長線為重慶江北機場到合川,經合川潼南安嶽抵達簡陽新機場其中正在建設段(合川到安嶽92公里))廢話了這麼多,大家難道沒看到國家的用心良苦?國家投資了這麼多來鞏固成渝經濟發展成果就是讓你們成天來吵吵的嗎?相互攻訌有意思嗎?兩地經貿交流越來越頻繁,資源互補也在穩步推進,你們幾個小噴子能否定國家戰略?還有提問的人真是用心良苦,看著別人吵吵有意思嗎?不過還好,所有城市的建設和壯大根本不是靠噴子去實現的,請噴子們有空回去做點有意義的事情,不要再虛度光陰。


堅決打擊地域黑


我感覺主要是方便自己,比如成渝高速表示從成都到重慶,在你重慶這邊也可以叫渝成高速,表示重慶到成都,都是表示自己這裡是出發地到達另外一個城市,應該很多地方都有這個情況出現。所以提問者有挑事之嫌。肯定會引起很多重慶人和成都人的回答,甚至對噴。我不是重慶人,也不是成都人,我來講下對兩地的感受,不全面,不對的地方請多包涵。

單純從成都人和重慶人對我的感覺來說,我不喜歡成都人,我覺得說話太嗲了,陰盛陽衰的感覺。所以在頭條上遇到成都話我就要刻意提醒,成都話不能代表四川話。

經濟方面我一直看好成都,因為成都平原,地理位置更高,城市擴張和土地利用更加有利。關於說成都吸血的事情,我感覺也有幾分道理,四川省絕大多數的資金都投入到成都,其他市除了房價幾乎沒有怎麼發展。而且教育資源也慢慢靠攏成都,本來其他市比較好的高校也搬到成都,或者在成都建了校區。要是綿陽,南充和自貢高校都來成都了,那就真的成成都省了。

重慶分出去了,但是我還是覺得重慶人就是四川人,這個就是種情節,川渝一家親。可能有些重慶人特別是年紀小的覺得我是自作多情,甚至很排斥這種想法,這個我也能理解。重慶人對成都人有成見或者說不喜歡,我也能理解,就像我也不喜歡成都人一樣,哈哈。但是我們內部怎麼樣沒關係,對外我們都是四川人。。


莫道雜談


成都和重慶對同一高速公路的叫法早就有差異,幾年前重慶回成都,準備上遂渝高速回來,結果問遍了都不知道這條高速在哪?後來只有跟到導航走,直到看到遂寧的牌子才放心,結果路牌上寫的是成渝環線高速!


倚天屠龍39820771


這條路不是重慶人喜歡叫渝蓉高速.而是國家交通部命名G5013為渝蓉高速.而某些成都人和成都媒體心態除了問題.總是夜郎自大.凡事都要把成都排名在前.大造輿論稱G5013為“成安渝”.完全不顧國家交通部命名渝蓉高速的事實.混淆視聽.誤導百姓.


Dajia完人


成渝(成都-重慶G76)/ 成遂渝(渝遂)成南—遂寧—重慶 G42- G93 / 渝蓉 (成都—安嶽—重慶G5013) 不管重慶到成都,還是成都到重慶,官方稱謂也好,口語俗稱也好。就這樣。




HELLO66R


真搞不懂題主為啥要問這麼無聊的問題。這就像問樓主為啥跟爸爸姓還是跟媽媽姓一樣。國家對高速路有編號,管他叫啥名,不是那名字,你就不走了嗎。就如坐火車,火車上的地名都是一前一後,難道還要分個誰先誰後,你才能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