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也许是最好的尊重

生活中,总会有拒绝别人或是被人拒绝的时候。

1 生活总有点欺软怕硬

许多人不会拒绝别人,所以只好违心地做着自己并不想也不愿意做的事情,一边做一边在心里埋怨,弄得心里很不痛快。而有些人总会很潇洒,或者很婉转地拒绝别人,免受了煎熬之苦。

不懂拒绝,不会拒绝,其实是得了一种叫“不好意思”的病。过度友善的人,不忍或害怕拒绝别人,他们总是怀抱善意,宁可牺牲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也不想让别人失望。然而,害怕拒绝,害怕让别人失望,其实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自卑。

生活总有点欺软怕硬。一个完全不懂拒绝的人,也不可能赢得真正的尊重。而懂得拒绝,学会拒绝,恰是对别人、对自己最好的尊重。

不懂拒绝的人,迟早要学会狠下心肠,学会拒绝。

2 不会拒绝,温暖了别人,累死了自己。

很多人都喜欢《欢乐颂》里的关雎尔,因为她人长得甜美,心地也好。但她也常常为人诟病:正因为心地太好,她不懂得拒绝别人。

关雎尔很多时候加班加得晚,都是因为帮别人做事。终于有一次,同事又病了请她完成剩下的工作,最后也是她签名确认。同事做的那一部分错误百出,经理知道后却只骂了关雎尔。因为最后签名的是她,所有责任都要由她来承担。而那个同事,出事之后一句话也没替她说,也没有一句安慰。她只好自认倒霉,自生闷气。

虽然只是电视剧中的桥段,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关雎尔的傻白甜行径,其实也是今天我们许多人的真实写照:因为想保持自己的良好形象,所以对朋友的请求来者不拒。终于,我们温暖了别人,却累死了自己。

许多时候,都是因为不会拒绝,给别人背了黑锅,代别人受了之罪过。



3 不懂拒绝,是没有弄清楚自己是谁

不懂拒绝的背后,是我们把自己放在太重要的位置。总认为别人之所以来找你,肯定是迫不得已,亦或是走投无路。如果我拒绝了他,他可怎么办?正是因为这种心理,我们才不忍拒绝,不会拒绝。

殊不知,帮得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帮得了第二次,就会有后面的无穷多次。而无休止帮助的发展,往往是始于感恩,终于嫌隙。当哪一次帮不上忙时,你就会变成罪人。

不懂拒绝别人的人,其实是把自己当成了超人,认为自己是万能的。而之所以不懂得拒绝,不会拒绝,其实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弄清楚自己到底是谁,自己到底有多少能量。

4 拒绝,是对双方最大的尊重

孔子曰:“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不为”就是拒绝。什么样的人才会有所不为,君子。君子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对于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都有他们该做和该拒绝做的事。

三毛说: “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于正当。当一个人开口提出要求的时候,他的心里根本预备好了两种答案。所以,给他任何一个其中的答案,都是意料中的。”

因此,拒绝别人,一定要先给出一个正当理由。比如“不好意思,我正好有事”,“我有事下班后要先走”、“我不喜欢做这样的事”、“我不想做这件事”等等,都是正当的理由。

如果不想伤害别人的面子,可以把话说得圆润一点,但拒绝的意思一定要表达清楚,否则只会引火烧身,欲罢不能。

拒绝,不是对请求者的侮辱。相反,只是不浪费大家的时间,是对双方最大的尊重。学会拒绝,既是对自己的尊重,更是对别人的尊重。不委屈自己,不伤害别人,是人生最好的选择。

当然,如果自己愿意,又力所能及,能伸出援手帮助一下别人,也未尝不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成就自己。帮与不帮,自己决定,拒绝与接受,看自己的心情,不违背初心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