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的,都是你想看到的

01

安琪对爱人小凯说:“我们好不容易才一起去看场电影,一进家门就看到你妈那张布满乌云的脸。”

小凯对安琪说:“我妈胃疼难受,还在家帮我们带孩子,见我们回来,强忍着不表露出难受的样子,让我看了更加难受。”

安琪看到的是婆婆满脸怒气,小凯看到的是妈妈带病劳作的坚忍。两个人截然不同的看法,导致言语不和,原本看电影的快乐气氛一下子跌入冰点。

其实,老太太身体是不舒服,但也没那么难受,心中有点不满,但也没有那么明显。可是,安琪和小凯,一个人因为有明显的偏见,一个人因为有深深的内疚,所以看到同样一张脸,却看出了不同的意味。

这是因为,他们各自的大脑根据自己的阐释,按照不同的模型和规则,看到了不同的事物。用《明智行动的艺术》一书中的观点来说,这就是“聚集性幻觉”。我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你看到的,都是你想看到的。

02

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况有很多。面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根据各自的生活背景、知识结构和情感倾向,会产生不一样的看法。总的来说,人心还是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比如,安琪一直有婆媳矛盾的心理预设,所以看到了婆婆的一脸怒气;而小凯有对妈妈的感激和心疼,同时还伴有一种自己享乐而让妈妈留在家里带孩子的内疚,所以他看到妈妈的脸色后首先想到的是她身体不舒服。

心有所想,便会引导目光所见。所以,与其说我们在用眼睛看事物,还不如说我们在用心看世界。有一颗充满爱的心灵,看到眼前的一切都会充满爱意;有一颗晦暗的心,生活中也必定会处处见乌云。

03

不要太过笃信自己眼睛所见到的事物,至少在看的同时,要动用深层思考,具有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学习,遇事多思考,不要人云亦云,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同时要心存善良。

不被自己的眼睛迷惑,源于深层洞见;想要发现美,先滋养心灵中孕育美的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