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幻电影看未来科技,再看《银翼杀手》

这部35年前的《银翼杀手》简直可以说是一部神作,它不但开启了反乌托邦科幻电影的先河,还像预言一样,展现了很多人类未来的科技,并揭示了因此产生的社会矛盾。

最厉害的是,这部电影中讲到的很多科技现在已经发生了,今天咱们就来讲讲,这部《银翼杀手》到底厉害在哪儿,以及科幻小说对于我们的意义。

1、命运曲折的《银翼杀手》

《银翼杀手》1982年上映,导演是后来拍摄了《异形》系列的大导演雷德利•斯科特。

故事发生在2019年的美国洛杉矶,当时人类的科技已经可以制造出几乎跟人一模一样的复制人了,这些复制人专门干一些人类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比如说外太空探索之类。为了安全起见,复制人的寿命被设定为只有四年。但是因为一次事故,人类决定要消灭所有的复制人,还成立了专门的警察部门Blader Runner ,翻译过来就是“银翼杀手”。影片的男主角就是这个银翼杀手部队的精英。几个复制人回到地球,想在自己的寿命耗尽之前,找自己的创造者,延长自己的生命,而男主角必须消灭这些复制人,但是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男主角爱上了一个美丽的女复制人,也产生了关于自己究竟是人类还是复制人的疑问。

这个片子的特效,哪怕放到今天看,都是非常精致而且不落伍的。故事也非常精彩,综合了科幻、动作、悬疑、侦探、爱情片的元素。遗憾的是,这部片子当年遭遇了巨大的票房和口碑滑铁卢。它的节奏缓慢,故事环境极其压抑,天空永远是阴沉的,下着雨,又是一部探讨人性阴暗的黑暗电影(noir movie ),它描绘的dystopia ,反乌托邦式的未来,挑战了当时的观众对于美好未来的想象,甚至吓到了很多人。

那时候的大众对于未来,还是非常乐观而且充满期待的,所以大家喜闻乐见的电影,是像斯皮尔伯格的《E.T 》,讲人与外星生命如何和谐相处;像《星际迷航》系列,讲人类凭借自身能力殖民整个银河系。

不过,《银翼杀手》是部典型的低开高走的神作。这部片子对于未来科技的想象,跟现实非常贴合,同时基于科技发展,关于人性的探讨也极其有深度,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它还影响了后来很多著名的科幻电影,包括《第五元素》《黑客帝国》《攻壳机动队》等,你也能在这些片子里找到《银翼杀手》的影子。

时隔35年,这次《银翼杀手》的续集,更是阵容强大。雷德利•斯科特虽然没有亲自执导,但他是这部片子的制片人。导演是丹尼斯•维伦纽瓦,拍过《边境杀手》这样优秀的影片,去年还凭借电影《降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提名。演员也非常大咖,像老戏骨哈里森•福特,演过《星球大战》《空军一号》《夺宝奇兵》等很多经典影片。他在第一部《银翼杀手》里面就是主演,这次以75岁的高龄继续出演影片续集。而本次的男主角是演过奥斯卡最佳影片《爱乐之城》的瑞恩•高斯林。据说这部续集还会延续之前的风格和思考。在美国的烂番茄网上,《银翼杀手》的续集已经得到了89%的好评。说了这么多关于电影的内容,《连线》杂志这篇文章其实要讲的,是优秀科幻作品对于我们的意义。

2、科幻对于我们的意义

文章里说,一部优秀的科幻作品,首先是一次对于人类未来的预言;其次,它帮助我们解决目前正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重看35年前的《银翼杀手》,你会惊叹于这部片子的超前性和预言性,对于科技的描写,会让你感觉非常的真实。

比如,这里面有一个维特甘测试(Voight-Kampff test ),用来判断受试者是不是人造人,这就是有名的图灵测试的升级版。这两年随着人工智能热潮兴起,我们越来越多地听到图灵测试、大数据这样的名词,但影片在35年前就已经思考过人和机器的界限这样的大命题了。

另外这个片子里面对于生物基因技术的描写,人类可以自己改造基因来创造生命,今天已经实现了,其他像可视通信技术,我们在智能手机上也都做到了。而《银翼杀手》的预言性还包括对于人类未来生活的想象。它告诉我们,高科技,不一定会带来高质量的生活,“high-tech low-life ”,也正在发生着。

我们身边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通讯越来越方便,但是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正在不断地拉大,每一次技术的革新带来的是,大量的工作岗位被机器和自动化替代,大批的人失去工作。城市建筑越来越高,环境却越来越差,我们面临的生态问题、道德问题也越来越多,包括科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新的冲突,我们现在也正在经历着。

文章中指出,科幻作品预言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解决目前正在面临的问题。就像苹果著名的广告语,“为了让真正的1984年,不会成为乔治•奥威尔小说里的《1984》”。

生物科技、基因编辑、人工智能,都已经不再是电影和小说里的想象了,新科技带来的威胁,近在眼前。当我们通过科幻作品的推演,提前思考科技的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我们不只可以得到警示,还可以提前预防这些危险。电影就是把可能的危机可视化,通过大众传媒的力量让更多人意识到,从而引起重视。

就像《银翼杀手》续集主演瑞恩•高斯林说的,科幻小说的力量,以及它的美妙之处,就是你可以不用真正生活在未来那些最糟糕、可怕的场景里,却能亲身经历它们。这是科幻的魅力,也是未来科技发展不得不面临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