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竟连续11年将这个数据控制在70%以下,目的是什么?

​要说目前中国哪个行业最火爆,相信100%的人都知道是房地产!那这个行业到底有多火呢?来自房地产行业大佬碧桂园的一组数据告诉你答案。

就在8月21日午间,碧桂园发布半年财报报喜,午后港股开盘便股价大涨。碧桂园午间在港披露中期业绩,截止2018年6月30日,上半年营收为人民币1318.9亿元,同比增约69.7%;股东应占利润129.4亿元,同比增约72.5%;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60.03分,同比增长71.8%;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18.52分。

经营性现金流净值为正,净借贷比率59%。杨国强在致投资者的信中称,这是2016、2017年后,碧桂园又一次实现正净经营性现金流,自上市以来连续11年将净借贷比率控制在70%以下。

碧桂园财报称,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交付物业,所确认收入的平均销售价格约每平方米人民币8846元,对比2017年同期的约每平方米人民币6900元,同比增长约28.2%。

截止2018年6月30日,碧桂园共有可动用现金余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与受限制现金之和)约人民币2099.14亿元(2017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1484.02亿元)。杨国强在致投资者的一份信中称,另有约人民币2813.9亿元银行授信额度尚未使用。

碧桂园表示,成立由董事会主席杨国强担任主任的安全生产委员会,将加强对合作方的管理,在合同条款中进一步明确承包人需在确保安全质量的条下履行合同,假如项目的工程施工指令存在安全质量方面的隐患,施工企业可以拒绝执行,并且上报集团总部,一切不能保证安全质量的施工都要停止。

财报还称,引入当地权威第三方机构介入监控工程安全和质量,同时,进一步推进工地开放,主动接受接受业主和媒体监督。此前,据界面新闻援引一位资深工程人士表示,碧桂园项目有自己的监理和第三方监理。这违反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35条规定,即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不能有利害关系的。

此外,碧桂园财报称,正积极与主要金融机构合作,发展长租业务,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及厦门等一、二线城市筹备项目。期间,在建房间数已超过21000间,已获取项目的总房间数已超过24000间。年内预计能实现12个城市、46个项目同时开业,保障供应。

近期备受舆论瞩目的碧桂园,内部管理模式正在发生剧烈变化: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区域分权。

华尔街见闻曾在主编精选文章《解构碧桂园:高周转是手段 强化集权才是目的》中提到,高周转背后的碧桂园一直在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区域分权。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推行强制跟投制度,集团管理层的治理半径已经从区域公司延伸到项目公司;叫停全覆盖战略,不再新增非控股项目;实施自行监理方案,由集团下属监理公司直接代理各项目的监理业务。

文章指出,一系列安全事故背后,碧桂园集团对区域及项目的管控始终没有减弱,反而在逐步加强。无论是现金为王、高周转还是全面停工、肃清安全隐患,这些既定或是偶然的举措都会促使碧桂园集团继续集权;而且,碧桂园此前进行的一系列集权策略,为其应对近期公信力危机打下了组织力和执行力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