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被BIS解除拒绝令是满血复活还是新的宿命开始?

中兴通讯一度被美国商务部抓到了命脉

2018年4月17日凌晨,美国商务部宣布,将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7年,直到2025年3月13日。2018年7月15日晚间中兴通讯发布公告称,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BIS)已终止2018年4月15日拒绝令,并将中兴通讯从《禁止出口人员清单》中移除。该事件对中兴通讯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一度生产停止,正常运营难以为继。可以说美国商务部的拒绝令对中兴通讯来说是致命的影响。经过了89天的煎熬,签署了对中兴通讯来说是屈辱的和解协议,缴纳了巨额的罚款10亿美元和保证金4亿美元,根据美国商务部的要求更换了董事会和高层管理人员,才换来了拒绝令的解禁。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中兴通讯作为一家中国的公司,并且是全球四大通讯设备厂商之一(另外三个是华为、爱立信、诺基亚),居然被美国的一个禁令搞得几乎关门,原因何在。

一、这是美国的政治干预的结果。整个中兴通讯被美国封禁事件,完全是一场政治操作。不管有多少缘由和借口,都体现出了美国的蛮横做法,不顾全球广大用户的利益,执意利用行政权力阻止美国的通信产品供应商和中兴通讯做生意。

二、这是中兴通讯采购渠道单一的风险。离开了美国供应商的货品供应,整个中兴通讯几乎没法独立存活,这种采购渠道单一的风险巨大,并且是中兴通讯的命门。也暴露出了过去三十多年来,中兴通讯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是多么的短缺,最起码关键时刻没有保命的技术措施或采购渠道替代措施。

出尔反尔的美国人会彻底放过中兴通讯么

此次中兴通讯和美国商务部签署和解协议,是不是代表中兴通讯安全了呢?

一、和解协议的签署,并不是中兴通讯好日子的开始。巨额的罚款和保证金说明了美国人的贪婪,也预示了未来几年中兴通讯的盈利,基本都被美国拿走了。

二、和解协议的执行,中兴通讯来说,是带有屈辱性质的。更换了董事会,更换了高层管理,同时更换董事会和高层管理,对任何一个大公司来说,都是带有巨大风险的,中兴通讯也不例外。张振辉是中兴公司全球营销副总裁,在中兴供职超过18年,他在2018年7月6日离职后发出题为《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别了,我的小伙伴们》的离职公开信。张振辉在信中回顾了自2001年以来中兴的工作历程,对此番离开,他称“实非所愿,深感屈辱。” 其实,张振辉的这种屈辱感,不仅仅是他自己的,而是整个中兴通讯都应该感到屈辱。

三、中兴通讯7月15日发布的公告,以及后来相关高层发布的信息中,合规这个词语高频率出现,就像宗教中的神的意识一样,内心带着恐惧一直喊着自己要合规。美国还要派合规监督员,一直监督着中兴通讯的合规运营,这简直是匪夷所思的一种行为。说明中兴通讯并没有完全安全。

美国商务部4月17日对中兴通讯的拒绝令影响巨大,也对中国其他公司有很大的警示作用。只有自己掌握核心技术,对外国知识产权的配件依赖不那么严重,才不会受到这么巨大的几乎被外国掌握住生死的影响 。中兴通讯被封禁事件暂时告一段落,但并没有完全结束,当什么时间我们国内企业不再被外国一直叫嚣着合规合规合规,才是真正结束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