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家庭都有一个隐形杀手,多数孩子都中招了!

象导在这里想向广大家长代表们做一个调查!你们一天24小时有多少时间在和手机打交道?而这个时间和陪孩子的时间相比呢?

不知道是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是在家长们的观念里,现在的孩子就应该早接触网络,不仅能在线学习还能开阔眼界。

所以就导致一份报告显示,中国未成年人首次接触网络的年龄不断降低,剧2017年底的调查数据被调查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的总体普及率高达98.1%,10岁之前触网的比例高达27.9%

看到这象导想,也难怪打个怪也老碰到小学生呢!

家长们是不是也很震惊呢?超六成小学生有手机现象你家的孩子是不是也占有一份?对于这个问题象导也不是不赞成孩子使用手机,至少这样能随时联系到孩子,但是手机虽好也不能过度啊~

作为家长我们没有理由阻止孩子通过网络来接触世界但有责任起监管作用,对此也需要科学的方法来抓住特定阶段的心理制定措施!

象导大讲堂

1-3岁:尽量不让孩子接触手机

孩子的视力到12岁才能够发展成熟,对于幼儿来说手机屏幕的亮度会不同程度的伤害孩子的眼睛,根据研究表明,幼龄阶段接触电子产品越多的孩子,在七八岁时发生注意力障碍(多动症)的可能性也越大。

正确做法:

1.父母做好榜样,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孩子模仿能力很强,模仿父母的动作在手机上划一划,立刻就让手机里的花花绿绿给吸引到了,最终沉迷手机难以自拔。

2.多陪伴进行一些亲子类的活动和游戏,而不是用直接用手机打发孩子。

3.适当的让孩子的用手势来展示手机的基本功能,不要给孩子造成一种手机很神秘,很有趣的印象,而是尽量让手机显得生活化和日常化。

3-6岁:尽量不让孩子接触手机游戏和视频

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开始说“不”,因此很多父母为了图一时清净,就会直接把手机丢给孩子,还有些家长为了安抚孩子特意的下载游戏、视频。这样做不仅会导致视力下降还会影响智力发育

正确做法:

1.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他便会把心思放在自己的兴趣上,花很多的时间去干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也就没有时间玩手机。但并不是一定要去学琴棋书画或者补习班,也可以是户外远足,研究花花草草,看蚂蚁搬家,

2.要多带孩子出去走一走,扩大孩子的朋友圈,创造孩子的兴趣圈

3.考虑在这个阶段让孩子适当接触一些儿童益智类和学习类的游戏。

7-12岁:尽量不要采取强势打压的方法

进入了儿童叛逆期,孩子有了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就容易与父母发生争吵使用责骂和威胁的方式是很难起到让孩子远离手机的目的的。

正确做法:

1.控制好玩手机的时长、场合和时间,做到有奖有罚

2.避免自己情绪失控,和孩子发生争吵

3.在孩子情绪稳定时,转移把注意力

孩子的成长问题一直是一个家庭的首要问题,在网络发达的时代,相信每一个家庭都至少有一个隐形的“杀手”在慢慢的对孩子造成影响,这就需要家长们时时刻刻督促孩子,为孩子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