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级《网络营销实践》课程 实践成果汇报答辩圆满举行

5月9日,计算机与软件学院2016级电子商务专科1、2班在B 210举行了《网络营销实践》课程实践成果汇报答辩会。在本次实践成果汇报中,3个公益推广项目组成绩优异,获得了全体师生一致好评。

阅读好时光——“锦城喜阅”公益推广项目

为响应我校“大学生阅读经典”计划,活跃学校的学术氛围,点燃师生们的思维火花,在课程开始之际第11组的同学们便选择为我校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锦城喜阅”进行网络推广。收集公众号资料、拍摄不同的推广小视频、结合图书馆的最新动态编写软文、整理发布,在课程实践期间,“喜阅”小组共发布推广文章39次,拍摄推广小视频9期,总浏览量达到10162次,为“锦城喜阅”新增粉丝254人。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成都博物馆”公益推广项目

在本次课程实践中,第5组的同学们走出校园,运用网络推广所学的专业知识,从QQ空间、微信、微博等多社交平台对“成都博物馆”微信公众号进行推广。小组成员自主编写的文章成功推送到今日头条。通过小组8位成员的共同努力,小组最终为“成都博物馆”增加粉丝486个。

传播成都文化——“东郊记忆”公益推广项目

第6组的同学们课程实践选择的是“东郊记忆”,采用线上线下同时推广的模式,不仅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分享东郊记忆的图片、推送关于东郊记忆的文章、介绍东郊记忆的景点和游玩攻略来提高关注量,更是有线下摆摊关注获得小礼品。两种方式相结合,取得了新增粉丝398个的优秀成绩。

当天下午,16级电子商务专科1、2班的全体同学都进行了实践成果汇报答辩,12个小组均完成了课程目标。看到汇报成果的同学们脸上洋溢着自信与喜悦,指导教师侯玲说:“实践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们切实的去接触和感受真实的项目,才能让他们成长得更快。”在今后,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还将进一步响应学校“未来型人才”培养的号召,总结实践课程开展经验,丰富实践课程开展模式,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