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军人“再就业”前途光明!走这2条路直接有“金饭碗”!

当兵后悔3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这是一句老话了。选择去当兵,每个人都有自己想法。

有些人在年少时一腔热血,要想要成为一名军人,驰骋沙场!我身边就有同学高中上完,考了大学也没有去上就去当了兵!

还有一些大学生当兵,是因为会有部分的优惠政策,就像是本科以上的大学生,入伍当兵,表现优秀符合规定的就有机会成为军官!

再有一些人是年少时比较叛逆,被父母逼着去当兵,希望通过部队严格的制度和锻炼来磨练性子!

如论种种原因,到了部队,都会接受严格的训练,磨炼意志成为优秀的军人!他们坚守岗位,为国家付出了自己的青春。所以当他们退伍时,再就业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

就在今年8月份,退役军人安置就有了新界定,普遍服役12年以上的退役士兵,为国防和军队作出过特殊贡献的,都机会安置到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

其实我国服役时间较短的士兵占大部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安置到位,所以很多人要面对再就业问题。现在就有两条路非常适合退伍军人,快来看看:

一、消防员招聘考试

近几年,消防招聘就比较偏爱退伍军人,有优先录用政策。例如前两日菏泽中公教育更新的潍坊消防队的招聘公告就有一条:”优秀退役军人和具有专职消防队工作经历及职业院校的消防及相关专业毕业生优先录用。“

退伍军人回归社会后,往往还改不掉部队里的一些习惯!就像是我之前认识的一位朋友,退伍回来后,如果有人喊到他们的名字,下意识的就会大声回答一声”到“!

所以消防员这一职业,对退伍军人来说太对口了,能够很快的适应训练工作。而且退伍军人本就受过正规的训练,做消防工作还是很有优势的!

二、公务员考试

很多退伍士兵都说找工作较难,只能去做保安!其实他们是有机会参加公务员考试的。

像是国家公务员考试,有一些职位是要求大学生退役士兵报考的!退伍士兵们不怕吃苦,毅力也比一般人强,所以备考肯定可以坚持学习。

虽然退伍士兵参加公务员考试没有具体的优惠政策,但是这是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能够成为有编制的公务员,肯定是要试一试的。

除了以上考试,退伍军人还可以参加各地区的辅警考试、专项公益性岗位招聘等。这种考试一般招考时间不定,具体的招考还是要参考各地区招考信息。

退伍军人在军旅生活中收获了很多宝贵的财富,他们的经历是我们普通人无法体会到的!曾保卫国家和社会稳定,是我们身边的榜样。

所以祝愿所有退伍军人能够通过自己努力,早日上岸,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

申论技巧:议论文写作中论证的简要梳理

论证不是单一陈述自身观点,亦不是在争吵中说服别人。论证是证明观点正确的一个过程。论证的意义很深远。一方面可以在论证中探讨问题,发现问题,找到合适的理由。另一方面可以论证可以开拓思维。要想构架论证的基本关系,需要注意一下方面。

一是确定前提和结论。

论证首先要明白自己想要论证什么,即结论.也就是需要你提供理由的某种表述。

例如:企业需要转型升级。转型升级是时代发展下企业的必然选择,高耗能、高消耗的企业在环境破坏恶劣的背景下依然无法生存,转型是必然出路。

二是理顺思路。

简要结论通常是在一两个段落中完成,结论在线,理由在后,或者理由在先,结论在后。但是理顺思路很重要。

例如:道德缺陷与智慧不足同为世间罪恶之根源。但人类迄今尚未发现根源道德缺陷之法……反之,智慧之提升并非难事,所有合格的教育者皆通此道,因此,在人们发现传授道德的昂发之前,世界的进步源自智慧之增益,而非道德之改观。

这段话中的每一句都为下一句做铺垫,然后下一句又顺利成长的完成自己的任务,这段话中一开始之处世界上罪恶的两个来源:他所说的“道德缺陷”,以及智慧不足,随后提出,我们不知道如何纠正,“道德缺陷”,但我们确实知道如何根治智慧的不足,因此——注意,“因此”这个词明确提示着他的结论——唯有增进智慧才能缺德进步。

三是具体、简明。

避免抽闲、模糊和笼统的措辞。“我们顶着太阳走了几个小时”比“那是一段长时间的体力消耗”要好很多,空口连篇知识让我们感到一头雾水,失去耐心。

例如:与承担统治者责任不同,有些人主要扮演提供服务的角色,对于这些人来说,最主要的模式似乎一直是对统治阶级事假的义务作出回应,这是在于他们最为社会集体及其不同组别成员的这种地位相伴而生的。现代水中与之最为相近的失普通公民承担兵役,只不过埃及的官僚并非只要在非常时期才能合法的施加义务。

这段话的说了很多,但是核心概括即:在古埃及,普通人需要服兵役。

四是表述前后一致。

论证为绕一个主题,一条线索表达观点,所以,在论证中词汇要保持前后一致。

例如:当你了解当地文化时,你开始意识到人类风俗的多样化,这样会对社会习俗多样性的全面理解,于是,你开始欣赏他们的生活方式,因此当你了解其他文化的时候,可能变得宽容。

这段文字中词汇前后不一致,每一句话意思都不相同,理解困难,论证无力。

例如:当你了解当地文化时,你开始意识到人类风俗的多样性,当你开始意识到人类风俗的多样性时,你就可以更加的宽容,因此,当你了解其他文化的时候,也很可能变得更加宽容。

这段话虽然和上一段意思相似,词汇没有经过反复替换,而是前后一致,所以,表意明确,论证正确。

因此,不要只关注语言的华美,更需要关注意思的明确。

工程问题是国考、事考数量关系中比较容易出现的一类型考题,其中交替合作求时间的问题也是常考题型。然而这类题的解法与青蛙跳井问题的解题思路相通。其实关于青蛙跳井问题在生活中也总能遇见,对于这类型的问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但是对于同类型的交替合作的工程问题来说考生却有些找不到相对应的解题思路。原因在于考生没有将青蛙跳井问题与这类型的工程问题相两合起来,没有理解交替合作问题的本质。所以在此将青蛙跳井与工程问题联合起来找到本质就能够很好的解决该类型的问题。接下来我们来一起来学习这类型问题的解法!

1.青蛙跳井问题:

模型:有一口高10米的井,一只青蛙在井底往上跳,每次跳的高度为5米,由于井壁光滑,每跳5米下滑3米,问这只青蛙几次能跳出此井!

错误解法:10÷(5-3)=5次

分析:这个过程中青蛙不停的上跳下滑,相当于在做周期性的运动,可以将上跳1次和下滑1次看做一个周期,每个周期相当于向上跳5-3=2米;然而,不管青蛙跳几次,跳出来的那一次只有上跳的过程,没有下滑的过程,所以最后一跳不是一个完整的周期,那么就可以将井口最后5米预留给青蛙1次跳出,因此青蛙只在10-5=5米的距离内是周期循环的,而这循环的5米青蛙需要跳5÷2=2.5个周期,向上取整需要3个周期,即3次。那么青蛙总的需要跳3+1=4次才能跳出此井。

总结解题方法:

(1)、找到周期。该题中青蛙上跳1次下滑1次为一个周期。

(2)、计算周期值和周期峰值。该题中,青蛙最大跳为5米,下滑后为实际跳2米,高度最大值5米为周期峰值,2米为周期值!

(3)、计算周期数。周期数=(总值-周期峰值)÷周期值(需要向上取整)该题中,周期数=5÷2=2.5个,向上取整为3个周期,即3次。

(4)、计算总次数。总次数=周期数+周期峰值预留所用次数。本题中总次数为3+1=4次。

2.工程问题

模型:一个水池有一条进水管和一条出水管,单开进水管4小时注满,单开出水管6小时放空。如果按照进水管单独开一个小时,出水管再单独开一个小时的顺序循环轮流开放两个水管,问至少几个小时可以将水池注满?

A.8小时 B.19小时 C.20小时 D.24小时

分析:与青蛙跳井的区别在于,本题不知道水池总的水量(相当于10米高的井),如果能够知道总的水量也就知道了每小时进水管能注多少水(相当于青蛙向上跳的距离)和出水管每小时能放多上水(相当于青蛙下滑的距离),那么问题也就简单了。

再想,本题要求的是时间,但是相对应的总的数水量不知道,而且注水效率也不知道。所求为乘除关系,对应量未知,可以考虑特值的思想!如果设水池容量为12,则进水管一小时进水量为12÷4=3,出水管一个小时的出水量为12÷6=2,此时就可以结合青蛙跳井问题去加以解决了!

解析:设水池容量为12,则进水管一小时进水量为12÷4=3,出水管一个小时的出水量为12÷6=2。

(1)找到周期。进、出各一个小时,所以2小时为一个周期。

(2)计算周期值和周期峰值。周期值为3-2=1,周期峰值为3。

(3)计算周期数。总值为12,周期数位(12-3)÷1=9个。

(4)计算总时间。经历了9个周期后,剩余3的水量要注,此时进水管在工作1个小时恰好就可注满。总时间为9×2+1=19个小时!选择B项。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解决该类型的工程问题,只要把握住青蛙跳井的本质-周期性、周期内有正负交替的情况,按照青蛙跳井问题的思路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1.整除的概念

若整数a除以非零整数b,商为整数,且余数为零, 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说b能整除a)。

2.常用数字整除的判定

2/5:看末一位

4/25:看末两位

8/125:看末三位

3.整除的应用环境

1、题目当中出现以下字眼:

平均、每、倍数、整除、分东西/分组

2、题目当中出现以下数据:

分数、百分数、比例、小数

4.巧用整除解题

【例1】某人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某年他发现从当年起连续10年自己的年龄均与当年年份数字之和相等(出生当年算0岁)。问他在以下哪一年时,年龄为9的整数倍?

A.2006年 B.2007年 C.2008年 D.2009年

答案:B。【解析】方法一(常规思路):某人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即197X年出生,连续10年自己的年龄均与当年年份数字之和相等,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是1978年,则当年的年龄为1+9+7+8=25岁,且这10年的年份尾数必须为0~9,先排除1970~1979年,1980~1989年也不符合,因为1980年就是18岁不符合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人,1990~1999年符合题意,1990年时有19岁,则出生年份为1990-19=1971年,只有B选项中当2007年时,年龄为为2007-1971=36岁,是9的整数倍,A、C、D选项都不符合。

方法二(利用整除快速选出答案):根据从当年起连续10年自己的年龄均与当年年份数字之和相等,可知这连续10年中肯定有一年的年份和年龄都能被9整除,所以出生年份能被9整除,则选项中要使年龄是9的整数倍,则这一年的年份一定能被9整除,只有B选项符合。

【例2】在某公司年终晚会上,所有员工分组表演节目。如果按7男5女搭配分组,则只剩下8名男员工;如果按9男5女搭配分组,只剩下40名女员工。该公司员工总数为()。

A.446 B.488 C.508 D.576

答案:B。【解析】该题可用整除快速的选出答案。按7男5女搭配分组,则只剩下8名男员工,依题意可知,员工总数减去8应能被12整除。A项:446-8=438,不能被12整除;B项:488-8=480,能被12整除;C项:508-8=500,不能被12整除;D项:576-8=568,不能被12整除,故正确答案是B项。

【例3】两个派出所某月内共受理案件160起,其中甲派出所受理的案件中有17%是刑事案件,乙派出所受理的案件中有20%是刑事案件,问乙派出所在这个月中共受理多少起非刑事案件?

A.48 B.60 C.72 D.96

答案:A。【解析】乙派出所受理的案件中有20%是刑事案件,即乙刑:乙=1:5,所以乙非刑事案件能被4整除,A、B、C、D四个选项均能被4整除,无法选出答案,再根据第一个条件,甲派出所受理的案件中有17%是刑事案件,所以甲受理的案件能被100整除,而甲和乙总共的案件有160起,所以甲受理的案件有100起,则乙受理的案件为60起,乙非刑事案件应比60小,只有A选项符合答案。

通过上面的三道真题的回顾,大家会发现,考察整除的题目本身的难度系数也不高。所以,大家需要掌握好整除的应用环境,才能在拿到一道题的时候就能快速的利用整除选出答案。在这里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建议各位考生对于整除的题目一定要多加练习,在考场上争取拿下这一类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