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中國房地產要入冬了,你怎麼看?

用戶105101101345


感謝川普,讓房地產早日入冬,這樣經歷一番寒冬之後,實體經濟才能有新的機會和發展。


美國減稅,海外企業開始迴歸。

美元加息,國際熱錢開始迴流。

貿易紛爭,則精準打擊出口。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世界經濟領域,沒有無辜者,唯自強者方能不動如山。


如果沒有美國的一系列組合拳,那麼棚改貨幣化安置還會很愉快的進行,房價還會有30%甚至50%以上的漲幅,上漲的時間恐怕還會持續三五年,後果將更加慘烈。


2018年將成為房市的拐點,已經有深秋的味道,寒冬並不遙遠。


很可惜,房地產的寒冬來的太晚了一些,一路高歌猛進下讓無數人衝昏了頭腦,錯失了經濟轉型的機會,高房價對於消費的打壓更是致命,必然導致國內企業產能過剩問題日益嚴重。


環保確實可以壓縮產能,但是壓縮之後呢?部分企業可以關停,那麼就業呢?


貨幣超發下,房地產擔當了重要的蓄水池角色,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房地產提供的資金,並沒有投入到中小企業身上,對於實體經濟的發展升級並沒有起到明顯的正面作用。大拆大建更多是消耗經濟的血肉和元氣,並沒有產生新的價值。


2018年之後,房地產市場進入有價無市的可能性更大。即便是全面取消預售減少供給,房價的上漲動力也不存在了。居民家庭負債率激增,我們能看到的是已經超過美國次貸危機前水平,沒看到的負債又有多少?


很可惜,房地產的冬天來得晚了一些。


財智成功


這個冬天會很冷,非常的冷。之前有過一兩次的房地產調整,那還是一個行業,單一經濟問題所觸發,2018年這波地產寒冷則尤其不同。

這是不斷深化的房地產調整,不是2018年突然的政策,是2017、2016一直延續的政策,是“房子用來住”的核心指導下,各結果將逐漸呈現。

萬科高喊“活下去”,碧桂園公開降價,地產中介關門不已,2018國慶黃金週變成了“退房”周,房地產公司龍頭早已表態轉型等,預示著2018開始的新局面,不是春夏秋冬四季正常的輪換,是長熱之後的長冷。

我一直認為目前的高房價是不可持續的,是虛幻的,但我更擔心它急劇下挫引發的連鎖反應。

房地產入冬,不會僅僅是一個產業入冬,它是聯動的,鏈條式的。我們多麼期望住宅市場過冬,而商業用房,各大基建依舊保持較高的投資,從而託著經濟繼續高速增長。這樣,整體的房地產產業將是可控的,將是溫和轉彎轉型的。

但良好願望變不成現實,投資驅動已到了不得不轉變為消費驅動的重要歷史時刻。如果新興產業能爆發,如無人駕駛,新能源汽車,工業互聯網等,讓產業升級實實在在拉動就業,升級消費,那麼,房地產持續過冬還不足以帶來崩塌。

小米公司怎樣了,美團怎樣了,滴滴怎樣了,文化產業各類新興公司前景如何了,區塊鏈領域呢?一頭緊,另一頭就要松,房地產緊,新興產業就要勇於承擔風險大膽推進。

不然,這個冬天會很冷很冷,直接波及到普通的你我。


財經作家邱恆明


房地產入冬,概率不大。在經歷面臨較大外部壓力,出口等難以達到預期的情況下,如果房地產再入冬,可能對經濟增長帶來不利影響,繼而影響居民對經濟發展前景的預期。

因此,對房地產市場,也會保持強勢而理性得調控節奏既穩住房價,不讓市場過熱,也避免房價暴跌,不讓市場過冷,而是給市場降溫。

儘管如此,我們感到,在樓市調控問題上,一定會有理有節,會繼續利用政策,將資源向實體經濟領域引導。比如剛剛出臺的降準政策,導向劉非常明確。

正常情況下,降準對市場是有利的,尤其是房地產行業。但是,此次降準政策出臺後,房地產板塊卻出現了大跌。原因就在於,政策導向發揮了作用。

所以,眼下的房地產,不大可能入冬,但降溫是可能的。如果開發商繼續死扛房價,也不排除在政策作用下,房地產市場進入寒冬的可能。萬避免房地產市場進入寒冬,需要開發商通過降價售房來維持。不然,真的很有可能。


譚浩俊


中國房地產市場已經入冬一段時間了!

從八月份開始,國內各地房地產市場已經得到明顯降溫,房價上漲勢頭得到遏制,房價多數處於穩定階段,房價依然上漲的城市很少。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房價虛高,購房熱度降低

通過近三年的時間,國內房價從北上廣深到各地縣城,房價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上漲幅度最小的地方浮動也有30%左右,房價翻番的城市不在少數,在房價虛高的形勢下,無論投資的還是自住的購房者,都望而卻步,從而購房熱度降低。

二、限購、限售、限貸政策

這些政策的不斷出臺、擴張,使得大部分人群被拒之門外,沒有了購房資格,致使房地產市場成交量降低。

三、土地流拍

土地流拍的新聞在近幾個月內不斷傳出,致使市場出現恐慌情緒,對於未來房地產市場及房價捉摸不透,畢竟購房是一筆不小的投資,致使一部人即使有購房資格,但是面對這種現象又猶豫不決。

還有其他的一些因素就不一一列舉了,城市建設在近期也有出現放緩的信號,大力建設基本已告一段落。房價與租金價格不成正比,落差較大,出現這些現象需要市場通過一段時間的調整,房價價格將會進入穩定期,也就是所謂的“入冬”。


蜜魚生活


房地產快要入冬了,多重政策和跡象已經說明了房地產要降溫了,這對於全國人民來說是好事一件,對於依靠房價巨高才高才能活下去的企業就算壞事。


房地產跡象表示房產降溫

最近業主打砸售樓處事件比較火熱,為什麼要打砸呢?因為這些已經買房的業主買房價格高,之後房價下跌了10%甚至更多之後,就開始不講理了,不顧白紙黑字的合同,開始打砸售樓部,雖然方式激烈,但是嚷我們不得不注意到一個事實,那就是房地產降溫了。

美元加息,資金迴流美國

美國加息之後,全世界的一些資本就要回流到美國,房地產起到了一個資金蓄水池的作用,一旦資金外流,就開始要降溫了。

供需關係出現問題

供需關係出現了極大的問題,有的樓盤開賣之後,出現了有價無市的情況,價格在,但是卻少有人買,這個時候的需求小於供應,另外,還有眾多預購房子的人觀望房子價格而猶豫不決的。

政策方面

國家已經嚴格控制房價上漲,嚴格控制資金流向房地產企業,未來還可能推出一系列的房產稅或者空置稅來抑制房價,這些已經逐漸慢慢開始實現,穩定和降低房價的決心日益顯現。

房地產本身情況

沒有比大型房地產企業更加了解房地產了,他們對於房地產的動向很敏感,所以才能成為大型的房地產企業,比如萬科恆大等公司,萬科目前也是高喊“活下去”的口號,如果不是我生存即將艱難,有必要這樣喊嗎?



科技小車


我個認為差不多,房地產放開投資吧,好處紅火。但這樣一來不管有錢沒錢有文化沒文化不幹正事都去想撈金,現在房產不溫不火有錢不敢投資,沒錢想買買不起。還所有大部分百姓收入跟不上GDp增漲,你說錢從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