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电影敢说当代女性现状,姚晨、马伊琍贡献影后级演技!

文:点点

10月5日,女性题材电影《找到你》上映了。截止10月9日下午3点半,《找到你》票房7200万,豆瓣评分7.4。

作为一部关注“母亲群体”的电影,《找到你》的叙事能力是别出心裁的。

为描绘出不同的生活状态下的母亲,它一共设置了4种不同的形象。分别是姚晨饰演的律师李婕,马伊琍饰演的保姆孙芳,为孩子抚养权打官司的家庭主妇朱敏,以及孙芳的老乡。

以李婕为例,她是一名风光的律师,同时,也是一名艰难的母亲。夫妻感情不和,她选择离婚。

养孩子需要大笔开支,她选择早出晚归的工作,忍受那些焦头烂额的官司,忍受上司的性骚扰。

孩子名叫多多,年仅两岁,是最需要母亲陪伴的时候。无奈生活压力太重,李婕只能找保姆照看孩子。

平心而论,一个女人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但社会仍旧对母亲抱有偏见。

在孩子被保姆拐走后,警察的第一反应是:“白天为什么不报案?”

而后,李婕嗫嚅着说出一句:“白天工作。”

寥寥数笔,就勾勒出女性在家庭和工作中的两难境地,引人深思。

再说到马伊琍所饰演的孙芳。

和李婕不一样,她的全部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

孩子生病,丈夫不肯治。为赚钱,没文化的她跑到酒吧陪人喝酒,哪怕是喝到天旋地转也要抓住桌上钱。孩子肝出问题了,她配型不成功,绝望之下甚至是动了卖肾的念头。

因为是母亲,所以什么事都可以做。

在这样一个深刻的主题下,观影过程是非常沉重的。

“孙芳拐走李婕孩子”是电影的主要支线,在寻找孙芳的过程中,两个母亲的过去被一点点挖掘出来。

这是国内非常少有的失孤题材,在《找到你》上映之前,只有《亲爱的》和《失孤》这两部电影拍摄了这个主题。

和这两部电影相比,《找到你》要更胜一筹:它在借失孤的外壳探讨当下不同阶层女性的生活困境,力图寻找到“母亲”和“女性”中的最佳立足点。

为避免大量剧透,点点不多加介绍这部电影的剧情,只从预告中挑几个段落和大家分析。

第一个,是李婕毫无形象奔跑在天桥底下的镜头。

那个时候,孩子已经失踪了。李婕心乱如麻,生怕错过关于孩子的任何消息。她不停寻找,顾不上吃饭顾不上睡觉。这是属于母爱的伟大。

第二个,是打抚养权官司的母亲朱敏。

从法庭出来后,她愤怒的质问李婕:为什么要把孩子的抚养权判给男方,为了孩子,她辞去工作十年如一日的照料,她什么都付出了。

对此李婕表示:男方是我的委托人,这是我必须做的工作。

朱敏非常迷茫,“都是女人,你怎么能说出这么残忍的话?”

都是女人。个人看来,这是影片中最精髓的一句话。我们总是说社会对女性苛刻,从而忽略:很多时候,女性也对自己过于苛刻。

在李婕看来,只有家庭和事业有所顾及,才能够有权利说出“照料孩子”这句话。但不是所有的女性都能在两者间做到平衡。

她们是两个不同阶层的母亲,无法理解对方的苦于累。女性尚且如此,更不要说社会中其他人群。

最后一个,是孙芳大着肚子坐在长椅上,喃喃自语说:“妈妈爱你。”

影片中所有故事都是从“母爱”这个支线出发,为了孩子,她们付出青春、付出精力,乃至是生命。

电影末尾,镜头定格在这一瞬间的时候,整个人的情绪都是低沉的,压抑到哭不出来。女性究竟要如何生存?在成为母亲之后,她们是否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合法权利?

《找到你》有缺点,而且还很大。

噱头是悬疑片,实则叙事支线非常乱,一会讲这个母亲的故事、一会探讨女性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的两难,看起来非常混乱。

结尾处独白有一种说教的味道,看起来很像命题作文点题。虽说台词很现实,但总是有一种怪怪的味道。

不如让故事静默下去,观众自行在压抑的情绪中体会。

尽管如此,它还是值得一看的。

因为两大主演出神入化的演技,因为故事中充满了审判意味的主题。

母爱值得颂扬,女性与现实的对抗更值得被关注。不管你是刚刚迈进社会的青年,还是已经身为人母。每一个女性,都应该从这部电影中找到自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