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厕对外国人是种挑战,为何美国人无法完成“亚洲蹲”?

对来中国玩的外国游客最实用的建议之一,就是练习好“亚洲蹲”,以减少卫生间使用时的不便。

这里所说的“亚洲蹲”,并非你在健身房看到的那种下蹲动作。“亚洲蹲”动作,要求将臀部尽可能地贴近脚跟,脚跟完全落地,脚尖向前,并保持身体的稳定平衡。

这是美国人标注的最规范的“亚洲蹲”姿势:


虽然许多欧美人使尽浑身解数也未必能做到,即使努力做到也很难稳定保持住,但对许多中国人来说,保持这个姿势几分钟甚至几个小时都是小菜一碟。

比如吃东西的时候“亚洲蹲”。


比如抽一根的时候“亚洲蹲”。


比如等人的时候“亚洲蹲”。


比如观察的时候“亚洲蹲”。


当然了,我们“亚洲蹲”最多的情形,还是使用卫生间的时候。虽然马桶已经在中国家庭里普及,但公厕仍不乏蹲坑,并且由于蹲坑避免了大腿和马桶面的接触,蹲坑式的公厕会让很多人觉得更加卫生。

其实,“亚洲蹲”并非亚洲独有的姿势,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也不属于深蹲动作。然而因为这一动作普遍出现在亚洲,在西方非常罕见,所以被命名为“亚洲蹲”。

据说,大多数美国人都做不到“亚洲蹲”。

我对此深感好奇,并咨询了一位和我同样痴迷于“亚洲蹲”现象的物理治疗师,他精通生理学知识,并开通了相关博客,通过和他的交流,了解到“亚洲蹲”背后的不少科学。


“亚洲蹲”属于一种多节段运动模式。通俗来说,就是“亚洲蹲”是一种三重弯曲运动。在下蹲过程中,臀部、膝盖和脚踝都处于弯曲状态,你必须把自己身体的所有部位都折叠起来。

不过其中最关键的还是脚踝的灵活性。据无法完成“亚洲蹲”动作的人亲述,“亚洲蹲”动作让他们觉得可能会撕裂自己的阿基里斯脚踵。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许多无法完成“亚洲蹲”的男性,他们的脚踝特别不灵活。

这也是为什么孩子们做“亚洲蹲”非常容易的重要原因,因为他们的脚踝灵活性很高。许多小孩的踝关节背屈能达到70度,而大多数西方成年人只能达到30度。踝关节背屈度数低意味着脚踝不够灵活,容易造成蹲式困难。


除了脚踝的灵活性之外,体型也会影响到“亚洲蹲”被完成的可能性。较大的头部和较短的四肢更有利于在做这个动作时保持身体的平衡,而这恰巧也是孩子们的体型特征,从另一个角度同样解释了孩子们能完成“亚洲蹲”的原因。

这位来自加利福利亚的物理治疗师表示,他有三个兄弟,每年他都会在兄弟间展开“亚洲蹲”比赛。

“虽然我是做得最标准的,但这是我认真练习的结果。

我有个兄弟,腿比我短一些,虽然动作不如我那么标准,但他完成动作时比我轻松多了。

而我们几个兄弟中腿最长的那位每次比赛都是最后一名,他几乎完成不了。”

不过,虽然这种姿势被命名为“亚洲蹲”,但目前还没有人确切研究人种与这种姿势之间的关系。

下蹲姿势在举重运动中应用得非常普遍,许多举重鞋会将脚跟加高一点,来帮助选手更好地完成动作。许多人也是在举重运动中,意识到自己的脚踝僵硬问题。

在“亚洲蹲”现象刷屏时,有种说法认为,欧美人丧失这项技能,马桶难逃其咎,毕竟在马桶出现以前,人类祖先必须依赖这项技能来完成如厕。然而现在技能已经失去,并且还很难找回。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微信关注:民生大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