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克李君图:民族品牌崛起还有10到20年的红利期

“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激发了一个时代的激情,一批戴着体制内“红帽”的青年才俊下海创业,利用计划经济的余威,抢占市场经济的滩头。

他们被认为是集智商、情商、胆识于一身的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的试水者,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历史标签——“92派”。

李君图是其中之一。

虽不及陈东升、潘石屹那般耀眼,但在时代的号召下,这位鲜少露面的企业家,用26年时间打造的苏州博克企业集团(下称博克集团),为中国化妆品行业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君图(左)

联合利华的中国“发小”

博克集团的成长史,几乎伴随着整个中国日化产业的发展。

1992年之前,中国日化市场无疑是国企及集体企业的天下,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一批企业最终没能逃脱转制的影响,而到了90年代,在外资企业的撬动下,中国日化市场百花齐放,也催生了一批民族企业,典型如博克集团。

1992年,在市场经济的春风中,两名美国籍华人投资50万美金在苏州租厂房成立了苏州博克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博克集团前身),好景不长,由于经营不善,厂子发展裹足不前。就职于政府机构的李君图,在改革春风的号召下,下海接手了这个“烂摊子”。

一方面,凭借着博克集团的外资基因;另一方面,站在市场经济的潮头,而立之年的李君图坚信,只要踏实做事,没有过不了的坎。“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李君图用这句听上去稍显俗气的话来回望过去,他又觉得“这就是命”。

1995年,是联合利华在中国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也成为博克集团的起点。

当时,中外合资的联合利华,在中国市场的运作进入了转型期,博克集团中美合资的背景,对联合利华在选择合作伙伴上有天然的吸引力,也成了博克集团发展的跳板。

“那个时候,我们几乎什么都没有。”人才的缺乏、设备的落后,无不困扰着当时的李君图,财务出身的他,逐条分析成本。最终凭着这份真诚和成本的优势,博克集团得到了联合利华在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也成为中国第一家联合利华外发配料的生产企业。

如此,博克集团赚得了第一桶金。欧莱雅旗下的卡尼尔、玫琳凯、高丝也纷纷找上了门。

2001年与露华浓的合作,成为博克集团的又一起点,意味着其生产线从单一的洗涤延伸到了护肤、彩妆,开始全品类运作。而2006年开始与汉高合作、2008年全面合作,则是博克集团的又一次提升,标志着其产品线从全品类转为高端。


汉高的亚太区唯一

无疑,博克集团不仅踩中了外资企业布局中国市场的节奏,也赶上了中国日化市场发展的黄金期。

与其说这是李君图的幸运,不如说是他在多变的市场中求稳的那份定力。

目前,汉高和露华浓是博克集团主要服务的两大客户。其中,博克集团销售额的80%来自汉高,15%来自露华浓。即便是客户数量最多时,其也仅服务4家企业,“品牌数量不多,但是品类比较齐全。”

看起来,客户单一是博克集团的最大短板,但李君图不以为然。26年来,他坚信只要专注,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就会让客户离不开。也确实,博克集团成了当下汉高在亚太区唯一的生产基地,即便露华浓已退出中国市场,但其仍保持与博克集团在亚太区的合作。

在多变的市场面前,李君图也已开启新的战略布局。

去年底,乘着彩妆发展的风头,博克集团组建了彩妆事业部,并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去年投产的太仓工厂主要用于洗涤品和护肤品的生产,苏州的总部基地成立研发中心,全面开展彩妆、护肤和洗涤产品的自主研发。在李君图的规划中,洗涤、护肤、彩妆三大品类在集团贡献的产值未来将基本实现均衡。

与露华浓的合作让博克集团在彩妆上站在了较高的起点,因此李君图认为彩妆为集团打开了进一步的上升空间,经过2018年的调整后,2019年将是又一个发力期,在合作客户上,其将侧重于全球性的彩妆品牌。

“外退内进”中不能变哑炮

“没有困惑。”虽说当下的日化市场面临转型的阵痛,但这句话李君图说得斩钉截铁,没有半点犹豫。或许经过26年的锤炼,这位年过半百的长者心中自有一杆秤,那便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膨胀,让风险可控。

他认为,过去十年,尤其是2011年以来,是民族日化品牌的高速发展阶段,尤以大日化品牌最具代表性。这一时期,立白、蓝月亮等民族品牌在洗涤市场横刀立马,奥妙、汰渍等外资品牌被甩出一大截。

这两年,在洗护为代表的小日化领域也出现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品牌,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控制的市场壁垒被攻破。接下来,随着国人消费理念的转变以及消费意识的成熟,护肤市场当下的竞争格局也必将重新洗牌。

在李君图看来,中国日化市场真正发展的二十余年来,民族企业不断生根,一方面在基础投资上已几乎比肩外资企业,另一方面在研发层面的人才储备上也上了一个台阶,同时外资日化巨头近年也为民族企业输送了一批人才,因此从大日化到小日化、再到护肤以及未来的彩妆,必然是“外退内进”的发展趋势,“宝洁、联合利华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历史的必然。”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重点服务外资品牌的博克集团将面临危机,李君图反而认为这是春天的来到。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市场,外资品牌定然不会放手,但对中国的投资会越发谨慎而不轻易建厂,比如汉高已关停其在中国的所有工厂,目前亚太区90%的产品由博克集团生产。

苏州博克产业园鸟瞰图


作为江苏省日用化学品行业协会理事长、苏州市日用化学品行业协会会长的李君图发现,从大日化和小日化的迭代可以看出,消费者对外资品牌的认知已逐渐理性,“民族品牌的崛起还有10-20年的空间。”

但其中也有隐忧。

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国内企业在市场一线冲锋陷阵的“兵”很厉害,但打到后来,往往子弹容易出问题,而这枚子弹便是产品的品质,其根源在于国内企业对生产基地的质量控制不严,造成“后院起火”,向来注重市场而非品质,这一点与外资品牌有较大差距。

可喜的是,这两年已有不少国内企业意识到这一点,并寻求转变。“崛起任重道远,改变观念是很难的一件事。”李君图认为,未来十年能够崛起的民族企业一定是全球性的集团公司,需要有全球眼光,通过重组壮大实力,典型如吉利。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机会,这个机会为能敏锐洞察的人所准备。采访尾声,李君图这位市场经济的破冰者,迎着日化市场的东风,一边感言“改革开放为我们这一代人创造了机会”,一边再次强调了博克集团的步调:一步一个脚印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