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被认为“情商”不高,怎么后来在部队“开挂”了?

分配到单位的同批学员,转业的转业,提升的提升,原地踏步的也不少。回过头看,倒是那些当时不声不响,看起来默默无闻的人走得更远升得更快。反而那些当时风光无限的活跃分子要么被打击了沉默不前,要么不安现状早早脱了军装离开了。

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两个人大刚和小虎,因为他们俩竟然在好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刷出任何存在感,在大部分人都刷了差不多的表现,他们竟然像空气一般的存在了很久。

甚至,在上级组织的新学员集训几百号人里,他们也淹没在茫茫人海,几乎没有任何表现。更可怕的是,他们不善交流,也不喜欢跟我们沟通交流,我们以为他们情商低。

可事实总是啪啪打脸。小虎后来在大机关混得风生水起,大刚现在也在一个兄弟单位干组织科长,两人马上直奔团级干部了,同批学员有不少还在原单位干着正连,原地踏步了好久。

为何会出现这种看似反转的人生?

那就是因为那些我们曾以为很重要的东西,其实根本不重要。

初入军营,要想日子过得好一点儿,不那么狼狈。要么赢得领导赏识和肯定,要么和战士打成一片。

如果你身体素质特别好,五公里、四百米障碍玩儿爆战士,战士不服你不行;或者你才华过人,演讲比赛第一,唱歌唱到让别人耳朵怀孕,也会赢得不少好感。

但天赋异禀的毕竟还是少数,大多数都是普通人。有人说,混迹于基层,要打成一片或者赢得领导好感,就需要靠情商。

我看到,当排长的大刚因为不会和战士处理关系,时常和战士激烈争吵,和主官严重冲突,甚至被战士扔了被子。小虎也好不到哪儿去,当排长值班竟然派不出哨兵,除了集体活动,每天只能自己看看书打发时间。

那会儿我们都觉得这两哥们情商有点低啊,未来堪忧。

日子实在无聊,大刚真的背起了那些上级发下来谁都不会多看一眼的文件,从党委会主题讲话,到机关各个通知、命令、指示,后面大概营领导也实在看不下去了,给推荐到机关帮忙了。那会儿大抓信息化,人手一台电脑,基层天天练打字,小虎跟着战士天天晚上练到很晚,真练出了一定境界,被选到机关参加上级单位的比武。

至此,他们的人生就像开挂了一样,不断进步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

不过,那些以前看起来情商低的弱点,仿佛一下就变成了优点。

大刚性格依旧一根筋儿倔强,和直属领导产生工作分歧,经常在办公室争得面红耳赤,领导和战友开始觉得,大刚敢于说真话,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是个非常正直的人,可堪大用。

小虎依旧不太沟通交流,但技能超强,在上级参谋比武中夺冠后,还荣立了二等功。大家觉得,小虎钻研劲头足,所谓“人狠话不多”,大家开始敬佩和羡慕起小虎。

情商,百度解释为情绪、意志、性格、行为习惯组成的商数。从这个解释看,大刚和小虎其实情商并不低。

不过我们通常从狭隘上理解情商,总是片面具体化到人际关系中,把会不会让别人舒服放在首位。比如排长小王逢年过节给领导送点礼,小李平时没事给战友点儿小恩小惠,小丁说话办事圆滑世故,跟谁都没有摩擦碰撞,有的都是美好和平的世界。

很多战友理解的高情商就是左右逢源、八面玲珑,却忽视了提升自己核心价值的关键。其实这根本就是一副跪舔别人的样子,吃相真的很难看。你跪舔的他们,可能是你的某个领导,可能是身边战友。

当然,适当的谦虚肯定要有,但一旦你跪久了,姿态就会越来越低,再也爬不起来了。

这让我想起数年前军旅电视剧《士兵突击》,大概许三多和成才就是两个很好的极端例子。

高情商如精于人情的成才,低情商如傻傻呆呆的许三多,你愿意当哪一个?

其实大多数人都到不了两个极端,作为平凡普通官兵,在基层,千万别用所谓的情商去讨好你的上级和身边战友,看长久来看,你要进步,他们根本挡不住你前进的脚步。

所谓的高情商,短期看很重要,舒服了一时。但长远看,根本不值一提,甚至还会分散你的精力,让你陶醉其中,最终丧失了最佳发展期。任何时候,都要不抛弃不放弃地拼搏进取,努力到别去拼所谓的情商,因为那样不高级。

文 / 闻道

兵部来信已入驻头条号、百家号、搜狐号、新浪看点、凤凰号、企鹅号、一点号等平台。

兵部来信 个人微信号:plapost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