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印再獲「中華慈善獎」 做好企業就是最大民生

9月13日,第十屆“中華慈善獎”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黨委書記許家印等愛心人士榮獲這一慈善領域的國家最高獎。作為連續八屆“中華慈善獎”獲得者,許家印在表彰大會上作了代表發言。

許家印在表彰大會上作代表發言

“窮孩子”許家印八獲“中華慈善獎”

許家印回顧了自身的貧困經歷以及成長曆程,對黨、國家、社會給予的幫助充滿感恩,“沒有國家的恢復高考政策,我就離不開農村;沒有國家每個月給我14塊的助學金,我就讀不完大學;沒有國家改革開放的好政策,就沒有恆大的今天。所以,我和恆大的一切,都是黨給的,國家給的,社會給的。飲水思源,我們一定要回報社會,一定要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一定要多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第十屆“中華慈善獎”表彰大會現場

據悉,恆大成立22年來,已累計納稅1850多億,慈善公益捐款100多億,直接解決就業260多萬人。從2015年12月開始,恆大結對幫扶貴州省畢節市,選派2108人的扶貧團隊常駐烏蒙山區,無償投入110億,到2020年幫扶全市103萬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

據統計,許家印已成為現金捐贈額累計最高、榮獲中華慈善獎次數最多的愛心人士,並多年獲評《福布斯》中國首善。

近兩年的全國兩會上,許家印多次表示,恆大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飲水思源、回報社會,積極投身慈善公益事業,是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今年年初,許家印的一則內部講話視頻還在網上廣泛流傳,引發社會關注。視頻中,許家印首度披露了童年的貧寒以及成長的經歷,袒露自己的慈善初心,動情處還數度哽咽。

飲水思源恆大22年捐款超百億

恆大的畢節扶貧是恆大慈善事業中濃墨重彩的一筆,畢節扶貧事蹟儼然已成為企業界的佳話。扶貧不等於捐贈,如何真正做到授之以漁,而不僅是授之以魚,如何幫助貧困人民找到有尊嚴、可持續的生活方式,建立長效扶貧機制,一直是全社會探討的重要課題。以2015年12月1日的大方縣為起點,到畢節整市的精準扶貧,恆大計劃無償投入110億,目前已捐贈到位60億。

恆大還投身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已累計捐贈約20億。2017年開始,恆大結對幫扶惠州市惠東縣、博羅縣共26個貧困村,2018年又幫扶河源市連平縣、和平縣,踐行鄉村振興戰略,打造美麗鄉村示範村。此外,恆大還為陝西、河南等省扶貧攻堅事業捐贈約20億,實施產業和教育扶貧等。

脫貧攻堅是恆大投身公益慈善的重要一環,但並不是唯一。恆大自創立以來,一直持續承擔社會責任,累計為民生、教育、環保等慈善公益事業捐款已達113億,數額之高、力度之大,堪稱行業典範。

民生問題是近兩年社會的焦點話題,與民生息息相關的,有就業、社會保障、教育以及脫貧等等重點問題。除了在精準脫貧方面進行專門工作,在改善民生方面,民營企業能做的還有很多,從恆大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做好企業就是最大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