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水滸傳》的時候,你有沒有看到哪個人物死了就不想再往下看了?是哪些人物呢?

大賽爸爸說


不知道大家看《水滸傳》有沒有一種感覺,就是覺得大排位之前的劇情既緊湊又刺激,等到招安之後畫風就變了。且不說好漢們拋棄了逍遙自在的生活開始為朝廷賣命有多“憋屈”,單論徵方臘期間眾頭領們成批的以不可思議的方式陣亡就讓人很窩心了,到了昱嶺關,盧俊義又故意犧牲了六員好漢,我就知道這書沒法看了…

不少介紹龐萬春的文章都說他是射殺梁山好漢最多的人,其實不然,昱嶺關之難完全是盧俊義的責任,沒見過誰探路去派3000人馬並且打著旗號浩浩蕩蕩上前的,如果龐萬春這都發現不了,那他就是瞎。此戰的總指揮是盧俊義,果然讓一個武力高強的員外去單挑還可以,但指揮戰爭就不行了,而一旁的軍師朱武居然也不阻止盧俊義的昏招,這就很耐人尋味了。

所以說梁山好漢之死並不是方臘方有多無敵,而是施公有趕稿之嫌,在昱嶺關之前,許多好漢都很不可思議的犧牲了,今天邏輯文史姨就盤點下昱嶺關前那些戰死的或者是莫名其妙死的好漢們,光看文字沒意思,今天我把他們的“死相”也配上圖~

1、潤州之戰首先出現了陣亡的頭領,此戰宋萬、焦挺、陶宗旺都被亂箭射中然後馬踏而亡。

2、常州戰韓滔、彭玘CP不敵高可立、張近仁CP。

3、鄭天壽在宣州戰被飛來的磨扇砸死,曹正、王定六被毒箭射死。

4、宣贊在蘇州大戰郭世廣,最終二人同歸於盡。

5、施恩於常熟戰溺亡。

6、孔亮於崑山戰溺亡。

7、郝思文、徐寧在杭州戰中一箇中埋伏被碎剮,一箇中毒箭七竅流血而死。

8、張順在湧金門下被射成了篩子。

9、周通去獨松關探路被厲天閏捅死。

10、張清、董平私自偷營在獨松關外紛紛被殺。

11、德清縣司行方力斬雷橫,龔旺大戰黃愛卻失足陷入坑中,被亂槍刺死。

12、索超、鄧飛北關戰被石寶雙殺。

13、劉唐在候潮門之戰居然被閘板壓死。

14、鮑旭被埋伏在北關城內的石寶砍死!

15、侯健、段景住在錢塘江上遭遇大風,然後船翻了二人都淹死了。

16、阮小二、孟康遭遇浙江四龍的伏擊,阮小二被捉然後自殺,孟康被炮彈炸成粉末。

17、解珍、解寶準備偷襲烏龍嶺,在攀巖途中紛紛死於非命。

18、王英、扈三娘在睦州戰被鄭彪雙殺。

19、李袞和項充追殺鄭彪,因不熟悉地形紛紛慘死。

20、馬麟、燕順在烏龍嶺被石寶雙殺。

21、郭盛在烏龍嶺下被飛來的巨石砸死。

22、呂方和白欽墜崖同歸於盡。

好吧,其實看到這裡離小說結束也沒幾章了,我想大家也看出來我的意圖了,我其實就是來秀圖片的~

看到配圖有沒有暗爽的感覺…


邏輯文史游


在《水滸傳》文中,出現的人物是非常多的,光算梁山好漢就有一百零八位之多。全書以梁山一百零八好漢為主體,描述了好漢們的個人經歷、上山經歷以及大聚義後跟朝廷對抗,接受朝廷招安後,出征遼國、田虎、王慶,以及平方臘過程中梁山好漢死傷2/3以上,全書在悲劇性且引人深思的氛圍中結束。

所以,除了是因為非梁山好人物的死而不想看下去的,大多都會看到梁山好漢出征方臘的章節的,因為全書直到徵方臘時,才出現梁山好漢的生死離別。

筆者第一次看《水滸傳》時,是看到沒羽箭張清的死才有點看不下去的,不過後來,還是看完全書了,這是後話。

我且簡單介紹一下沒羽箭張清的個人生平:

沒羽箭張清是在盧俊義攻打東昌府時才第一次出場的。張清原是東昌府兵馬都監,在盧俊義攻打東昌府時,用飛石打傷多名梁山好漢,後被吳用設計逼下水中,被阮氏三兄弟活捉,最後在宋江勸說下,歸降了梁山,而且還是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第一百零七位上山的。



第一次看他出場時,筆者自然也是站梁山好漢的立場的,看著他用飛石連傷郝思文、徐寧、燕順、韓滔、彭汜、宣贊(逼得宋江割袍為誓,不拿下此人,誓不回軍!)、呼延灼、劉唐、楊志、朱仝、雷橫、索超十二位好漢,又擊退關勝、董平兩員梁山五虎大將,心裡實在是咬牙切齒的,恨不得他立馬被活捉……後來,還真是被活捉了,這又是後話。

接下來,回到正題,說說為什麼沒羽箭張清的死,使我不想把《水滸傳》往下看下去。

先說死因吧,沒羽箭張清是在徵方臘攻打獨松關時,與董平私下步行攻關,與方臘的四大元帥之一厲天閏交戰時,不慎刺入松樹中,而被厲天閏趁機刺死。

甚是可惜,堂堂梁山泊馬軍八驃騎之一,偏偏放棄了擅長的馬戰,而選擇了步戰,卻又遇上了槍法失誤、飛石用不上的局面,而被敵將反殺。(鼻子一酸,眼淚已經滴到書上了,滿滿還在期待著他再立奇功的,偏偏就這樣死了,後來,就把書一扔,涼了差不多一個星期,心情平靜過來後,才接著看下去的。)

後來,厲天閏在獨松關失守後逃跑時,被盧俊義追上,交戰三十回合後,死於盧俊義刀下。(此時,長呼一口氣,痛快!)

接下來是原因所在,

在梁山一百零八好漢中,提到有後代的好漢不多,而沒羽箭張清就是其中的一個。

沒羽箭張清的妻子是瓊英,原是田虎手下女將,後來和張清產生了一段浪漫的愛情,結為夫妻,生有一子,名叫張節。此是後話,也跟各位普及一下吧:



(瓊英在出徵方臘前因懷孕染病,所以沒能與張清一起並肩作戰,後來生了張節,得知張清的死後,哭到昏暈,並親自去獨松關扶柩到張清故鄉彰德府安葬,從此,孤兒寡母,將張節養大成人,後來,張節抗金有功,得封官爵,歸家養母,以終天年,並奏請表揚瓊英的貞潔。)

拋開文中多次提到的姦夫淫婦,張清瓊英這對青梅竹馬卻是例外!

看看施老對他們倆的描述,

張清——年少英俊,虎背狼腰,擅長飛石絕技,飛石打將,百中百發。



瓊英——美貌絕倫,天資聰穎,冰清玉潔,且善用飛石。

簡直是天生絕配啊!可惜,結局太慘烈。正是因為張清的死,感覺一切美好都化為泡影!所以啊,筆者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會鼻子一酸,淚流滿面,看不下去了。

以上是筆者的看法,你們認為呢?

同時今天是七夕節,祝單身的朋友們有情人終成眷屬!祝已經成家的朋友,生活美滿、闔家幸福!


古文奇觀



【中秋話吳用】

在整部水滸中,我看到智多星吳用的死,他黯然傷痛地自縊死在了梁山結滿蛛網,桌倒椅歪,滿屋灰塵的忠義堂上!自從看了吳用的死,我潸然淚下,難道真的如俗話所講的百無一用是書生嗎?吳用是先生出身,是傳道授業解惑這樣一位老師。吳用從劫生辰綱到火併王倫,到招安,到徵方臘,繼爾宋江等人身死。



一個親眼目睹梁山從興盛到衰敗的人;一個親眼見證了一群生龍活虎的兄弟又一個接一個地死散的人。作為梁山的主心骨,大管家,帥才,軍師的人。沒有比死更讓其好受的了!作為一個基層的秀才,有一道不可愈越的障礙,就是面對政略與戰略而只有束手待斃,這種束手無策之舉,固然讓人感到一陣陣身心透涼痛徹心菲的悲哀。我切膚之痛地察覺得到吳用可悲,可嘆又可憐。苦莫大於心苦,哀莫大於心死。而更讓人痛的是親手埋葬自己的兄弟,而自己又成為罪人。




吳用之死,昭示著一種憤懣與罪惡。而吳用的負罪感,又是其無法更改,不可逆轉的。作為一個秀才,一個先生,目光短淺又不甘平庸,經過一番鬥爭之後又陷入了十八層地獄。連平庸之人也做不成了。吳用猶如趴在井沿看一眼陽光的青蛙,隨後又跌入了井底,向地獄之門又陷入了一步。本書的作者施耐庵羅貫中,把吳用之死安排在最後,也就如給人痛苦的心靈更添了一層堵,而且是把這堵牆徹底封死了,使人們鉛般沉重的心更加沉重,沉重到不願多看一眼。這同時也是本書運作構思的微妙之處,達到構思的巔峰節段。

“吳用”的諧音“無用”,此乃百無一用也!

風行君帶你從細微處解讀不一樣的文史,歡迎欣賞


解悶日記



林海雪原185164327


實話實說!《水滸傳》全本小說沒看過。小時候大人講,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

大家都知道這兩本書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是哥們義氣為重!打打殺殺,而三國專宣傳的用心用計謀。所以才有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之說。

今天二他爸借題主的問題展開來。

以前確實看過電視劇《武松》,印象最深的是武大郎,潘金蓮,武松,王媽媽。

雖然是傳說演義,但電視劇演的確實不錯。

回到主題,大家都明白,武大郎的死也確實反映出了現實,他和潘金蓮確實不搭,這在今天也有現實意義。人雖實在但是,沒有逃脫王媽及潘金蓮之手。最後武松替哥報仇,還武大郎一個公道。

傳說歸傳說,演義歸演義。在現實生活中,理性現實為上,希望大家引此為戒,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歐K!一點拙見!望指正!

謹此!


二他爸


《水滸傳》是四大名著之一,又因為被央視拍成電視劇,更是讓人熟知。很多人只看過電視劇《水滸傳》,沒有看過書籍《水滸傳》。

在看《水滸傳》時,被梁山好漢的故事吸引。在第一次看完全部《水滸傳》後,隨後再看,往往是看到宋江接受招安,就不再往下看了。

因為知道了宋江接受招安後,宋江會率領眾好漢征討方臘,梁山好漢死亡之旅就開始了。梁山一百單八將,在徵方臘戰役中死亡了七十人。

己家看法,歡迎關注“寧靜影像故事”,留言討論。


寧靜影像故事


年少時讀水滸傳,被我看的眼圈圈發紅。

明明是一部兄弟情,被我看成了愛情戲。因為看到了林沖與娘子的恩愛,情殤,永久的分離,為了苟活,忍辱負重,最後被氣死了。總之,看完這段之後,有過不想繼續讀的想法,好幾天才緩過來。因為年少相遇便是永遠就是定義裡的幸福,這部簡直毀我對愛情的嚮往。不過越是悲情越是刻骨銘心,越是讓人對美好愛情更加的嚮往和憧憬。同時也希望自己將來對於愛情要堅持、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