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西江哪些景点值得推荐-“苗寨”游记指南

周末去凯里的西江苗寨一行是朋友做的决定,像我这样的懒人周末与我简直就是黄金时段,让我出门那自然是万万不可的,不过最后却拗不过朋友再三的劝导,最后却也满心欢喜的背上行囊同她们一同赶往那个神奇的苗寨。

刚下车,一眼便望见由精工艺筑建而成的门楼,比起贵阳来黔东南地区气温偏高,除去了贵阳的凉爽,而恰逢周末较为炎热,此时的苗寨相较旅游旺季而言,显得有点寂静,仿佛回到了最初的那个没有成为景点之前的苗寨,安静美好让人心之所向神之所往。不过也较为可惜,没有遇见热闹至极的"拦门酒"。

寨子里遍地都是民居民宿,来到这边不用担心住的问题,所幸好友来前便早以定好房间,在寨子里行走一番过后便轻而易举的就寻到住处,好友将行囊规整完毕便囔囔着出去走走,于是乎,我只能踉跄跟于她身后不断行走。

登高望远那自然是一番不可多得的享受,可对我这样四肢不勤的人来说,登高无非就是要了半条命,不过转念一想,既已到山脚何不完成接下来的行程呢?于是乎身体里好像突然有一股用不完劲促使着我一步一步往上而去。付出的东西向来是会有回报的,立于高处,将这个村寨尽收眼底,这般美景不经一番辛苦又怎可欣赏到呢?

作为全国最大的少数民族村寨而言,其的历史最初可以追寻到五千多年以前,经过时间长河的不断冲洗和反复更新,最终以这种形态展现在众人面前。两岸居民沿河而居,长长的河道犹如一条宝石带将两岸的村民环绕起来,而连接两岸的桥梁便是几座历史悠久的"风雨桥",全桥建成无一钉一隼,令人无不感叹民族的智慧向来深远。

天空之中炙热的日头叫人睁不开眼,于是乎同好友商定在桥上稍作歇息,待这日子偏西一些我们再继续开始"征程"。刚到桥上坐定,三五个老太太就河对岸蹒跚而来,最后落座于我们对面。向来听闻苗族以苗语为母语,此时此刻听着老太太们嘴里那不懂的语言,我与好友相视一笑。

近几年来,苗寨作为一个旅游景点的开放,那自然是少不了关于民族文化的宣扬,再则听闻苗家儿女向来都是能歌善舞之人,于是乎那寨子中央的广场便成了苗家之人常待之地。他们在这里载歌载舞,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宴会,在这里同外来的游人一同歌舞升平。

吊脚楼、风雨桥、苗族飞歌、拦门酒、长桌宴这些是最具苗族特色的代表,在这里我看过吊脚楼,走过风雨桥,听过苗族飞歌,只是颇为可惜竟没有遇见拦门酒与长桌宴,而长桌宴通常为较大盛典之时才会出现,此时的八月季节,没遇见自然是心存遗憾。

时间这种东西,你倘若身在其中尚觉得缓慢,但是当你偶的回头定睛一看之时,你才会发现却是如此的短暂,一天的光景就这样静悄悄的溜走,下午十分于农家用过晚饭,竟心血来潮非要见识一下此地的夜景,纵然是爬得汗流浃背,内心却觉得十分欣喜。

心若自在,在哪里都是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