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家族》上映突破40亿日元,颠覆三观的催泪题材到底多扎心?

上海国际电影节开票,戛纳金棕榈大奖《小偷家族》不到30秒,几千张票全部秒光!

《小偷家族》在中国内地上映首周末3日票房4800万人民币。

据海外媒体报道,《小偷家族》票房破40亿日元,收获今年日本本土真人电影票房第一。

以上,就是《小偷家族》上映拿到众多成绩中的一部分。为了感受这位创造了日本家庭剧巅峰导演的实力,小编特意把《步履不停》《如父如子》《奇迹》刷了一遍。也跟着“住院”大军进电影院,为《小偷家族》首周末破4800万票房贡献了一张毛票。

一如是枝裕和导演之前均在8分以上的电影,《小偷家族》又在豆瓣上拿到了8.8的高分。

15年的社会镜头,是数学家也算不出来的社会问题

这部电影讲述在东京大厦林立的夹缝中生活着五口人,柴田家一直靠犯罪来维持家计,某天在柴田治捡回一个遍体鳞伤的小女孩后,这个家庭的秘密渐渐曝光的故事。

这不是多伟大的题材,却戳心得很。就像韩剧《请回答1988》,明明只是讲胡同口的故事,却哭倒了一大片的观众,甚至拿到了豆瓣 9.6几乎满分的成绩。

继《如父如子》以后,是枝裕和时隔5年又“回到”了戛纳电影节,也带回了一份“礼物”——一部讲述了六个拥有不完整人生的人,却在爱的磁力下组成了完整的家庭的电影。

有人说,这又是一部日本式颠覆三观的电影,大部分人甚至不能理解一个靠偷鸡摸狗为生,甚至连家庭成员都是“违章建筑”——不合社会伦理道理的电影,仅仅只凭爱的名义就想打动人?

在一段关于《小偷家族》的采访里,导演是枝裕和提起电影的主题时说:“这部电影不是为了解构家庭,只是想人们思考,家庭其实也有其他方式组成。

1987年在早稻田大学毕业以后,是枝裕和加入了TV MAN UION制作公司,负责拍摄纪录片。对社会问题的长时间关注,让是枝裕和看到了人们总是容易忽略或者不重视的根本性社会问题。

追求细腻和真实的镜头感加上15年深刻的社会观察,让导演是枝裕和的电影有了自己的一套电影哲学。

家庭作为人组成关系的最小单位,同时又是能应影响社会发展的关键,它就像单车上最小又最重要的零件,没有它社会就会分崩离析。

是枝裕和做的电影就是这样的作品。

而这并不是哲学家、伦理家、数学家所能解释的问题,因为家,不是能讲道理的地方……

就像豆瓣网友说的:“这部电影在观影时需要观众做的第一步是:放下三观。”

我们什么都没有,只有爱

《小偷家族》中:男主人公阿治没有正式的工作,平时就在工地上做做短工;妻子信代在一家工厂里工作;没有血缘的妹妹亚纪在一家风俗店做援交女;弟弟详太和被“捡”回家的妹妹由里则是每天在家附近小店转悠偷东西。

这六个人,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破碎的。他们是社会的蛆虫,可是却想成为一个温暖的人。阿治喜欢占小便宜,是他教会详太偷东西的技能。

我们在影片即将结尾时,警方审讯阿治“教一个孩子偷东西,你不会良心不安吗?”阿治说了一句话:

“我没有什么可以教他们的,只有偷东西。”

生育孩子,哺育孩子,是每个成为父母的人都会本能的去做的事。失去生育能力的阿治夫妇遇到了详太和由里也不自觉的把自己顺位成了父母的角色。

8月3号上映以后,网友们纷纷被饰演阿治妻子信代的安藤樱圈粉。电影里被抓以后,信代和警官对话的片段戳中了很多人的泪点。面对警官步步紧逼的审讯,信代表面淡淡,却不停地抹泪。

她说:

”难道生了孩子才能做妈妈?“

这也许就是是枝裕和所要向观众传递的主题:不是生了孩子就自动升为母亲,不是生了孩子就会做父母。

所以由里回到了那个“送”自己一身伤疤,真正的父母身边,却要胆战心惊、小心翼翼的生活。

就像是枝裕和自己说的,只是想让观众思考思考,家庭是否还能允许有其他方式组成?

如果为了我们约定俗成的东西就给某些东西的存在匆忙判决死刑,我想我们不会失去什么。但我们因此错过某些东西,我们一定会遗憾,这个世界也一定很单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