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珠格格》要翻拍,翻拍,翻拍,我瑟瑟发抖

一大清早,就听到了《还珠格格》要翻拍的消息。

我的内心无比平静,只有一头草泥马在悠闲地吃草。


这些年,翻拍的经典不少,扑街的更不少。

服装画质在前进,经典也随着时代的进步一遍遍更新着。


这次,琼瑶儿媳何琇琼女士也讲到:我们相信经典无法原样复刻,但我们希望这部小说,这个IP能够用当下年轻人群体喜欢的方式,重新演绎与诉说。

1998年至今,20年间《还珠格格》累计播放16轮,联手《西游记》支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暑假。


兴致勃勃看紫薇找爹,因为暑假刚开始。

心怀忐忑看紫薇被针扎,这时暑假已经过半。

泪流满面看紫薇失明,该去补作业了。


《还珠格格》一经播出便创下了中国电视剧有数据统计后的收视记录,最高收视突破62.8%。

它从一种现象,变成一种集体记忆,成为一个时代符号。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今年是翻拍剧井喷的一年。

《寻秦记》《新笑傲江湖》《流星花园》……

翻拍剧给了我很多快乐,无剧可及的巨大满足。

放假就出去玩,手机没坏也可以换,原来我那么富有。


但是,翻拍并不是新的产物,也不是国内独有现象。

比如今年韩国的很多新剧都翻自英美剧,各个国家之间也有互相翻拍。

有人说翻拍之所以泛滥,是因为现成的IP与剧本,省去很多功夫。


但我说如果这样想,那这剧充其量就是复制。

就像去年的《深夜食堂》,还原程度越高,骂声也越高。


原因太简单——

我们的食堂是烟火气十足的路边摊,大排档。


三五好友,烧烤啤酒,人声鼎沸,车水马龙。

一样可以畅谈理想与失意,最后都化成一杯酒与一缕烟。


其实,翻拍在创作上就已经输一头。

打着“与时俱进”的旗号,无非是想消耗经典。

推翻观众心中的既定形象,让他们认可新作,远比创作新人物要更困难一点。

但即便是这样,翻拍的雷剧还是一年胜过一年。


随便搜一个热门IP,光“射雕英雄传”每隔几年,就会被翻拍一部。

先入为主的情绪,让我们把翻拍的也当成经典。

年龄大一点的喜欢83版,小一点的喜欢03版,甚至08版。


但是,也并非第一个吃螃蟹的就胜出。

比如“神雕侠侣”,香港83版的完全比不过95版。

那时的古天乐和李若彤,是所有人心中的“神仙眷侣”。

之后内地06版,刘亦菲的“小龙女”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两版小龙女虽容貌气质不同,但都仙气十足,惹人喜爱。


2017版的《射雕英雄传》,按常理来说应该扑街,但却意料之外的还不错。

我们之所以会“求别毁”,是因为消耗的经典太多。

但如果新版十分用心,它的评价也会十分走心。


我心底是赞成翻拍的,毕竟服装布景,经费特效要比过去好很多。

每个时代都会有属于那个时代的作品与记忆。


但如果是消费经典,蹭IP,还不如不拍。

因为就算现在特效逼真,经费充足,条件比那时好一万倍,也没见谁超越老版《西游记》啊。

买不来的认真与责任,更为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