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的爱”需要“有条件的关系”

赶快找个对象吧。

不着急,我要慢慢等待我的真爱。

怎样的人就是你的真爱呀?

他会无条件的爱我,愿意为我做任何事。

......

生活中,许多人将“无条件的爱”奉为“真爱”,至高无上的爱,但是“无条件的爱”真的存在吗?

在谈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知道爱和关系是两件事。我爱着一个人,但我可能并不和ta处于一段关系中。那么什么是“无条件的爱”呢?

“无条件的爱”一般存在以下四个特点:

1. 不索取。当我们无条件地爱着一个人时,我们会把对方是否感到幸福快乐作为自己唯一的准则,并不在意在这份爱中自己可以得到什么。神奇的是这种“不索取”使我们更能感受到幸福。比如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爱就是无条件的爱。

2. 爱ta本来的样子

古希腊人提出的“Agape love”与现在的无条件的爱很是接近,它是指无论情景如何或者是无论对方是否可能会让我们感到失望,我们都愿意去爱对方。爱ta本来的样子。

3. 对差异的包容

爱ta本来的样子,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包容对方与我们的差异,甚至是价值观的差异。同时我们也会因为这份包容变得更加成熟。

4. 无条件的爱本质上更多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感觉。

相比于感觉,无条件的爱更多是一种行为,是我们将脆弱的、全部的自己交给一份未知的感情,无条件的付出,不求回报。因为它是一种行为,所以是可以被习得与强化的。

但无条件的爱并不等于盲目的爱,也不是病态的依恋共生。无条件的爱中的接纳指的是,正视对方的本质和理解对方。

无条件的爱强调我们首先要无条件的爱自己,感受被无条件爱着的感觉,才能够学会/习得无条件的爱别人。

之前我们说了爱不同于关系,我们多数时候说的无条件的爱其实是指无条件的关系,但不同于爱,所有的关系都是有条件的。因为在关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的会带入自己的观点,原因与选择。

先天以及后天的因素都会影响我们的价值观、偏好、品味以及需求,而这些又影响着我们投射在各类关系中的“条件”。一方面我们希望ta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希望ta能符合我们对这段关系伙伴的定义。

建立健康的关系,就需要我们彼此认识到自己在关系中的条件,并在交流互动中清晰地认识到对方的条件,这也可以帮我们认识到各自的边界与极限。这样我们就可以将我们的关系保持在舒适范围之中。

而一段感情想要长久就需要我们将无条件的爱与健康的关系相结合,即我们为为彼此的幸福不求索取的付出,以及无条件接纳和爱彼此本来的样子,能让双方都感受到亲密的连结和幸福。但它不是时时刻刻的,而是有些时刻的。同时我们要了解自身和他人的“条件”,从而能够平衡自己的付出与收获,使得关系得以长期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