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矮行星谷神星的地壳和地幔以奇怪的速度旋转

【科学:矮行星谷神星的地壳和地幔以奇怪的速度旋转】

导语:谷神星地壳的微小密度变化表明这颗矮行星的磁极随时间推移而移动。它所经过的路径表明,曾经有一个液体海洋存在于地表之下。

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的“黎明”任务已经发现了大量关于小行星带中最大天体的信息:灶神星和谷神星。自2015年抵达后,飞船透露一个活跃的冰冷的世界充满惊喜,一个刚刚上升到前台。现在的证据表明谷神星极走了至少36°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路径,到目前位置暗示了一个古老的泥泞的海洋地壳之下。

在10月8日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上的一篇关于谷神星组成的论文中,行星科学研究所的资深科学家Pasquale Tricarico概述了这颗矮行星地壳的密度变化,这些变化可以用来识别目前和过去的特征。例如,今天这颗矮行星的地形显示出其赤道附近的高密度特征,与阿胡纳蒙斯、谷神星的最高峰和前冰火山并列。

但Tricarico还发现了一个似乎与谷神星过去的“古赤道”有关的残留山脊,这表明这颗矮行星的磁极已经随时间推移而移动。此外,其他的表面特征,如Samhain Catenae和Uhola Catenae,它们是矮行星地壳的断裂,与“真正的极地漂移”模型的预测相吻合。

Tricarico在一份新闻稿中说:“在我看来,这篇论文最令人惊讶的地方在于,谷神星的磁极一定是沿着一条间接的路径到达了它现在的磁极。”他继续说,间接的或“多步”的重新定位“可能是因为地壳和地幔是弱旋转耦合的,允许地壳开始重新定向,而地幔将落后”。要想让其中一方落后于另一方,那么它们之间就不应该是直接相连的,这可能是因为两者之间的空间被海水填满了。海洋的存在会减少摩擦,防止地壳和地幔一起运动。

总结:这并不是谷神星上古老的全球海洋的第一个证据,它是建立在先前的方法之上的,利用地球表面密度的不同而产生的重力微小差异来了解矮行星的历史。我们对谷神星和它的过去了解得越多,我们就越了解一般的冰体是如何工作的。这类天体充斥着太阳系,当有关它们丰富而活跃的过去的新信息浮出水面时,更好的行星科学家就能理解我们的太阳系以及其他类似的天体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和演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