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100岁了!



花团锦簇,盛装以待!

今天

2018年十月二十日

集美大学喜迎100周年校庆!



图:微博@Joey_Tseng


校内各个角落

不同品种、花色的三角梅

竞相争艳,五颜六色

为集美大学百年华诞添色增彩

图@厦门广电

谢雨真/摄

徐光辉/摄

集美大学东门


徐光辉/摄

尚大楼

谢雨真/摄

中山纪念楼

谢雨真/摄

光前体育馆


徐光辉/摄


春夏秋冬不一样的旖旎

晨午昼夜不一样的美丽

100年前,集大在中国大地上诞生

100年后,集大如一风华正茂的少年

正当盛时!


图:微博@Joey_Tseng


值此意义非凡之际

想对它说一句

生日快乐 我的集大!


图:微博@Joey_Tseng



图:微博@Joey_Tseng


一百年的春华秋实

集大谱写了一曲嘉庚精神的伟大赞歌

一百年的薪火相传

集大人走出了一个世纪的光辉足迹



图:微博@Joey_Tseng


百年集大,成果斐然

学校办学始于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1918年创办的集美学校师范部和1920年创办的集美学校水产科、商科。



1994年,集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集美航海学院、集美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厦门水产学院、福建体育学院合并组建集美大学。



目前,集美大学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

是交通运输部与福建省、国家海洋局与福建省、

福建省与厦门市共建高校

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硕士研究生推免单位


@集美大学官网

图:@集美大学官网

学校现有21个学院,69个本科专业

专任教师1500余人

高级职称教师800余人

在校生27000余人

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5600余人

各类研究生1400余人

各类留学生近600人



@厦门广电

集大拥有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6个国家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

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各11个



图:微博@Joey_Tseng

长期办学过程中

集大形成了航海、水产

面向海洋的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

航海教育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

是我国培养高级航海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校的教学实习船

“育德”轮总载重达6.4万吨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教学实习船

图:微博@Joey_Tseng

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13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

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1个省级高校特色新型智库

13个省级高校创新平台/研究基地

研究成果

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40余项

图:微博@Joey_Tseng

对外交流方便

集大充分发挥面向东南亚

毗邻台港澳等区位优势

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与美、英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

10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

及国际海事组织(IMO)、

国际航标协会(IALA)、

国际海事大学联合会(IAMU)等

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

图:微博@Joey_Tseng


闽海之滨,嘉庚精神熠熠生辉

红白交错,嘉庚建筑自成一派

100年栉风沐雨,100年砥砺前行

集美大学走出了自己的辉煌


在集大,有种光辉,叫集大人



图:微博@晚夏


学校以“诚毅”为校训

教导所有学子“诚以待人,毅以处事”

教泽扬播四方

无数精英学子由这里出发

成为国家、社会有用之才


@集美大学官网



@集美大学官网


集美大学校友网记录了许多校友风采

在我们生活的任何一个领域

都有集大人的身影

我国第一个会计学博士

世界上全程漂过虎跳峡的第一人

我国第一个驾驶科学考察船进入北极圈的船长




@集美大学官网

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

男子4×100米接力获得第四名

运动健将汤星强




@集美大学官网


驻菲律宾拉瓦格领事馆馆长领事陈来平

从事外交官的工作已经整整22个春秋




@集美大学官网

集大校友为国奉献,服务社会

在实现人生理想的同时

为学校赢得了“民主堡垒、革命摇篮”

“航海家摇篮”和“福建财经人才的摇篮”的美誉




▲校旗飘扬在极地




▲集大人参与南极科考




▲ 雪龙号上的集大人




▲集大人参与亚丁湾护航

百年集大,桃李天下

无数学子从这里起航腾飞

一入集大门,一世集大人

这是他们此生最骄傲的标签之一!


在集大,有种美,叫春夏秋冬


清晨日暮,季节轮回

集大的每一瞬间都如诗如歌


图:@集大官网


春天的集大

花海交错,落红成片

每年早春南大门的感恩林“灼灼十里桃花”

引无数学子美醉!

夏天的集大

绿树成荫,光影斑驳

夏蝉烈日,呼上同学好友

在万人操场上一圈一圈的奔跑

或在体育馆内浑汗如雨

归来时,吹着温柔的晚风,惬意十足!

图:微博@晚夏

秋天的集大

残留着夏日的余温

却又渗透着秋雨微微凉意

这个时候最适合在大课间跑出去

去小吃街点份美食,贴秋膘!



图:微博@Joey_Tseng

冬日的集大

阳光轻撒,绿意犹存

天晴时在宿舍过道晒被子

或闲时漫步嘉庚图书馆东边

几棵紫荆花怒放

簌簌下着花雨,美醉!

图:@集美大学官方微博


在集大,有种红白配,叫嘉庚建筑


校园内,一眼望去

红砖墙、坡屋顶、扬起的燕尾脊

一幢幢红白交错的嘉庚建筑蔚然成风

是烙在集大学子记忆中最暖心的色彩



图:微博@晚夏


建发楼、美岭楼和禹州楼相互串联

也许四年过去了

许多学生还是傻傻分不清

爬的气喘吁吁发现跑错教室的绝望

你肯定经历过!


@集美大学官网


全校唯一通宵自习室——克立楼

著名的考验自习楼

夜深人静,伴着簌簌书写与翻书声

这座白色大楼静谧无声,默默陪伴

承载着集大学子的梦想


校内最高的建筑——尚大楼

是学校的行政大楼

也是集大人最熟悉的路标

楼前的勿忘湖,每逢天晴的夜晚

总少不了散步、约会的集大学生



图:微博@Joey_Tseng


两个综合性图书馆也不例外

嘉庚图书馆和陈延奎图书馆

颜值秉承着嘉庚建筑的风格

外观大气,藏书丰富

每逢期中、期末考试

这里都会上演惊心动魄的“抢座”大戏


▲嘉庚图书馆(图:微博@晚夏)




▲陈延奎图书馆(图:微博@Joey_Tseng)

允恭楼群、尚忠楼群、科学馆等

八幢嘉庚建筑还被列为国保建筑

财经学院、诚毅学院

更是电影《左耳》和《我的早更女友》的拍摄地之一

《我的早更女友》在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取景剧照


延续嘉庚风格还有宿舍

秒杀其他大学千篇一律的白墙单开门



@集美大学官网


配备红色双开木门

地上极具美感的花砖,复古、洋气

走廊上圆形拱门式设计

屋顶为民年宫殿式飞檐,庄重典雅

成为集大人此后无可替代的记忆画面



图:微博@Joey_Tseng



图:微博@Joey_Tseng


在集大,有种魂牵梦绕

叫食堂饭菜!


集美大学拥有9个食堂,18个餐厅

最大的餐厅可以同时容纳万人用餐

万人食堂



图:微博@晚夏


万人食堂其实叫做材塗膳厅,食堂菜色丰富,价格便宜,一不小心总会点多。下午四点半还能准时看到一堆抢着卖馒头的人。

选一楼还是二楼永远是让人头疼的问题。一楼的饭,蒸蛋,偏厅百吃不腻的麻辣烫,汤的拌的,还有炸串……想想就流口水

二楼水煮肉片好吃,爆炒拉面够味、丁丁炒面巨香,下午茶包子也是馋人!



@集美大学官网




图片@有尖(ID:REVERCOMMUNICATION)


清真食堂



图片@有尖(ID:REVERCOMMUNICATION)

正宗的新疆大盘鸡、香嫩可口的椒麻鸡、浓郁软烂的炖牛肉……

总是供不应求。醋溜包菜、炸虾这些也备受好评!

炒面的窗口忙得热火朝天,因为这里藏着回味无穷的新疆爆炒炒面。

西苑餐厅

西苑餐厅二楼的凉面,三楼是个美食小广场,砂锅、牛肉面、麻辣烫等一应俱全。分量足、味道赞,重点是便宜到像不要钱!



图片@有尖(ID:REVERCOMMUNICATION)


还有明月楼超市的酸奶水果捞;曾经的学生服务中心小杂货店变成集合的大超市,有好吃的台湾香肠和茶叶蛋;航海学院伊卡夫的芒果冰;海外食堂的炸鸡腿;九餐厅二楼的狮子头……秋来寒暑,历经集大学生的味蕾考验,实打实的美味!


临近毕业之际

集大还会为毕业生准备

一顿异常丰盛美味的自助午餐

毕业了,学校的美食再也吃不到了

多少人含着泪吃着自助,不舍说再见!




@集美大学官网


校内的餐厅数不清有多少美食

校外的美味更是一绝

集美万达金街、航海小吃街、龙舟池、

石鼓路、孙厝小吃街、大社戏台……

光听地名,脑海里能自动闪现一大串菜单


图:微博@Joey_Tseng



图:微博@Joey_Tseng


美食、美景、同窗情谊、尊师教诲

从新生入学到毕业回眸

春夏秋冬,25个四年轮回更替

集大留给学子们太多太多!



图:@艺祯像(厦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图:@艺祯像(厦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深爱集大的你

会想起集大这些独家记忆吗?


每年端午前一星期

龙舟池龙舟赛的惊心动魄



绕遍每个学院,号称“旅游观光车”的快1线



嘉庚湖边的灌木里栖息着白鹭




集美汽车站到北站动车的海景地铁


风里来雨里去的集大快递小哥

舞蹈、乐器、运动、文学、书法、摄影

……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滑动查看集大学子难忘瞬间)

@大头亮Leon:七八年前的月明楼可是有很多麻辣烫,手抓饼之类的推车小摊贩的。五六年前印斗路一到晚上可就是烧烤摊的不夜城。

@lili:我们这一届肯定要记得6181858麦司鸡啊!蜜汁手扒鸡了解一下??

@盖是大侠:放假赶回家火车进岛最快的 还得说507 知道的人太少了!

@花漫里花艺麦兜:09年大一,艺术学院分家,一个美院,一个音院,教学楼从音院搬到集成楼,宿舍从水院搬到小高3,吃遍了集大十几个餐厅,最怀念九餐厅二楼的狮子头,还有每晚九餐门口的麻辣拌!

@xylia:8年前开始大学生涯,龙舟池旁的日出,汕头卤味,海边沙堆上的啤酒,黄昏操场上散步的情侣,你的离开,我的回忆,你的微笑,我的青春,你的背影,我的4年,祝你幸福祝我快乐

@:最美好的回忆,莫过于水院的通宵自习室!和一群陌生的同学一起奋战考研,虽然彼此之间没有言语交流,但考研的这段日子却是记忆中最温馨最动人的,也是在集大里最美好的回忆!

@陈晓燕:靠着一个小风扇度过4年厦门的炎夏,每天穿着吊带睡衣,洗三四次澡,傍晚必吃体育学院门口的凉皮+冰西瓜。

@Kawai:足球场海报下面 诚毅二字心中藏。 大家勿忘,大家勿忘。 应该是中心藏!


闽海之滨,有我集美乡

山明兮水秀,胜地冠南疆

值此100周年校庆之际

再次对集大说声:

生日快乐,我的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