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鲁两上莫干山

“正式会场讨论不完,有些人主动出来挂牌讨论,说晚上在哪里讨论什么问题,一直讨论到三更半夜,会场坐不下,有坐着的,有站着的,有站门口的。” (蒋彬/图)

已过六旬的王小鲁,以研究“灰色收入”而被业界所知,但他是1984年“莫干山会议”最早的组织者之一,却不太被公众知晓。

王小鲁1951年出生于山东济南,小学时随父母搬到北京。1968年,只读了两年初中的王小鲁下乡插队,之后去过矿山,干过工人,共十年光景。十年间他一直没有中断读书,197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王小鲁到了中国社科院编内部刊物《未定稿》。1981年,他调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任编辑,直到1985年。

1984年,时任《经济学周报》编辑张钢找到王小鲁,希望他能够参与到一个会议的组织。由此,他和张钢,及当时国务院技术经济中心的朱嘉明等人一起参与组织筹备“第一届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即“莫干山会议”)。

莫干山,位于浙江省德清县,是为纪念春秋时期夫妻铸剑匠师干将和莫邪而取名,素有“清凉世界”之称。1984年9月3日到10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八十多位青年学者在此进行了一场热烈的经济大讨论。当时的许多人,成为今天国家的政要或著名学者,如王岐山、周小川、郭树清、马凯、张维迎、周其仁、王小鲁等。

作为当时最早参与整个会议筹备的人员,王小鲁回忆了当年会议讨论的那一幕,同时他也参与了2014年的“莫干山会议”。两相比较,三十年来,今日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与当年已经完全不同,其中有哪些不同,中国经济将往何处去?

南方周末:当年的莫干山会议,筹备组是怎么确定主题和分组的?

王小鲁(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定了一个大范围,主要是经济改革问题。会上分了几个组,结构组、理论组、对外开放组等等。头一天大会下来就变成几个分组讨论,分组讨论又出来一些热点问题,就马上挂牌讨论,自由组合招兵买马。

最热的价格问题,一开始好像不叫价格组,后来是分会上讨论热烈形成的,会上形成的价格双轨制改革建议后来也被中央采纳为价格改革政策。

南方周末:你在筹备组负责什么?

王小鲁:

我在论文组对接收的论文进行评选。至少收了上千篇论文,选出了一百多篇。

南方周末:莫干山会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王小鲁:这是一个民间自发组织起来的会。一批中青年学者发起、组织,通过征稿和论文评选的方式,从全国各地集中了一百多位中青年经济学家来讨论中国改革的道路,这是过去没有的,往常都是政府机关决定开个什么会,组织哪些人参加,议题也是领导决定的。

第二就是当时有非常开明的环境和改革的气氛,包括中央一些领导人。会上提出了一些改革思路和建议,很快得到了当时中央领导人的重视,比如说关于价格改革的建议,就体现到了中央实行的改革政策上。当时是整个社会有改革的呼声和气氛。

南方周末:2014年的莫干山会议你也参加了,30年后,你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王小鲁:不一样还是很多的,首先面临的问题不一样,当年莫干山会讨论的是中国经济体制要怎么改,怎么样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现在讨论的是一些深层次的改革怎么继续推进。当时讨论的经济改革应该说还比较容易形成共识,比如推动市场化,而现在面临的问题更复杂。

再一个,当年参加莫干山会的时候,年轻人的改革热情很高,在会上非要讨论出点什么名堂,后来很多人在学术界也开始崭露头角。现在的学术讨论机会更多,成果发表的渠道也更多,但开会的气氛好像没那么热烈,围绕改革热点问题的争论好像也没那么激烈。

我印象很深刻,当时讨论改革问题可以说废寝忘食,白天在会场上讨论不完,晚上接着讨论,正式会场讨论不完,有些人主动出来挂牌讨论,说晚上在哪里讨论什么问题,一直讨论到三更半夜,会场坐不下,有坐着的,有站着的,有站门口的,那种热烈的程度是我后来没看到过的。

南方周末:这些年你一直在做灰色收入调查,前几年的趋势一直是在增加,中央现在大力反腐之后有没有变化?

王小鲁:我们最近一次调查是2012年进行的。但从很多迹象和其他途径的信息来看,最近的形势是有明显变化,腐败现象应该有明显减少,原来好多明目张胆干的事现在是收敛了。贫富差距依然很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基尼系数大概是0.47左右,这个数据可能还是偏低的。

反腐走到今天,我认为已经是超常发挥了。但这还是第一步。如果制度性的问题不解决,还是不能根治腐败,可能过两年稍微松一松,马上就卷土重来。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我想是这样一个形势,就是很多改革的任务提出来,但是这些任务怎么落实,怎么一步一步推进,而不是形式上的变化多于实质性的变化,仍然是一个有待观察的问题。很多改革措施要具体实行,可能要靠分解到各个行政职能部门,各自具体负责各项改革的落实。但是这也发生了一个矛盾,就是说实际上过去我们体制中间很多要改的地方,和我们现在推进改革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一回事。

你要改哪个职能部门,就要靠哪个职能部门去改。这些部门有没有这样的改革动力?能不能把改革落到实处?我认为仍然有待观察。但有一点是重要的,即改革不能只依赖职能部门去设计和落实,要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广泛讨论,集思广益,形成共识,共同推进。